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恐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照片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社交恐惧症首页 | 社交恐怖症 | 自卑 | 视线恐惧症 | 脸红恐惧症 | 异性恐惧症 | 表情恐惧症 | 余光恐惧症 | 内向 | 社交恐惧症 | 手抖 | 社交障碍 | 紧张 | 敏感 | 自信心 | 口吃 | 嫉妒 | 羞怯 | 专题
  • 当前位置:社交恐惧症首页 >> 自卑 >>
  • 自卑心理如何化解和克服 (6)
  •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心理咨询邮箱362890071@qq.com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标表现得使我们能一目了然。反之,他表达得极为间接,这样我们只能从他给予的线索中猜到。了解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就如同了解一个诗人的作品。诗人只是用字词,但他的意义却远多于他所用的字词。意义的大部分必须通过研究或凭直觉推出。我们必须在字里行间仔细推敲,对于个人的生活哲学这一最为丰富最为复杂的创造,情况亦是如此。心理学家必须学会仔细推敲,必须学会发觉隐藏意义这一本领。
      怎么可能有其他方法呢?在四五岁的时候,我们就已决定生命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我们并不是通过数学计算而做的决定,而是通过在黑暗中摸索、通过感受不能完全理解的情感、通过捕捉暗示摸索解释而得到的。同样,我们通过摸索和猜测决定自己的优越感目标。这是一个一生的欲望,一种动态的倾向,不是地理上已用图表示的一个定点。没有人对自己的优越感目标清楚得能完整地描述出来。也许他知道自己的职业目标,但这不过是他的全部奋斗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比如,有个人想成为医生,但做医生可能意味着做许多不同的事。他可能不仅想成为某一医学领域的专家,而且会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显示出他对自己和他人的奇特程度的兴趣。我们会看到他训练自己帮助他人的程度,以及他为自己的帮助性所设限制。他已把这门职业作为弥补某种自卑感的目标。以他在工作中和其他地方的表现,我们能够猜到他要弥补哪种自卑感。
      例如,我们经常发现:医生在儿童时期很早便认识到了死亡的真面目。死亡给他们最深印象是人类不安全的一方面。也许是兄弟姐妹或父母去世。他们以后的成长方向,便是要为自己和他人找到一种更能与死抗争的方法。还有一个人也许会宣布自己的目标是当教师,但是我们都知道教师有许多种。如果一个教师的社会感很低,他通过当老师获得优越感的目标可能只是想做个“鸡头”而已。只有与那些比自己更弱小、更缺乏经验的人在一起,他才可能觉得安全。有高度社会感的老师会平等对待学生。他会真心希望为人类福利做出贡献。在此我们只需提一下,教师之间的能力和兴趣大相径庭,他们的表现也明确表明其个人目标。一旦目标确定,个人的潜能就会受到削减和限制以适应这一目标。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整体目标,即我们所说的原型,总会推拉着这些限制找到一个途径,来表达个人赋予生命的意义和争取优越感的最终理想。
      因此,对于每一个人,我们都必须看到表面以下的东西。一个人可能会改变确立自己的目标和宣布自己目标的方法,正如他可能会改变他所宣布目标的一种表达——职业——一样。因此,我们必须看到隐藏的连贯性,看到人格的统一性。在任何表现中,这种统一性都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我们拿一个不规则三角形,把它旋转到不同的位置,我们会从每一个位置看到一个不同的三角形。但若看得仔细点,就会发现任何时候都是同一个三角形。原型也是如此。其内容不会在行为的某一方面暴露无遗,但我们能从它的各种表现中认出它来。我们绝不能对一个人说:“如果你这样做或那样做,你对优越感的追求就能得到彻底满足了。”对优越感的追求极为灵活。事实上,一个人越健康、越正常,当他的努力在某一方向受阻时,他越能为自己的努力找到更多的新途径。只有神经症患者才会盯着自己设定的目标说:“我必须得到这个,否则将一无所有。”
      我们必须谨慎,不能急于评价任何对优越感的追求,但在所有目标中,我们能发现一个共同之点——努力要像神一样。有时候,我们看到这样公开表达自己的小孩,他们说:“我想成为上帝。”许多哲学家也有同样的想法。还有老师想把孩子训练、教育得像上帝一样。在古代宗教戒律中,也有着同样的目标:教徒必须把自己修炼得近乎神灵。“超人”的观念是变得神圣这一观点较为温和的一种形式。不说别的,只说一下尼采。他疯了之后,在给斯特林堡的一封信中署名为“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这时他就表现了这种观念。
      疯子常毫无顾忌地表示自己要获得像神一样的优越感的目标,他们会声称:“我是拿破仑”或“我是中国皇帝”。他们希望成为世所瞩目的中心,希望不断受到公众注意,希望通过无线电与整个世界接触并聆听到一切谈话。他们希望自己能预知未来,具有超自然的能力。
      这种要神化的目标,也许会以一种更温和和而理性的方式,表现于要无所不知、智慧异常或长生不老的欲望中。不论我们是想在尘世中长生不老,是想象能经各种化身多次重返人间,还是预见在另外一个世界能永存不朽,这些期望都是基于一种想成为上帝的欲望。在宗教教义中,只有上帝才永生不死,只有他才能历经世代而永存。在此我并不想探讨这些观点正确与否。它们都是对生命的诠释,都是“意义”。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采取了这个意义——成为上帝,变得神圣。即便是无神论者,他也想征服上帝,比上帝略高一筹。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特别强烈的优越感的目标。
      一个人对于优越感的目标一旦确定,他的生活方式便不会犯错,所有的行动都与这一目标一致。为实现其明确目标、这个人的所有习惯和行动都完全正确,无可非议。所有问题儿童、神经症患者,所有酗酒者、罪犯、性变态者,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反映了与为达到他们认为是优越地位完全一致的行为。他们的行为本身无可指责。如果他是在追求这样的目标,他就完全应当表现这样的行为。
      一所学校里有一个男孩,他在全班最懒。有位老师问他:“你的功课怎么这么差?”他回答道:“如果我在班上最懒,你就会在我身上花很多时间。你从不注意好学生,因为他们从不捣蛋,功课又做得很好。”倘使他的目的是要引起注意控制老师,他是找到了这样做的最佳方法。想要改掉他的懒惰病只会无济于事:他需要懒惰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看来,他就是完全正确,假若他不这样做,那他是个大笨蛋。
      还有个男孩在家里很听话,但显得有点愚笨,他在学校是落后生,在家又不机灵。他有个大两岁的哥哥,哥哥与他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他聪明活泼,但因为鲁莽,老惹麻烦。一天,有人听到弟弟对哥哥说:“我情愿像现在这样笨一点,也不愿像你那样粗鲁。”我们一旦认识到他是在实现自己的目标,他表现得愚笨实在可视为明智之举了。因为他笨,对他的要求也就低。如果他犯错,他也不会因此受到责备。从他的目标来看,他不显得愚笨才是傻瓜!
      直至今日,各种问题一般都是通过对付病症而治疗的。不管是在医学上还是教育上,个体心理学对这种方法都是予以彻底否定的。有一个小孩算术不行,或学校对他的评语不好,但如果我们只注意这些细微末节,尽力想对此加以改善,那完全没有效果。也许他想让老师生气,甚至想使自己被开除来逃避整个学校。如果我们不许他运用某种方式,他会找到新方法来实现目标。
      成年神经症患者的情况也完全如此。例如,假设一个人有偏头痛。这种头痛对他会极为有用,如果他非常需要,头痛就会适时发作。通过头痛病,他可以避免去解决各种生活问题。每当他被迫见识新人或作出决定时,头痛病就会发作。同时,头痛还能帮助他控制下属、妻子或家庭成员。我们怎么能期望他放弃这个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工具呢?依他看来,他给自己的痛苦只不过是一笔聪明的投资罢了,而它给自己带来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回报。毫无疑问,如果给他一个让他震惊的解释,就能吓走他的头痛病,正如有时电击或假手术能吓跑战士的弹震症一样。也许药物治疗能减轻他的病情,使他更难于维持所选择的某种病症。但是,只要他的目标不变,即使他放弃这种症状,他也还会再找一种。头痛病“治好”了,他会患失眠症,或另外某种新症状,只要目标如一,他便会不断地追求它。
      有一种神经症患者能惊人地快速甩掉病症,此后又毫无迟疑地装出新病症来,他们成为患神经症的高手,不断地扩充自己的戏目。看看心理治疗方面的书,这只能给他们提供更多尚无机会一试的神经性毛病而已。我们必须审视的是:采用这种症状的目的以及这种目的与一般的优越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假使我在教室要来一把梯子,爬上去,蹲在黑板顶上。任何人看到我都可能会想:“阿德勒博士发疯了。”他们不会知道梯子有什么用,我为什么要爬上去,坐在这么个不舒适的地方。但如果他们知道:“他想坐在黑板上,因为如果身体位置不比别人高,他就会感到自卑。只有能俯视学生时,他才会觉得安全。”他们便不会以为我疯得很厉害了。我是用了一种极好的方法来实现自己明确的目标。这样梯子似乎是一个合理的工具,而我爬梯子的行为也就显得计划得当、施行巧妙了。
      我只是疯在一点:对优越感的解释。如果有人能让我信服我的确定目标实在是下下之选,那么我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但是如果目标不变,即便梯子被拿走,我还会用椅子来再爬。假使椅子也被拿走,我会看可不可以蹦着爬上去,通过自己爬上去。每个神经症患者都是大同小异:他选择的方式都没什么错,都无可厚非。我们只能改善他的确定目标。改变了目标,他的心理习惯和态度也会随之改变。他不再需要有旧有习惯和态度,适于新目标的新习性和新态度会取而代之。
      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有个30岁的女工来看我,她有焦虑症,并且无法与人交友。她养不活自己,因此仍是家里的累赘。时不时她也会做一些秘书之类的小职员,但不幸的是,她的雇主总想占她的便宜。她大受伤害,不得不辞去工作。然而有一次,她又找到一份工作。这次老板对她不大感兴趣,也没占她便宜,她又觉得大受其辱。因此又辞去了这份工作。她已经接受了多年的心理治疗——我想是8年——但治疗未能使她更好地与人交往,也未能使她找到一个能养活自己的职位。
      我给她看病的时候,把她的生活方式追溯到了童年初期。不首先学会了解儿童,就无法了解成人。她是家里的老小,长得漂亮,受宠得难以置信。当时她父母很富有,她只要开口,愿望就能得到满足。听到这些后,我说:“哦!你真是像公主一样养大的。”她回答说:“真奇怪,那时他们就叫我公主呢!”我问她最早的记忆是什么,她说:“4岁时,我记得我走到屋外,看到许多小孩在玩游戏,他们动不动就跳起来大叫‘巫婆来了’”。我害怕极了,回到家里就问一个和我们住在一起的老太婆是不是真的有巫婆存在,她说:‘有的,有许多巫婆、小偷、强盗,他们都会跟着你。’”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她害怕单独在一起。她在整个生活方式中,表达了这种害怕。她觉得自己不够强壮,不能离开家,家里人必须在各方面支持她、照顾她。她还有这样一个早期记忆:“我有一个钢琴教师,是男的,一天他想吻我,我停下来,跑去告诉了妈妈。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想弹钢琴了。”在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她学会了要与男性保持一个很大的距离,而她性发展也与保护自己不谈恋爱的目标相一致。她觉得恋爱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在这里,我必须说:许多人恋爱时都会觉得软弱。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是对的。恋爱时,我们必须很温柔,我们对另外一个人的兴趣会使我们容易受伤。只有当一个人的优越目标是决不软弱,而且这种目标不会暴露时,他才会逃避爱情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人总是远离爱情,也不会恋爱。经常会发现:如果感觉有掉进爱河的危险,他们便会嘲笑这种情况。他们讥笑、嘲弄、并且排除那些他们觉得威胁到自己的人,他们通过这些方式来摆脱这种软弱感。
      在婚姻爱情方面,这个女孩也觉得软弱,因此当工作中有男人接近时,他便会大可不必地大受影响。除了逃走之外,她觉得无计可施了。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父母也相继过世。这位“公主”的王朝也随之土崩瓦解了。它样,她想找一些亲戚来照顾自己,但事情也不那么如意,没过多久,亲友们便对她厌倦了。不再给予她自觉所需的注意。她责怪他们,说让她孤伶伶的一个人太危险了。这样,她才摆脱了靠自己想办法的悲剧。
      我确信,如果家里人再也不管她了。她一定会发疯。她实现优越目标的唯一方法就是强迫家人支持她,让她不必考虑一切生活问题。她在心里这样想:“我不属于这个星球,而是另一个,在那儿我是位公主,可怜的地球不了解我,不知道我这重要。”再进一步,她就要发疯。但因为她还有点小小的消遣办法,还能让亲友照顾她,也就不会迈出最后一步了。
      还有一个例子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手机及微信18071122930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shejiaokongju/shejiaokongbu_9950.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手机及微信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社交恐惧症
  • 自卑心理如何化解和克服
  • 埋怨自己不如人不够漂亮...
  • 自卑的人心里对自己的期...
  • 残疾并不是负担
  • 残疾如何克服自卑
  • 缺点是你的一部分
  • 做不好而生自己的气
  • 指责摧毁内在的灵魂
  • 我对自己感到生气因为我...
  • 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
  • 热点社交恐惧症
  • 埋怨自己不如人不够漂亮...
  • 把自己当受害者是走不出...
  • 内疚觉得自己不够好
  • 不用觉得自己不够好
  • 自卑的人心里对自己的期...
  • 怕别人嘲笑我没正经
  • 克服自卑创造成就感的体验
  • 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
  • 我对自己感到生气因为我...
  • 指责摧毁内在的灵魂
  • 推荐社交恐惧症
  •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过度...
  • 成功营销人员必备十大心态
  • 自卑心理治疗方法
  • 八种做法帮他清除心中自卑
  • 相关社交恐惧症
  • 口臭被同学嘲笑引发自卑...
  • 自卑心理投射案例
  • 相对比较形成的自卑心理...
  • 比较心过重会导致自卑心...
  • 自卑心理障碍
  •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 学生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 曹操自卑心理
  •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 初中生自卑心理的周记辅...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