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咨询室的空气里浮动着檀香的气息,我攥紧的掌心沁出薄汗,在米色布艺沙发上留下月牙形的水渍。夏伟咨询师端起青瓷茶杯,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镜片后的目光。
"先说说那个改变一切的夜晚?"他的声音像浸了温水的丝绸。
喉结滚动间,我又听见宿舍里突兀的吞咽声。那是大二深秋的夜晚,老式日光灯在头顶嗡嗡作响,林涛翻书的手指突然停驻,喉结重重滚动,那声吞咽在寂静中炸开,惊得我笔尖戳破了稿纸。
(二)
记忆如摔碎的棱镜。我看见初中时总爱揪我书包带的小雨,她马尾辫上的樱花发卡会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想起高一篮球赛,隔壁班啦啦队那个扎着蝴蝶结的女孩,她递水的指尖比矿泉水更清凉。那些本该镌刻在荷尔蒙里的记忆,此刻却蒙上了一层雾。
"从那天开始,每次看见男性……"我艰难地选择着措辞,"大脑就会不受控地闪现那个词,像病毒程序在后台疯狂运行。"
夏伟用钢笔在咨询记录上勾画:"你提到需要看到美女才能确认性取向,这像在给自我诊断不断喂药。"他忽然合上记录本,"知道认知行为疗法中的'白熊效应'吗?"
(三)
接下来的三周,我按夏伟的指导开始"思维冲浪"。每当那个念头浮现,就想象自己站在冲浪板上,观察海浪的形状而不被卷入。图书馆顶楼的天台成了我的秘密训练场,阳光穿过玻璃穹顶时,我会刻意观察路过的男生——不是用审视的目光,而是像观察行道树的叶脉。
某个暮色四合的傍晚,我看见林涛在操场跑步。他汗湿的背心贴在腰线上,随着呼吸起伏。以往这让我胃部紧缩的画面,此刻竟显出某种生物学的美感。心跳平稳如常,仿佛在观看国家地理频道的动物纪录片。
(四)
第四次咨询时,夏伟让我在沙盘摆放意象。我的手指悬在诺亚方舟模型上方,最终却选了只翠鸟停在小木屋旁。"强迫思维就像这只突然闯入的鸟。"夏伟轻声说,"但沙盘的主人是你,你可以选择让它停留多久。"
冬雪初霁的清晨,我主动约林涛去泡图书馆。他翻书时喉结又滚动了一下,这次我却听见自己平静的心跳。窗外枯枝上积着新雪,在晨光中化作千万颗钻石。
(尾声)
毕业季的合欢花开了,绒絮飘进咨询室时,夏伟正在煮今年的明前龙井。"强迫思维就像这些绒毛。"他吹开茶盏里的浮叶,"当你不去对抗,它们自会随风飘散。"
我望着茶烟在光柱里袅袅升起,忽然想起那个被吞咽声击穿的夜晚。如果时间能折叠,真想告诉那个蜷缩在被窝里颤抖的少年:虚妄之念终会化作滋养生命的磷火,而真正的自我,始终在恐惧的背面静静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