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社交恐惧症首页 | 社交恐怖症 | 自卑 | 视线恐惧症 | 脸红恐惧症 | 异性恐惧症 | 表情恐惧症 | 余光恐惧症 | 内向 | 社交恐惧症 | 手抖 | 社交障碍 | 紧张 | 敏感 | 自信心 | 口吃 | 嫉妒 | 专题
  • 当前位置:社交恐惧症首页 >> 敏感 >>
  • 不舒服的身体情绪是逃离负面思维的陷阱 (2)
  •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心理咨询邮箱362890071@qq.com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变为“真抑郁”。因此当抑郁的感觉到来时,与其称之为抑郁,不如叫它“那种感觉”,然后告诉自己:“我不想再和那种感觉扯在一起了。”
    情绪往往是我们为内心状态贴上的某种标签,所以我们会说“我很愤怒”;而感觉则是我们内在所感受到的,因此,下次当抑郁到来时,你要觉察这个感觉,而不是看着标签。也许这个感觉是在警告你,要你放轻松、慢慢来。你或许承担了太多东西,冷静一下,花些时间在自己身上,睡一觉,做一些现在适合你的事情。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你正在倾听,从此以后,你就和自己的“系统”——你可以叫它身体、心智或灵魂——建立起对话了。
    我通常会为病人开一些药,这些药跟花精的能量差不多,但更复杂一些。病人在服用这些药时,必须将注意力放在正面的事情上,并告诉自己:“好,现在我放下了我不再需要的一切事物。”专注于正面情绪,再结合进入自身的能量,抑郁的状况很快就会改善,人会慢慢稳定下来,因为我们也正在重塑,能够留意这股能量。这也是我喜欢将“乐趣”之类的东西当做灵丹妙药的原因。我喜欢让人去做简单的事情,获得简单的快乐。有时候,你要某人去运动一个小时,他不会去做;但如果你让他一次锻炼一分钟,一天做十次,也让他保持了同样的运动量。即使是日常有规律地在做的小事,例如呼吸、臣服或接纳,也会改变我们的内在状态。如果压制抑郁、抗拒它,问题就会产生,然后从你的系统中带走更多能量。于是,你便陷入一个很难跳脱出来的旋涡之中。
    Q3:谁能为我彻底治疗抑郁?
    你可以帮助我走出抑郁吗?我觉得自己好无力。
    马丁纳:在我看来,许多人利用抑郁作为逃避责任的借口。如果陷入抑郁,就有了绝妙的借口,可以说:“不,不,我现在觉得很抑郁,没办法做这件事了。”因此,必须注意别让抑郁变成我们不愿发展的借口。当我说“不”的时候,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很糟,有些人会反对我,拒绝接受我说“不”。因为在他们看来,我有责任帮助他们走出抑郁,而他们则不需要对自己的状况负责或为改善它付出努力。
    张德芬:正如前面所说的,许多抑郁的人都自认为是受害者,因为自己看起来好像很无助,受害于种种恶劣的生活情境。然而,一个受害者是没有谦卑心的。他不愿意承担生活中的种种状况所带来的麻烦、痛苦、羞辱和不堪,无法以柔软的心接纳生命的安排。所以,他将“不快乐”当成抗拒的工具,以为这样就可以改变自己讨厌的生活情境。结果,生活情境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糟了,因为他把焦点放在让自己不快乐的事物上,反而扩大了它们的影响力。
                      情绪:逃离负面思维的陷阱(4)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走出受害者模式。一旦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就会变得无助、无力,停在那里,无法做任何事来帮助自己,因为你认为你的抑郁是其他人造成的,还会觉得自己很脆弱,什么事都不能做,即使要你去慢跑,你也不愿意,因为你有抑郁症。
    我常常收到这样的信:“帮帮我、救救我,我陷入抑郁了。帮帮我、救救我,我很痛苦。帮帮我、救救我,我饱受煎熬。”这些痛苦都是你为自己带来的独家配方,痛苦在你身上,别人怎么可能救得了你、帮得了你?没有人可以带走你的痛苦,你只能为自己负责。如果你真的想走出抑郁和受害者模式,首先就要像马丁纳说的那样,承认抑郁带给你额外的好处,让你以它为借口来逃避责任或博取同情、关注,或是有理由可以不工作、不努力。所以,如果真的想脱离抑郁,就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走出受害者模式。
    马丁纳:没错,德芬提到的受害者模式很重要,在我处理的一些临床案例中,的确存在这种状况。比如你到了癌症末期,医生说你只剩几个月的生命了,你会被无力感吞没。因此,医学诊断有时反而会加重这种无力感。事实上,我们的工作和使命就是要告诉人们,你可以改变这种状态,可以学着走出受害者模式。我们会提供一些工具,帮助你走出来。这会为你的人生带来巨大改变,而且方法很简单。抑郁也是一种舒适区,走出抑郁就是走出舒适区,因此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有个自己不喜欢的舒适区,但它仍然是个舒适区,而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抑郁通常是因为人们缺少快乐和活力,这是很多人没有的两种元素。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运动时会产生内啡肽,而内啡肽会让人的感觉变好。人应该活动身体,保持活力,否则就会失去内啡肽,任何方式的运动,即使走路也是有好处的。研究发现,每天花时间走路,就算只是在花园里散步,也能降低心脏病发的概率。我们的身体就是被设计来进行体力活动的,但如今人们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从事的大多是不须耗费体力的活动,比如常常坐着,就算出门也是乘车。
    另外,抑郁可以被视为能量停滞,不再流动了。这意味着我们不再专注于那些能让自己快乐的事物,只会发出哀鸣,然后继续漫无目的地做事,不会想争取什么东西。然后又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便觉得无聊,觉得抑郁,再也没有继续向前的热情。因此,我认为抑郁也是指引我们找回快乐和活力的方法。
    我们应该为抑郁而庆祝,说:“好,我抑郁了。”因为这表示我们目前不在自己的轨道上。如果你现在不开始探索,就永远不会这么做了,而这样的探索可以从简单的事情开始,比如学会感恩。觉得抑郁时,你可以将注意力放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
    不过我发现一件有趣的事: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当陷入抑郁时,人的身体会呈现特定的姿势,比如肩膀低垂,以某种声音说话,看起来很消沉,渴望停滞不前,处于情感容易波动的模式。
    当你改变这种状态时,会开始呼吸、运动,大步向前,这也是为什么运动对消除抑郁有效的原因:当身体处于另一种状态时,内心是不可能抑郁的。因此,抑郁也是一种锻炼,陷入抑郁状态时,我们必须找到离开这个牢笼的方法,随便做些什么都比躺在床上好,比如打扫房子、洗车、散步等。
                      情绪:逃离负面思维的陷阱(5)
    张德芬:是否想走出抑郁的牢笼,全都要看你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实上,走出抑郁很简单,但就看你愿不愿意,或者你觉得抑郁其实给了你一种秘密的舒适感。许多人觉得抑郁的状态很舒服,因为那就是他们想要的生活,搞不好他们其实并不想要过快乐且充满活力的日子,谁知道呢?正如马丁纳所说的,我们可以总结走出抑郁的经验。如果你真的想走出抑郁,这个过程就会变得很容易,比如去做些需要耗费体力的事,特别是园艺或一些田里的工作,然后去慢跑,流流汗、喘喘气。只要从事体力活动,就能从头脑中赶走抑郁。
    另一个建议就是,你可以设定闹钟一个小时响一次,而每当闹钟响起时,你就祈祷,对生命中的某件事表达感恩之情。比如可以感谢母亲,感谢她生养了你,或者感谢天气不冷也不热。如此对事物表达感激之情,每小时一次,然后你就会发现这样做将改变你的精神状态——只要可以克服懒惰,就能解决许多问题。
    Q4:如何处理愤怒的情绪?
    我就是放不下某些事,想不开!怎样才能把持住自己,不发火、不发怒?
    德芬:我曾经比喻过:如果有人到你家放了一把火,然后逃掉了,你是先去救火,还是去追杀那个放火的人?大部分人都会先救火,再追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在你心头放了一把怒火,该怎么办?是先灭火,还是先去追杀那个人?想想看你会怎么选择。你可以面对自己:“哦,我内在有些东西被触动了,觉得不舒服,所以要检讨一下自己,看看为什么他说一句话我就生气了。”或者,你会对自己说:“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太没有道理了!我为他做了多少事啊……” 你觉得这两种想法,哪个对我们而言比较容易?
    多数时候我们会选择第二种想法,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不去安抚自己,但如此一来,你永远无法疗愈。每当有人让你不舒服、每当心里升起负面情绪时,与其去追杀那个人,不如对治自己内在的怒火,或是那个不舒服的感觉。
    有人说了一句让你很不舒服的话,其实那个不舒服的感觉已经在你之内了,也就是说,那个火药早已埋在你心里,他只是稍稍点一把火,让它爆炸而已。他并没有丢炸弹,只是点燃了引信,可是我们都怪罪他。所以,当愤怒来临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火药在哪里,然后对症下药去疗愈它,而不是一味地责备他人。
    马丁纳:进入某种模式时,这种模式就会堵住大脑,因为它会形成突触复合体(synaptic complex)。就像学习游泳一样,在你真正会游泳之前,你必须不断练习,直到某一刻,你终于学会了游泳(或是学会开车、吃东西、走路等),这些通通变成自动自发的行为。情绪模式同样也会变成习惯,遇到许多状况,你都会自动以某种模式,比如愤怒来响应。好消息是,这只是个模式,而不是你本身,就像训练狗坐下或走路一样——如果你想走出这种模式,可以通过训练达到目的。这也是大部分人不了解的地方,他们都希望奇迹发生。不,世上并没有奇迹,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有效的练习方法,而你需要练习的就是改变模式。在“如何处理愤怒情绪”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提问者明白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承认自己有问题。这是第一步,也是积极正向的一面。至于该怎么做,就需要一步一步来了。
                      情绪:逃离负面思维的陷阱(6)
    现在的人都不清楚自己有问题,然后便因为陷入愤怒状态而愤怒。就像你告诉别人不要评价他人,然而这已经是在评价他人了,于是我们就被困在这样的循环里。因此,首先必须接受当下的状态。从我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人发火的原因来自过去的某件事,而当你改变自己目前的状态时,也下意识地治愈了过去的某个重要部分。谁惹你生气并不重要,因为那个人可能是许多人的象征。所以,当你改变与母亲的关系时,你与伴侣、与其他许多人的关系也会改变。这是个好消息,因为你不是为了某个特定事件而改变当下的状态,你是在改变自己整个的生命模式,或是改变自己对许多情境的反应。
    在愤怒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重塑大脑。所以,我首先会教人们,如果睡觉前还处于愤怒之中,脑子里就像有影片在播放,你就要去剪辑这段影片。你可以开始想象自己喜欢以哪种方式反应,这是第一步。针对愤怒,你有一些事情可以做。这个社会常常把愤怒推开,谈论得很多,却从未表达出来。我们从来不说自己的感觉有多糟,有些人甚至不诅咒,或是不说任何事,内心因此累积了很多东西。
    在许多所谓的释放技巧中,武术颇受欢迎。另外,可以捶沙袋,然后说出你想对让你生气的那个人说的任何话,或者用球棒打枕头,然后说出你没有说的事,这一招对许多人都很管用,可以释放一些累积在心里的东西。愤怒不同于其他情绪,必须与宽恕联结在一起,你必须开始学习原谅。原谅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斩断过去,斩断与对方连在一起的负面情绪。
    我原谅你,但不代表接受你的所作所为。原谅与接受对方的行为不一定相关,只是我不想再毒害自己了。陷入愤怒时,我们必须宽恕,而大部分人总是忘记这一点。宽恕不是一种脑力练习,而是心的练习。你可以在脑子里说“我原谅你”达百万次,但如果不是由衷说出来的就没用。而想要真心原谅对方,就必须了解,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学习功课。
    所以,尽管有人让你愤怒,但他其实是在帮你的忙,提醒你内在有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让你愤怒的那个人并不重要,你首先要做的也不是原谅对方,而是认识到这件事不是针对你个人的。正如德芬说过的,你必须对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负责。正是有了这种力量,当你对自己的感受负责时,就会了解对方对你所做的事与你个人无关,而是跟他如何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来响应,以及与他在你身上投射了什么有关。一旦明白这些事,你就可以原谅了。你原谅他是因为他在这件事当中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于是你会重返自身,并原谅自己愚蠢到不清楚生命原来是如此运行的。
    原谅是自重的一部分。一旦原谅自己,你就可以回头去原谅让你愤怒的人,并为了他让你学会一项功课而祝福他、感谢他。唯有真心地宽恕,才算完全放下。说起来,愤怒是处理内在问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手机及微信18071122930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shejiaokongju/shejiaokongbu_9806.html
  • [1] [2] [3] [4] [5] [6]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手机及微信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社交恐惧症
  • 不舒服的身体情绪是逃离...
  • 尴尬给别人的感受不好
  • 家人对我大吼大叫怎么办
  • 了解自我性格的好工具九...
  • 我遇到一个很情绪化的人...
  • 没有人能伤害你除了你自己
  • 不喜欢和批评别人其实是...
  • 以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不...
  • 负面语言对人的身心的影响
  • 在交流中太重视面子
  • 热点社交恐惧症
  • 我遇到一个很情绪化的人...
  • 没有人能伤害你除了你自己
  • 家人对我大吼大叫怎么办
  • 尴尬给别人的感受不好
  • 不喜欢和批评别人其实是...
  • 了解自我性格的好工具九...
  • 以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不...
  • 不舒服的身体情绪是逃离...
  • 推荐社交恐惧症
  • 相关社交恐惧症
  • 害怕眼神让别人感觉不舒服
  • 感觉盯着看人不舒服
  • 社交场合不舒服脸红
  • 开玩笑导致心理不舒服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