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强迫症 > 强迫症案例

注意力总是无法放松的心理咨询案例

时间:2025-04-13 17:53:03  来源:  作者:

 

一、基本信息

  1. 来访者
    • 姓名:未提及(以下简称来访者)
    • 性别:未提及
    • 年龄:根据经历推测,2002年高三毕业,到2013年经历了11年,年龄大约在30岁左右
    • 职业:数学教师
  2. 背景信息
    • 来访者在高三时开始出现与某种“粘着”相关的症状,这一症状在看书学习时尤为明显,给来访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二、咨询过程

(一)症状表现与早期应对

  1. 2002年高三毕业暑假
    • 症状描述:高三时看书就要与“粘着”的东西共存,非常痛苦。暑假期间,来访者为了逃避这种痛苦,完全不碰与书有关的东西,尽情放松玩耍。偶尔想起症状时,由于不需要与之共存,所以对自身没有影响,也不抵抗,逐渐减少了对症状的关注,心情变得愉悦。但会担心开学后又要面对症状。
    • 家庭支持:父亲安慰来访者,让其不要过早担心开学的事情。
  2. 2002 - 2005年(大一到大三)
    • 症状表现与应对:来访者知道玩耍能缓解痛苦,所以在大学期间尽量放松自己,学习不那么认真。从高三暑假开始服用赛乐特,药物提高了情绪,在学习时虽仍要与“粘着”对象共处(且对象会转换),但痛苦有所减轻。然而在考试压力大时,共处的难度增加,痛苦也随之增强。每年的寒暑假成为来访者的盼头,因为在假期不需要忍受症状带来的痛苦。

(二)特殊阶段的症状与应对

  1. 2006年(大四)
    • 面临实习的担忧与应对:来访者读数学师范专业,大四实习时担心教学会受到“粘着”症状的干扰。父亲给予积极暗示,指出教学与学习是两码事,这让来访者有了信心。实习期间,来访者投入到与学生的共处中,听课、讲课都很有乐趣,提高了教学信心。但在参加教育局考试时症状又出现了,不过来访者仍坚持并考了第一名进入母校教书。
  2. 2006 - 2013年(工作期间)
    • 工作初期的状态变化
      • 前期状态良好:刚工作的半个学期状态很好。
      • 症状复发与抵抗:2007年1月寒假,在与同学D联系后(可能受到消极暗示),“粘着”的感觉再次出现并愈发敏锐。下学期开始,从备课预期焦虑到上课、改作业等环节都受到症状影响。来访者起初非常抵抗,陷入极度恐惧和痛苦中,不得不请假休息一周(期间去医院打针缓解焦虑)。
      • 被迫接受共存:后来无奈只能接受与症状共存,硬着头皮继续教学。
    • 寻求治疗与反复挫折
      • 心理疏导疗法:来访者渴望康复,去南京接受鲁龙光的心理疏导疗法,开始时很有信心,按照要求做“三字一转移”,症状有所好转,但后来反复使用就没有效果了。
      • 森田疗法与阅读困难:来访者阅读很多森田相关书籍,但由于看书时症状会干扰,导致各种方法都行不通。
      • 药物治疗的问题:尝试加大药物剂量,但出现较大副反应,如身体发胖,而且药物有时会让人过于兴奋,所以也不可取。
    • 恋爱经历中的症状影响
      • 恋爱中的正常表现:工作前几年谈过两次恋爱,都在假期进行,相处时很正常,对方未察觉异常(因为不需要看书时症状不明显)。
      • 分手原因:两次恋爱分手都是因为性格不合。
      • 相亲中的担忧与实际情况:曾因症状回绝过相亲对象,担心谈恋爱时“粘着”症状会影响,但后来也有过正常的恋爱经历。
    • 关于康复的认识:来访者总结出不能轻易认为自己康复,因为一旦症状好转一段时间后再次反复,由于不能接受,抵制情绪强烈,症状会变得更加凶猛。

(三)诊断结论

  1. 诊断结果
    • 心语心理医生诊断来访者为注意力强迫症。这种强迫症的特点是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是关注什么,形成对害怕和担心事物的反向关注。

三、案例总结

  1. 来访者困境
    • 来访者多年来深受注意力强迫症的困扰,在学习、工作和恋爱等多方面都受到症状的影响,尝试了多种应对方法和治疗手段,但效果不佳且面临诸多挫折。
  2. 未来方向
    • 对于来访者来说,需要继续探索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调整心态,学会更好地应对症状的反复,逐步走向康复。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