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彻底治疗
治疗反馈
心语心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专题
当前位置:
心理咨询首页
>>
教育心理学
>>
儿童心理学 (6)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
www.hrxlw.com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主义的儿童心理学
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华生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后,这个学派一直在心理学,包括儿童心理学研究中保持着强大的势力,它的强调S—R的简明而又富于实用主义的观点,它的强调环境作用和实验方法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外貌,都对西方的心理学界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第一,这个学派只能很好地研究一些较低级的心理过程的发展,如感知觉、动作、情绪等等,而把思维、语言、智力、动机等等统统排斥于研究课题之外。第二,这个学派的S—R公式虽然简单明了,但却非常粗糙、贫乏,缺乏一种系统的、深刻的理论。由于这种原因,各种以“新”行为主义作为旗号的学派先后出现。这些新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承认S—R之间有一个机体的内部过程作为中介,而不是S对于R的简单的、直线的决定作用。关于这些新行为主义派别的评述不是本书的任务。在这里只想指出对儿童心理学研究有较多影响的一个学派,即以斯金纳(B. F.Skinner)为首的这一派别。在属于这一派别的比乔(S. W.Bijou)和贝尔(D.M.Bear)等人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工作中,他们标榜自己的观点是自然科学的发展观点,他们声言只研究那些可以观察的行为,而不研究他们认为不能观察的东西(如动机、冲动、欲望等等)。他们根据S—O—R公式,主张研究操作性的(operant)行为,即根据对儿童过去历史和现在情况的了解给以刺激,以引起所要引起的可以控制的行为。为了控制儿童行为的发展,在进行研究工作时要考虑四种条件的变化:
(1)第一基线水平,即儿童在实验操作以前的状态,例如小学一年级新生上课时的不安定、下位子等表现;
(2)第一实验期间,即给予一定刺激(如指示儿童坐好并加以强化),观察儿童行为的变化(与安静坐下的关系);
(3)第二基线水平,即取消第一实验期间所给的刺激,以检查第一实验条件的作用(如不加指示和强化以观察对儿童安静坐好行为的关系);
(4)第二实验期间,即把第一实验期间给予的刺激再度给予儿童,从而确定第一实验期间所给予的刺激的作用。
根据以上的实验处理可以画出儿童行为变化的曲线,找出行为变化的规律。他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各个方面(感知、运动、语言、学习、情感等)的发展。
新行为主义儿童心理学根据斯金纳的思想,特别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instrumental)条件反射和积极的有步骤的强化。所谓工具性条件反射和巴甫洛夫古典的条件反射最大不同之点在于:条件反射(如动物学习开门跑出去的行为)是它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的,无条件刺激(如食物)对条件反射起着积极的奖惩作用,即强化作用,使条件反应不断在改进。而巴甫洛夫实验中的唾液反应(条件反射)则和学习关系不大。而且,新行为主义主张为了形成和控制一种行为(如儿童学习词汇),还必须有大量的、及时的强化。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或机器教学就是根据这个观点提出的。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软件程序编制的需要,髓着儿童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的要求,新行为主义的这些观点和技术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但他们把人和动物等同起来,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观点则应当坚决加以反对。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儿童心理学
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在20世纪的几十年里,一直在西方,特别是美国非常流行。但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情欲说却受到了各种批评。前面已经说过,甚至在弗洛伊德提出这个学说的当时,在他的学生中,如阿德勒等人就提出过不同的意见。大约在20世纪40~50年代,一种新的所谓精神分析社会学派开始出现,代替并系统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思想,成为所谓“新”弗洛伊德主义。他们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本能主义情欲说,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如焦虑、不安全感、寂寞感等等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以致失调的结果。认为只要有了良好的社会、教育措施和预防治疗,这些变态的心理现象就可以防止和消除。这种不触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妙计,当然会受到这种社会的赞许和欢迎。在这方面有独特表现的学者很多,如弗洛姆(E.Fromm)、霍妮(K.Horney)、沙利文(H.S.Sullivan)等都是。在儿童心理学上有特殊影响的美国的埃里克森(E.H.Erikson)可算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代表。作为例子,下面简单谈谈他的观点。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而从出生到成人则经过六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由于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有两个极端,靠近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靠近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一个人的个性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17岁以前经历如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对立的品质是:
第一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o~2岁);
第二阶段,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2~4岁);
第三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4~7岁);
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7~16岁)。
第一阶段0~2岁的儿童,需要有规律的满足和舒适的照料,能做到这一点,就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形成消极品质。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信任感。
第二阶段2~4岁的儿童,和过去处于依赖状态的儿童不同,由于行走和语言的出现,开始探索世界,要求独立性,要求我“自己来”。如果此时处处束缚他的手脚,横加限制,就会形成羞怯、疑虑,甚至孤独感和反抗。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在成人关怀儿童安全的条件下培养儿童自由活动的自主性。
第三阶段4~7岁的儿童,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应当培养他们在没有成人控制的情况下,能靠自己的良心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形成正确的父母子女关系。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儿童自已的主动性。
第四阶段7~16岁的儿童,这时主要是进入学校学习。要帮助儿童勤奋学习,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正确对待学习竞争。如果顺利发展,就能为一生勤奋工作打下基础。否则就会出现自卑感,自暴自弃,无所作为。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勤奋心。
埃里克森对于儿童个性品质发展的研究,对我们也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但他改头换面的弗洛伊德学派的反理智主义的观点,则是和我们格格不入的东西。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乔姆斯基与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一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是探讨和研究语言产生、理解的心理活动中的有关现象、机制,以期从这个角度为深入理解人类本质开创一条新路。心理语言学自其产生之日起,便引起许多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的注意。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其研究的中心内容已几经改变,从五六十年代的句法研究,到七八十年代的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等等。心理语言学发展的每一历史进程,都与乔姆斯基的理论紧密相连。乔姆斯基理论的精髓在于他的“言语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他认为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言语获得装置”。这是人类头脑中固有的内在的语法规则。儿童运用这种普遍语法,就很容易理解别人的言语,从而掌握这种语言。
为了证明这种先天机制,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及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和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等概念。所谓语言能力,就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对于本族语的潜在的知识;而语言运用,则是这种能力的具体运用。语言运用并非语言能力的简单反映,它涉及许多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如,有的人因为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心绪不好,会说出一些不合语法的话。关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乔姆斯基认为,每个句子都有两个结构层次──深层和表层。深层结构显示基本的句法关系,决定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则表示用于交际中的句子的形式,决定句子的语音。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乔姆斯基认为,通过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理论,可以把表面不同而意思相同的句子联系起来。如“约翰吃了苹果”和“苹果被约翰吃了”,表层结构不同,但深层结构却相同。乔姆斯基把语言看成是句子的无限集合。所谓掌握语言,即听懂和说出无限多句子的能力。句子的创造是有规则的,其一是短语结构规则,它与深层结构相联系;其二是转换规则,即把句子的深层结构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规则。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对心理学有着巨大影响,但他过分强调先天的作用则是我们不能完全接受的。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西方儿童心理学具体研究方面的新进展1)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首先,早期心理发展的研究,特别是新生儿乳婴儿心理发展的研究,成为具有战略性的新课题。1.关于乳婴儿认知能力的研究长期以来,关于乳婴儿认知能力的研究,由于方法技术上的困难,一直处于落后状态。60年代以后,由于美国心理学家范兹(R.L. Fantz)、吉布森(E.J.Gibson和J.J.Gibson)等人的创造性工作,使得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成果。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已采用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研究乳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1)注视时间。这是目前研究者采用较多的一种探索婴儿感知能力发展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偏视方法。这种方法的具体程序是,将两个不同的刺激物同时呈现于乳婴儿面前,观察被试是否对其中之一注视的时间更长,如果是这样,则表明乳婴儿对该刺激的偏好。(2)动作表现。动作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开始发展了。很多心理学家以动作作为另一项测查儿童早期感知能力发展的指标,如吉布森的“视崖”实验。(3)物体辨别。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如范兹等人,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方法研究早期儿童辨别不同物体的能力。当实验者反复向乳婴儿呈现一定结构的图形或一定色调的颜色时,开始,由于刺激物的新颖性使得乳婴儿对它产生偏视,但是,当不断地呈现同一刺激时,乳婴儿就不再注视了,这就是出现了习惯化。如果这时呈现另一不同刺激,儿童又积极注意了,这是去习惯化。由习惯化到去习惯化的过程,证明了乳婴儿能够辨别两种不同的刺激。用这种方法可以研究乳婴儿的图形知觉、深度知觉及颜色知觉等各种感知能力,也可以研究乳婴儿的记忆力。(4)心率及其他生理变化。研究者发现,当乳婴儿在睡眠中被突然叫醒或受惊时,心率就加快;而在这时,若呈现新颖、有趣的刺激,则心率就减慢。心率的下降和平稳状态表明乳婴儿此时在积极感知某一刺激物。在这方面,研究者常使用的其他生理指标有脑电、皮肤电等。以上所举的这些研究,只是表明一些新进展,但尚不很成熟。2.早期智力、早期经验及教育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通过追踪研究,发现人的智力发展的50%是在4岁前完成的;30%是在4~8岁完成的;另20%则是在8~17岁完成的。由此可见,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4年,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70年代以后,西方心理学家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更为重视。如,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进行追踪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他们建立教育发展中心,编印儿童发展的材料,采取多种形式,向家长提供教育咨询等等。心理学家们同时还开展了早期经验和早期教育问题的研究。3.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关键期的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洛伦兹(K.Lorenz)提出的。近年来,有关关键期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例如,有人试图通过研究某一特定心理能力的变化,来探讨特定的环境和经验在关键期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戈特利伯(Gotllieb)于1976年提出了知觉发展的三种模式,以此来描述在关键期中,经验对于儿童知觉的影响。1982年,阿斯林(Aslin)等人对这三种模式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在结论中,更加突出了经验的作用。其次,关于儿童个性研究的重点,明显转向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课题,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自我系统的发展,性别化、攻击性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道德发展,社会认知发展,学校、社区及其他文化环境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等等。下面就主要课题的研究情况作简要介绍。4.亲子关系的研究一般认为,亲子关系是一种双向作用关系,儿童在双亲的抚养下长大,同时,儿童的身心反应又影响着双亲的行为。亲子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hrxlw.com/xinlizixun/xinli_2948.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6]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最新心理咨询
教育孩子的四句话
如何培养优秀的孩子
为什么孩子不能承受挫折
不要与孩子的心灵脱节
毁掉孩子“自尊”的18种...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自强自立的情绪智力在青...
赞美尊重无痕
偏执型倾向学生性格成因...
热点心理咨询
推荐心理咨询
相关心理咨询
大学生心理咨询方法
社会和谐需要心理咨询塑...
无专业兴趣的心理咨询
学习吃力的留级退学的心...
学习没劲的心理咨询案例
想家的学生的心理咨询和...
中学生心理意识发展心理...
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拯救心灵心理咨询案例集
学校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