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来源象征意义强迫症 |
时间:2025-05-30 22:10:48 来源: 作者: |
物品来源象征意义强迫症 29 岁的自由插画师沈玥,对物品的来源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她认为不同渠道获取的物品承载着不同的 “能量”,只有符合特定标准的物品才能进入她的生活。 她只购买带有 “故事” 的手工艺品:在古镇淘来的陶罐必须是匠人亲手制作,且制作当天需是晴天;就连日常使用的餐盘,也必须是艺术家工作室限量款,附带作者签名和创作故事。网购时,她会花费数小时查看卖家的信用记录、商品评论,甚至追溯商品的原材料产地。若发现商品来源存在一丝可疑,即便已付款,也会坚决退货。有次为了购买一幅心仪的画作,她亲自飞往画家所在城市,实地考察创作环境,确认无误后才完成交易。 沈玥的强迫行为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她拒绝使用超市购买的普通日用品,认为这些 “流水线产物” 缺乏灵性,导致生活成本剧增。朋友赠送的礼物,若无法得知来源细节,会被她放置在角落,从不使用。在工作中,她要求插画项目的甲方提供详细的品牌故事和创作需求背景,否则拒绝开工。这种行为让她错失许多合作机会,收入锐减。她的生活被物品来源的规则束缚,尽管孤独又疲惫,却无法摆脱对 “完美物品” 的执念,陷入无尽的纠结与焦虑之中。 |
|
|
推荐资讯 |
栏目热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