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焦虑症
婚姻
社交恐惧症
家庭关系
抑郁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婚姻
>
出轨
配偶出轨引发的家庭心理危机干预案例
时间:2025-03-26 10:15:57 来源: 作者:
一例因配偶出轨引发的家庭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报告(增强版)
**咨询师**:夏伟
**来访者**:李女士,35岁,中学教师,已婚,育有一子(15岁)
---
#### **咨询过程细化(新增具体情节)**
1. **初始访谈(第1次)**
• 咨询师使用**空椅子技术**引导来访者与"丈夫"对话:
> "请想象面前有两把椅子,一把代表您,另一把代表您的丈夫。现在,请您坐在代表自己的椅子上,对着另一把椅子说出您一直想对他表达却没机会说的话。"
李女士在对话中反复质问:"为什么背叛我?为什么威胁孩子?"随后切换角色扮演丈夫,低声说:"我太累了,她根本不懂我。"咨询师通过**情感反射技术**回应:"您听到他提到'不懂',这是否触动了您内心未被关注的情感需求?"
• 评估时采用**4P技术**快速定位问题:
◦ **易感因素**:童年父母离异导致对情感联结的过度渴求
◦ **诱发因素**:丈夫出轨+威胁断绝父子关系双重打击
◦ **维持因素**:自责循环("都是我的错")+母女过度情感捆绑
◦ **保护因素**:职业身份带来的部分自我价值感
2. **认知重构(第3-4次)**
• 咨询师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挑战认知偏差:
> "当您说'出轨全因我不好'时,有没有可能这是丈夫处理情感困境的逃避方式?"
李女士在记录自动思维时发现,80%的负性想法包含"必须/应该"句式(如"我应该早点发现""必须留住这个家")。通过**认知连续体技术**,她开始区分"事实"与"灾难化想象"。
3. **家庭治疗(第5-6次)**
• 邀请母亲参与**角色扮演**:
◦ 模拟场景:李女士向母亲倾诉遭遇,母亲原句:"他要是真走了,你就算争到孩子又能怎样?"
◦ 重构对话:咨询师示范"非暴力沟通"句式:"当听到女儿受委屈,我感到心疼(感受),我希望我们能一起想想办法(需求)。"
◦ 母亲反馈:"我以前只想着保护你,却忘了你也需要被理解。"
4. **创伤修复(第7次)**
• 使用**EMDR技术**处理创伤记忆:
◦ 李女士在眼球转动时,咨询师同步播放丈夫出轨的模糊画面,引导其用"现在安全了"等积极自我对话替代闪回中的"我被抛弃了"。
◦ 第二次EMDR后,李女士报告:"那些画面不再像刀割一样疼,更像隔着玻璃看过去的旧电影。"
5. **告别阶段(第8次)**
• 咨询师运用**未来导向提问**:
> "假设1年后,您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回望,希望这段经历给您带来哪些成长?"
李女士写下三个具体目标:"学会对自己温柔""建立支持性社交圈""无论婚姻结果如何,都要让孩子看到我的坚强"。
---
#### **效果评估补充**
• **行为观察**:第6次家庭治疗后,李女士主动邀请父亲参与亲子活动,打破"母亲说教-女儿对抗"的僵化模式。
• **生理指标**:连续8周记录显示,皮质醇水平从初始值32μg/dL降至18μg/dL(正常范围5-25μg/dL),表明压力反应显著缓解。
• **社会功能**:恢复工作后获评"优秀教师",主动加入学校家长互助群,建立新的人际支持系统。
---
#### **案例反思深化**
1. **技术整合创新**:空椅子技术与4P模型的结合,使来访者从情绪宣泄(阶段1)快速过渡到认知重构(阶段3),缩短了传统CBT的疗程。
2. **伦理边界把控**:在家庭治疗中严格遵循"不评价"原则,当母亲说出"他出轨活该"时,咨询师立即转向:"这种愤怒情绪背后,是否隐藏着对女儿未来的担忧?"。
3. **文化适应性**:通过"教师职业身份"这一文化资源,帮助来访者重构自我价值,突破"离婚=失败"的认知框架。
(注:本案例为虚构,所有信息已脱敏处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从深渊到释放爱与光:心理咨询师夏伟的生命重建之路
|
性格重塑
|
全息系统心理咨询
|
心理成长
|
心理咨询师夏伟
|
咨客反馈
|
咨询流程
|
WAP
微信362890071
鄂ICP备2022012149号-1
电话18163542930
QQ362890071
2004年开始二十年面询电话咨询工作,咨询经验上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