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 > 总生气

我对儿子感到生气,因为他总是对我发脾气

时间:2025-05-30 09:41:15  来源:  作者:


包:她的主题是,我对某某感到愤怒,因为对方发脾气,骂我。是这样吧?各位,我们在场所有的伙伴,可能在你的人生经历中都有过我对某某感到生气,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是这样吗?所以,我们和周的所有活动,也是我对你讲的。我讲清楚了吗?我们每位伙伴深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请你回想一件,任何一件,无论大小,无论情绪的强弱,想到曾经我对某某感到生气,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请你想到一个具体的人,对,可以是你的孩子朋友同事邻居夫妻父母等,想到的请举手。好,我们开始。
包:你说你对bw感到愤怒,愤怒的原因是他时常对他发脾气,还骂你,这是真的吗?
周:他时常对我发脾气,10%的时间是骂我的。
包:这是真的吗?
周:这是真的。
包:百分之百是真的吗?
周:确实是真的。
包:当你有了他时常对我发脾气,百分之十还骂我,这些想法升起的时候,你的感觉怎样?
周:时而平静,时而愤怒。
包:非常好。那觉察一下,他对你发脾气,还骂你,你时而平静时而生气,是吗?(对)什么情况下你会生气,什么情况你会平静?
周:前提是他没有骂我,然后他只是对我发脾气,他只是情绪失控,就对我发脾气,然后我的状态还很好的情况下,我有百分之四十的时候,我就能够挺平静的接受他对我发脾气。但是时间一长,有一个时间段,隔一段时间,假设我的情绪不是那么好,或者是我认为还比较好的情况下,但他接下来骂我,我就……我还告诉我自己,我感受这种不被喜欢,感受这种不被爱,这种情绪,我和这种情绪在一起。但是我的情绪已经升起。而且我在观察我自己情绪的时候,我有时候我背对着他,我去看什么别的,然后他还在那边说或者是骂。然后当他不停的时候,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能和这份情绪在一起,我就随着他的情绪来起舞。
包:好。我这样来理解,你看对不对。你说,如果他不骂你,他只是发脾气,那么你就不一定都是愤怒的。(对)如果他发脾气还骂你,你就肯定会愤怒,会生气?(对)好,现在我们在来看。他发脾气的时候,你有的时候愤怒,有的时候平静,是这样吗?(他光发脾气?对!)好,所以我们再来看,你说,他如果又发脾气又骂我,我就会生气愤怒,如果他只是发脾气,不骂我,有点时候我会愤怒生气, 有的时候我会平静,是这样子吧?(是)很好。你刚才也表达了,他发脾气的时候,你在什么时候会愤怒和生气呢?如果他在发脾气,如果你状态好的时候,你就能够平静,如果你状态不好的时候,你就会平静,是这个意思吗?
周:有时候我感觉我状态挺好的,这一路我调整的挺好的。但他时间长了,我就会受不了了。
包:哦,所以有的时候你觉得状态挺好,时间一长,你那个火又上来了。是这个意思吗?(对)看来我是懂你的。(笑)好,现在我们再来看,他在发脾气的时候,抛开时间长不长这个要素,他在发脾气也没骂你,是不是他每次发脾气你都会生气呢?(不是)有的时候生气,有的时候平静,是这个意思吧?所以我想请问,抛开时间这个要素,抛开他骂你这个要素。他在对你发脾气的时候,你有的时候生气,有的时候平静,是吗?(确实是这样!)所以请问你的生气还是平静取决于什么?
周:你说抛开时间长短?
包:因为你有很多种情况嘛。我们现在先拿一种情况来讲,这种情况是他对你发脾气,也没有过很多时间,你也有时候生气,有时候平静,是这样吗?(是)所以请问,你的平静还是你的生气,由什么决定?
周:第一种情况,在他时间不够长,只是很短,一走而过的情况下,取决于我的状态。
包:哦,取决于你的状态,是这样吧?
周:是这样。
包:很好,换句话说,如果抛开时间这个因素,抛开他骂你这个要素。把这两个
条件先撇开,他发脾气的时候,有的时候你依然生气有的时候你依然平静,
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你的生气还是平静,是取决于你的状态。是这样子吧?
周:确实是这样。
包:什么样状态下你不会发脾气,你是平静的?什么状态下你会生气?
周:就是我状态好,他时间短,一走而过,我就理解。我就想让他去吧。
包:你就理解了,理解什么?
周:我理解他16岁,一是家庭因素,离异,给孩子造成阴影;第二,孩子青春
期,他焦虑;第三,他想要的方式,我可能没有给他足够的理解和包容。
包:好,第一我的家庭因素,导致他这样,是吧?有家庭因素?当你想到是我的
家庭因素……
周:也不全是。
包:对,我们先一点一点来看。当你想到我的家庭因素,好,起码是个重要因素?
周:还可以。
包:还可以,是一个因素?(对,是一个因素)当你想到我的家庭因素的时候,
我离异了,没有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家庭。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的感觉是怎
样?面对孩子在发脾气,你看到孩子在发脾气,你一想到,哦,我和他的爸
爸,我们的家庭。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的感觉是怎样?
周:很愧疚。
包:OK,我能够感觉到,此刻你这样想都有一份愧疚出来。我看到你对孩子的爱,也看到你对自己的一份要求。(周开始哭)谢谢。很好,深深吸一口气,对,缓缓吐出。对,对,对,非常好,对,对,非常好。再来一次,深深吸气,哈。对,非常好。对,这是一个很有爱,很有责任的母亲。现在我们来看第二种情况,孩子16岁,正值青春期,当你这样想到,孩子16岁正值青春期的时候,你的感觉是怎样?
周:有这种行为挺正常的。
包:有这种行为挺正常的是你的判断,是你的想法,对吧?你的感觉会怎样?
周:挺平静。
包:挺平静,不是愧疚了,而是平静了。是吗?(对)恩,非常好,谢谢。好,在这里我们会看到一个知书达理,我知道他16岁,青春期就可以理解他。有了这份理解,虽然他在这里发脾气,我是平静的,是这样子吧?(恩)正常。第三个层面,你刚才说到,你看到他对你发脾气,一想到,他其实是在呼唤一种爱,而他想要的,我也有努力,但是我暂时没有找到满足他的方式,是这样子吧?
周:对,我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可以满足他。
包:我不知道以什么方式来满足,我也知道他在呼求爱,我也努力想做一些事情能够来满足他的爱的需求。然而我做了种种努力,也依然没有效果,是吗?(对)我不知道这个情况下,我怎么去做。当你这样去想的时候,你的感觉怎样?
周:很无助。
包:OK。大家去体会到,那是非常真切,嘴唇都在发抖。很无助。我也没有孩子的爸爸来帮我,我也找不到可以去真正能够商量,能够给到我点拨的人,我很孤独,我面对孩子,我很无力无助。(周哭的更厉害)有所少次在这种无助无力中?
周:百分之四五十。
包:对,这种无力无助,你都有过放弃,然而你依然不放弃,你来到了这里。好,深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声音低沉缓慢)。对,对。我看到一个不断探索,一次次无助无力,一次次产生过要放弃的念头。然而为了孩子,我还要不懈的去努力。今天来到这里,或许你来到这里,你也不知道,是不是这里能解决,然而只要还有希望,你还愿意来尝试?
周:(哭)是这样。
包:让我们向这样没有把握,不知道能不能解决,我还愿意来探索,为了孩子快乐幸福,我们给这样的母亲掌声祝福一下。

包:透过我们刚才这样的一个探索,当你想到“我和我的家庭没做好,令到孩子这样,你是愧疚”;当你想到“16岁青春期,这样发脾气叫正常”于是你的心是平静;当你想到“孩子在呼求爱,而我也爱他,我却给不到他爱”,你感到无助,是这样吗?(是)你有没有发现,你的想法不同了,你的情绪就不同了。是这样吗?就刚才那个过程中?想到第一种愧疚第二种平静第三种无助。情绪的不同来自我的想法的不同。
周:可是,我有各种想法的情况下是他发脾气的时间够短,而我的状态时而好时而坏的情况下才产生的。
包:我了解,我们一个一个片段来解剖,可以吗?就刚才我们这个过程中,即使你在生活中常常如此,也是此刻你在这里也完全呈现了这样。第一种想法的时候是愧疚,第二种想法的时候是平静,第三种想法的时候是无助,是这样子嘛?
包:我了解,我们这个片段是不是这样?(是)这个是想法和情绪是一一对应,在这个片段中,是这样吗?(是)我们所谓的因果关系,原因结果,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不会种瓜得豆,你不会种豆得瓜?我们在场的所有伙伴是不是都是这样?当我想到第一种的时候,我是愧疚,当我想到第二种的时候,我会平静,当我想到第三种的时候,我会无助。是这样吗?这个叫因果关系。好,现在我们来看“时间长了”,是这样子吗?(他这个行为时间长了!)好,他这个行为时间长了。你所谓的“时间长”,你是指他隔两天就要来一次呢,还是是指就在这一刻,他如果只说了两分钟,你还比较平静?如果他说的时间长了?你就受不了。你的“时间长了”是指的哪一种呢?
周:你说的这两种都有。
包:很好,现在我们来看,假如说我们第一种情况。他说的是2分钟。一般他说多长时间,你的火“腾”就起来了?
周:状态不好,5到6分钟。
包:好,我注意到她,她说了一个前提:我状态不好。5到6分钟。如果你状态不好,他说到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你还比较平静是吗?(恩)好,说到五六分钟的时候,火“腾”就起来了,是吗?(对)请觉察一下,前面在平静的时候,和你火“腾”就起来了的时候。在火“腾”就起来的时候,几乎你感觉是同时,其实是在那之前你闪了一个念头,比如说对某些人,“你有完没完?”这个念头一起,火一下子就起来。是这样吗?我不知道你,在五六分钟,你的那个火“腾”就起来的时候,那个念头是什么?
周:有一种情况像你说的“你有完没完啊?”
包:OK,这是一种情况。各位,我们大家也有体会,如果我起了一个“你有完没完啊?”火就上来了,我们都一样。好,还有什么情况?
周:就是“我都这样理解你,为什么你还要这样不断的挑逗我?”
包:OK,请大家注意。好,当你说“有完没完”,你的感觉是怎样?
周:很气愤。
包:很气愤。当你说“我都这样理解你了,你为什么还要这样不断的挑逗我?”你的感觉怎样?
周:也是很气愤。
包:气愤。各位,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她的想法是这样,“我都这样理解你了,你怎么不理解我?”和“我都这样理解你,你怎么还总是这样来挑逗我?”那个背后的情绪会有不同吗?
周:没什么不同。
包:没什么不同,都很愤怒,是这样子吗?哦,OK,好,或许有一点,或许没有什么不同,都可以。好,请你来觉察,到现在你来看到,第一种对应的是愧疚,第二种对应的是平静,第三种对应的是无助。第四种“有完没完”对应的是生气;第五种,“我都这样理解你,你怎么还总是这样来挑逗我?”,第五种“挑逗我”是比第四种“有完没完”气更大了还是更弱一点?
周:差不多。
包:OK,大家会看到,念头不一样,对应的情绪不一样。是这样吗?
周:你说的中间是念头,前面还有行为呢?
包:好,你是说他发脾气的行为?(对)很好,请注意。你说,你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念头,是建立在他的行为基础上,是吗?(是!)这是魏青老师试图在这里和你探索的,他给了你一个图。第一种想法对应愧疚,第二种想法对应平静;第三种想法对应着无助,第四种和第五种想法对应的都是生气愤怒。这个“你有完没完”和“我都这样理解你,你怎么还总是这样来挑逗我?”这个本质上都属于一种性质的想法,是这样吧?所以它对应的是一种情绪,而前面的对应的情绪,性质是不同的。什么叫因果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果必有因,他是一一对应的。是这样吗?这个来了,对应,这个来了,对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红薯得红薯。种毒草得毒草。是这样吧?你看哦,这个叫一一对应。是这个意思吧?这个叫有因果关系。如果是行为决定了想法,如果行为是你想法的因,那么就意味着行为和想法也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是这样吧?他有几个行为?(一个)一个,在那里发脾气。他只有一个“发脾气”的行为,他的行为只有一个,而想法却可以有四个五个。我们会看,种下一个苹果的种子,他会又长出苹果,还长出西瓜,还长出西红柿,还长出红薯,还长出毒草,有这种事吗?
周:没有。
同修:嫁接?
包:嫁接?比如说有一种是苹果梨。嫁接也一定要得出苹果梨,就一定要有苹果的基因和梨的基因。只有苹果的基因,只有这一个因,不可能长出两种果来。是这样子吧?请问同样一个行为,却会产生性质截然相反的想法。他们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你怎么能说行为是因,想法是果呢?
周:那他如果没有发脾气,我什么想法都没有?
包:好,我们先一步步来看。很好,这里你看到了想法和情绪一一对应,叫因果关系,在行为和想法这里你起码没有看到一一对应。是这个意思吧?现在我们来看,他说“如果对方他没有对我发脾气,我什么想法都没有。”这是真的吗?
周:对啊,我感觉很平静。
包:让我们看看真相,我们在这里探索的是真相,好吗?请你来体会,你上过中学吗?(上过)我们上中学有一个训练写作文,叫给材料写作文。有过吧?同样一份材料,全班同学写出来的观点都是一个观点,还是五花八门的观点?(五花八门的观点)有的观点相近,有的观点可能截然相反,有没有?(有)观点在这里就是想法,对吗?所谓观点就是想法,对吗?(对)很好,让我们来看看,同样的材料,却会有截然相反的想法产生,是这个意思吧?想法来自哪里?
周: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体会。
包:非常好。好,想法到底是来自这个材料,还是来自自己的生活阅历?
周:生活阅历。
包:同意吗?
周:我同意。
包:想法产生的原因是这个材料,还是自己的生活阅历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模式,我们把它统称为生活阅历?我们就看同一个材料。是不是同一个材料有不同的观点?(是)想法到底是来自材料,还是来自自己的生活阅历?
周:同一个材料,来自我的人生观。
包:面对孩子发脾气同样的行为,林初华说,面对同样的行为,我的想法和你有不同。面对孩子发脾气同样的行为,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会跟你有一样的想法吗?
周:当然不会,因为我都有不同的想法。
包:很好,想法取决于什么?
周:取决于我的人生观。
包:同意吗?(我同意)请注意啊,你的想法到底是取决于你的人生观,还是取决于你孩子的行为?
周:好的材料唤醒我好的一面,坏的材料就唤醒我坏的一面。
包:哦,谢谢,好的材料能唤醒你好的一面,当你好的一面被唤醒,成了一个果
你同意吗?一个结果嘛,好的方面被唤醒。非常好。前提是你要有好的方面,才能把好的方面唤醒出来,同意吗?(对)如果你说,不好的材料把我不好的方面唤醒,请问你的不好的方面,是你原本就有?还是这个材料给了你不好的方面?
周:我始终承认我原本就有。
包:原本就有的就叫种子,原本就有就是原因。原本,原就是指原因。本,就是指种子根本。本在哪里?因在哪里?原本就是原因与根本。所以你说你始终都承认,你原本就有,是这样吗?(是)。只是这个材料把那部分唤醒而已。所以这个材料不是原本,不是原因。就像我把一个苹果种子放在土地里,经由雨阳光水把这个种子唤醒了。因为是苹果种子才能唤醒一个苹果,是这样子吧?所以种子是因,同意吗?
周:同意。
包:所以,让你产生那些想法的原因,是你原本就有的东西,还是那个材料就
给的?
周:我本身就有。可是你怎么就没唤醒我坏的一面呢?他咋唤醒我坏的一面了
呢?
包:你问的很好。我们会来进一步的探索,我们先搞清楚这一块。如果你说是他唤醒了你那部分,那么,你就知道原因是你本来就有。至于他怎么唤醒你坏的一面,我怎么没有唤醒你坏的一面呢?待会儿我们再进一步探索。到现在为止,你是否已经确信,已经了悟,原来我的想法产生的原因不是他的行为,不是那个材料,而是我自己的心中就有的那个种子,在我心灵的天地里,叫心田,已经有过那些种子,是这样吗?
周:这个我必须承认。
包:非常好,这不是我强加你的,也不是你迎合和配合我而说的,而是你看到真相,就是这样,是这个意思吗?
周:对。
包:还记得我们说过,叫真相只有一个,思想有千万种。我们在这里来探索的是真相,任何一个人,我们这样层层来剖析,结论跟我们周伙伴的结论是一样的。同意吗?
包:好,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人面对他的孩子,对他持续的乱发脾气,这个母亲却完全不生气?有没有?
周:我允许各种可能性的存在。
包:非常好,有这种可能存在,对吧?你上午多次提过说,如果将来有一天,我的境界到那里,你是这样子讲的吧?(那是我的追求。)对,我的境界到,如果我有那个境界,或者如果我开悟到那个程度,他这样骂我,我就不生气了是这样吧?你是表达这个意思吗?
周:对。
包:好,换句话说,面对孩子持续这样的骂我,为什么我会生气呢?因为我的境界不够。如果我的境界到那个程度,我就不生气了,你承认这个逻辑吗?你是不是要表达的是这个逻辑?
周:我是曾经这么说,老师,你让我再想想。
包:你可以再想想。好,孩子同样这个行为,今天我的境界在这个程度,我忍不住给他发脾气,我也生气,我也指责,我也愤怒。将来有一天我开悟了,我到达那样的一个境界,他可能比这十倍的骂我发脾气,可能我都不会生气愤怒,这个逻辑成立吗?
周:有这种可能性。
包:有这种可能性,非常好。所以今天你对他还生气,而将来有可能到了那个境界,却不会生气,这种可能性存在?(存在)请问今天和将来差别在哪里?
周:是我的境界还没到那里。
包:OK,所以你今天之所以还对孩子发脾气生气,原因是我的境界还没到那个程度,还是原因是孩子骂我?
周:(点头)
包:我看到你在点头,你很认真,很有勇气,很用心,你在探索真相。
周:确实是我的境界没有到那里。
包:好,我们谈一点题外话。你到过海滨去游泳吗?(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是到男泳场,还是女泳场,还是男女混合的泳场?(没有分开)好像很少有在海滨浴场里,专门有男宾女宾的?我还很少在国内听说过,是吧?所以我们一般去的是男女混合,是吧?好,设想一下,500年前那个时候是明朝,对吧?如果现在流行穿越剧,设想一下,有一个女士,她一下子从500年前穿越到今天,她对今天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对吧?然后你带她到海滨浴场去,她从来没去过。我带你去游泳,你说好。结果一到海滨浴场,她一看,男男女女穿那么一点点。先设想一下,一个500年前的女同志,看到了会是怎样的想法?
周:她不会这么去做。
包:她会觉得太有伤风化了。一般是这样吧?一般来讲是这样吧?我们觉得如此正常。她觉得太伤风化了。请注意,同样的材料,一个觉得再正常不过,一个觉得有伤风化。请问我们的观点来自哪里?是那个海滨浴场?海是我们各自的教育背景?(后者)同意吗?(周沉默)所以,不同的情绪来自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想法是来自不同的教育背景还是那个材料,那个海滨浴场?(教育背景)
包:深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今天是7月12号,前几天是77事变中,日本大举侵华,是这样子吧?面对日本大举侵华的行为,蒋介石、汪精卫、毛泽东面对同样的行为,他们的观点一样不一样?不一样的观点。观点来自哪里?
周:观念。
包:观念来自哪里?
周:人生经历或者是教育背景。
包:人生经历或者是教育背景,同意吗?来自一个人智慧和洞察力,同意吗?所有国家,所有的民族,古今中外,无论是文盲还是盗贼,请注意,他们知道要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得改变他的想法,要想改变他的想法,就得改变他的教育背景,是这样子吧?而不是说,要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得改变一个人的想法,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就得把事情改变掉。面对同样的事情,面对同样的行为,不同的人想法天差地远。这个叫真相只有一个,想法有千万种人。为什么有千万种想法呢?因为有千万种人生经历和教育背景。不要以为我在讲全新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包括周。否则,她不就是想到这里来想通过受教育,让我面对孩子发脾气的情况,我才生哪样的改变吗?你的潜意识,你的内心深处也无比清晰这一点。这个叫真相只有一点,这不是我灌输他的,这不是我教导他的。是你心中你是这样想的,只是我们常常会犯迷糊。
周:我可以提问吗?老师您说,您说如果您的孩子骂娘,您允许吗?
包:我有时候允许,有时候不允许。
周:那你在什么时候你允许,什么时候的你不允许?
包:在我状态好的时候我就允许,在我状态不好的时候我就不允许。各位,不仅我是这样,在场我们每位伙伴都这样。状态好的时候,那不是事,状态不好的时候,那就是事。是不是?(大家笑)状态好的时候,大事变小,状态不好的时候,小事变大,状态不好,没事还要找些事出来。(笑)我也这样。
周:你也有情绪?(笑)
包:是的。
周:如果你走到今天,孩子骂娘,你也有时候接受不了是吗?但事实上,孩子已经骂娘,对吗?(对)那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也应该允许孩子有骂娘的这种行为,是吗?(笑)
包:这个课题我们在后面更深的探讨。我在这里点一句,请问如果老天下雨了,你允不允许他下雨呢?允不允许?
周:老师你想说,要分清界限,你的事我的事他的事,对吗?(笑)
包:你看过拜伦凯迪《一念之转》这本书?
周:我买不到,我买了好久。网上没有卖。
包:那关于“你的事我的事他的事”,你怎么这么清楚?
周:刑老师也说过,我看过张德芬她的博客。
包:我要分享一点,我读过拜伦凯迪的一念之转。而我在做转念作业时,我从来不用这个。
周:那你刚才问我是啥意思?
包:对,我只想问你,你来回答。你允许下雨吗?当老天正在下雨的时候,你允许老天下雨吗?
周:我管不了。
包:OK,你允许不允许,他就在下,这个就是事实。你同意吗?(同意)如果老天在下雨,你说,我不允许你下雨。
周:不是。。
包:待会。我要说,如果孩子在骂娘,我们根本谈不上我允许不允许,他已经在骂了。你允许不允许,他已经骂了。不用去谈。对于我今天来讲,我有这个觉知,我不去谈我允许不允许,如果我带着觉知,我会去谈,我去探索。好,他骂娘是个果,原因是什么?我会去探索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我要明白我想要的结果,我就要找到那个原因。各位,我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来谈因果?全世界所有的文化哲学都必定要谈因果。佛法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一切皆空的佛法却要谈因果不空,你就知道原因和结果有多么厉害。同时,他也说,凡人畏果,菩萨畏因。什么意思?凡人谈的是我允许不允许他发脾气,我允不允许他骂娘。他骂不骂娘是果还是因?(果)是果嘛,你的孩子天生下来就会骂娘?没有吧。你的还骂娘是一个果。我们太容易在果上面,我们要不要这个果,我允不允许这个果发生。我们纠结在果上,当你纠结在果上的时候,被称为是凡人。如果你能透过这个果找到那个因,你就是菩萨的境界。这就是她刚才说,如果我开悟了,我的境界到了,我要讲一个方法,你想要那个境界更高是吗?(对)你要搞清楚那个境界和你现在的境界最大的不同在哪里?那个境界是什么回事?如果你关注果,你是凡人的境界,如果你探索因,你就进入佛菩萨的境界了。你的境界立马不一样了。各位,我们今天在场的这么多伙伴,你来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关于在因果上面是多么的混乱。到这里来,各位,我深深的清楚,我们的伙伴还愿意上力量之源,不是我帮他平复了一些情绪,不是我帮他改变了一个想法,都不是。而是,我们经由力量之源我们看到了背后的真相。看到了原因到底是怎么回事?因在哪里?所以,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我允不允许孩子骂娘,不要在果上打转转。我要找到那个因是什么?我如果不想要让老天下雨,我就找到下雨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改变到那个因,那个雨就不下了。各位,人类史上所有的自责都是这个逻辑吧?任何果出现的时候,你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不是问这个果我不要,怎么能这样?而是这个果背后的因是什么呢?带着探索去找到因。
周:现在开始找因吗?(你愿意吗?)我愿意
包:好,看一看,在这个短时间,在我们人生中,我们已经在过去在果上,打了那么多转转,现在我们来了解,原来你认为,你之所以生气和愤怒是来自孩子的行为,行为是因,生气是果,是这样吧?所以你努力想把他的行为去掉,我就不生气了。他不发脾气,我就不生气了。这是你的以为。然而真相不是这样,真相是他发脾气的时候,你也有平静的时候,你就知道他的行为不必然导致你生气。什么情况下你平静呢?哦,16岁,正在青春叛逆期,正常。你就平静了。然后什么时候你生气了呢?你有完没完,我都这么努力,我都这么理解你,你还要挑逗我。这个念头一起,“嘣”,你就生气了。所以到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我的生气还是平静不取决于他的行为,取决于我的想法,一种想法导致生气,另一种想法导致平静。然后她又说,如果没有他的行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而现在你已经了解,你想法的原因不来自于行为,来自我自己的教育背景。是这样子吗?
周:是的。
包:各位,如果你认为我想法产生的原因来自他的行为,归根到底你还是认为我生气的原因还是他这个行为嘛。如果他不改变,我必然生气。然而真相是,他不改变的时候,我依然有情绪改变的时候。然后她说取决于我的状态好否。什么时候导致你状态好呢?你的想法不同,状态不同。什么导致我的想法呢?我的教育背景。所以要想改变生气这个果,就的改变我的想法。要想改变我的想法,就要改变我的教育背景。因地下功夫!同意吗?
包:现在这一点,你确定吗?(确定)很好。
包:所以我们再来看,你说你对BW感到愤怒,是因为她时常对你发脾气,还骂你。这还是真的吗?
周:不是。
包:确定?(确定)
包:如果你的愤怒不是因为他对你发脾气,那是因为什么呢?
周:因为我本身就有愤怒的东西。
包:OK,有愤怒的种子。我在想跟各位剖析深一点哦。各位,一个人对你发脾气,不决定你生气。你对我发脾气,我就生气吗?我不会生气。我们根本从来不会对一个人的行为生气。你在对我发脾气,我就生气吗?不一定生气。如果你打我骂我,我就生气吗?不一定。如果他对我发脾气,我产生一个念头“你不应该对我脾气”,到底是他对我发脾气让我生气,还是我产生了一个“他不应该发脾气”的想法让我生气?(后者)是“他不应该发脾气”的我的想法,而不是他发脾气的行为,同意吗?(同意)我们误以为让我生气的是行为。
周:老师,孩子之间,他的行为不是直接引起我情绪的原因,我同意。那你说,南京大屠杀,他们那样的行为,引起我们全民族的愤怒。难道我们不能愤怒吗?
包:你当然也可以愤怒。只是你要了解,你愤怒的原因真的是他吗?毛主席一看日本侵华好高兴啊。毛主席是很高兴的。所以后来日本首相来华,叫大田正方,毛主席一看到他,就握手跟他说:感谢你们当年侵华啊,没有侵华,就没有今天我们在这里握手。这是史实,不是我乱编。日本海啸,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件,想法不一样,情绪不一样,有人悲伤,有人庆祝。我们先探索的是真相,你可以愤怒,只是你要清楚,你愤怒的原因是什么?找不到因,你就没有机会改变。我这样讲,不意味着你不生气,也不意味着我可以纵容孩子骂娘,都不是如此,是要搞清楚我愤怒的原因在哪里。我们要来探索真相好吗?(好)
包:那我们继续。所以,你对BW感到愤怒,并不是因为他对你发脾气,骂你,而是你产生了“他不应该骂我,对我发脾气”的这些想法,是这样子吗?(对)当你有“他不应该骂我,他这样骂我是不尊重我,他一直持续不断这样,我已经够努力了,够理解他了,他还这样不断挑逗我”,当你有种种这些想法的时候,你的感觉怎样?(很愤怒)。如果没有这些想法,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很平静)很平静,所以当你这些想法起来的时候,你成了一个愤怒的人,如果你没有这些想法的时候,你是很平静的。是这样子吗?所以你的愤怒还是平静,取决于你的想法,是吗?(是)你的想法取决于?(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这样子吧?(是)
包:当你了悟到这一点,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吗?原来你一直以为,我生气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现在你了悟到,我生气是取决于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你了悟到这一点,没有了悟这一点,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周:我在想,我应该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能允许我家孩子骂娘。
包:那是下一个层面。你先来觉察一下,原来你认为,我之所以愤怒是因为他在跟我发脾气,而现在你知道,你愤怒是来自于自己的想法,而想法似乎来自于自己的人身观的时候。你了悟到“情绪来自想法,想法来自价值观”这个真相的时候,和你没有了悟到这个真相的时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周:就是感觉,其实好多事情都是可以允许发生。
包:那是头脑的分析。感觉,原来你认为是他发脾气导致我愤怒,现在我了悟到是我的想法,我的教育背景让我愤怒。当你这样想到的时候,你了悟到“情绪来自想法,想法来自价值观”这个真相的时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周:平静的同时有期待。
包:期待什么?
周:期待我能允许孩子骂娘那个人生观价值观,我是否会对它产生质疑,我是否能够接受那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包:那个不叫期待,那个叫平静中有困惑。
周:对,就是这样。
包:和过去一想到孩子发脾气令我愤怒,那个感觉是愤怒,现在是“平静中有疑惑”,是这个意思吧?(是)好,我们进一步来探索。


反向思考
包:我们转念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反躬自问,刚才我们透过反躬自问来洞察真相。第二个步骤叫反向思考,我们经由反向思考,进一步来探索真相。要想得到,打个颠倒。原来你说,我对BW感到愤怒,现在改成“BW总是对我感到愤怒,因为他总是对我发脾气。你念一下。
周:(念)
包:他有对你感到愤怒吗?(有)当然有。
包:好,我们现在再来看,改成 “BW总是对我感到愤怒,因为我时常对他发脾气”。念一下。
周:(念)这个我感觉,是时常。
包:大家注意哦,她真的很真诚。她在一念之间,还觉得有点委屈,“我哪有时常对他发脾气?”一转念一想,她就“哦,我是时常对他发脾气”。请注意哦,你是成年人,她是孩子,一个成年人都会对一个时常对我发脾气的孩子,写到这里白纸黑字,说他总是对我发脾气,那么在孩子那里,他可能也会说,妈妈总是对我发脾气?有这种可能吧?她立即警觉到我还真的是时常对孩子发脾气。深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再来一次。你体会一下,你时常对孩子发脾气?你看到什么景象?有什么念头?有什么样的感觉?对,我一直指责,是他时常对我发脾气,现在你看看到,在你一念之间,你也觉察,原来我也时常对他发脾气。体会一下,“他时常对我发脾气”,你感觉怎样?和“我也时常对他发脾气”,你感觉有不同吗?我对他发脾气的愤怒和他对你发脾气,你的愤怒有什么不同吗?
包:当你想到“我真的时常对他发脾气”,你的感觉是什么呢?
周:我做的不够好,我对不起他。
包:一直以为,他对我发脾气“,一念之间觉察到“我也对他发脾气”,你感觉有不同吗?
周:(狂哭)
包:这是一个觉醒的机会,让泪水流淌,我们在这陪伴你,带着觉知的呼吸,深深的吸气,哭就是存储在潜意识的能量释放。对。深深吸气,慢慢流淌,想哭就让他哭出来。这都是很好的。(摇头)我看到你在摇头,这也是可以的。深深吸气,对,非常好。深深吸气,你可以哭出来,不要捂嘴,深深吸气,带着深沉的觉知,对,放下头脑的评判和念头,把你的能量注意力放在深深的呼吸上,允许情绪释放,允许泪水流淌。(摇头)当她在摇头的时候,一定有很多念头在指责在评判,放下他,带着觉知的呼吸,深深的呼吸,对,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对,让泪水流淌,让这个情绪释放。
周:(叹气)
包:非常好,觉察,深深吸气,哈——————。对,各位,她在过去她也用一念之转,她也懂,为什么转不过来?一个是不究竟彻底,一个是那个情感没有释放出来。所以,(哈————)(包跟随她的呼吸而呼吸,同时引领着她深呼吸)深深用鼻子吸气,然后用嘴巴吐气。(哈————)每一口气都是那么深沉,(哈————)

包:我们回头来看,我对自己感到愤怒,因为他总是对我发脾气。有吗?
周:有
包:当然有。所有的愤怒,表面上是对他的,其实是谁在承受?同意吗?所以我对自己感到愤怒,因为他总是对我发脾气。
包:我们再来看,我对我自己感到愤怒,因为我总是对自己发脾气,有吗?(对)
包:好,现在我们再来看,愤怒的反义词是什么?
周:你是说他对我发脾气我的反应是吗?
包:愤怒的反义词是什么?
周:(欣喜)
包:可以吗?我对BW感到欣喜,因为他总是对我发脾气,还骂我。念三遍,深深一口气,念三遍。
周:我对BW感到欣喜,因为他总是对我发脾气,还骂我。
包:再念一遍。
周:我对BW感到欣喜,因为他时常对我发脾气,还骂我。
包:他总是。
周:他没有总是。
包:你就写他总是。
周:不行,要尊重事实。
包:尊重事实,哦,很好。(笑)念。
周:我对BW感到欣喜,因为他时常对我发脾气,还骂我。
包:再念一遍。
周:(重复念)
包:感觉怎样?
周:我不欣喜,我的头脑,我是说我头脑的事。
包:对,你的感觉怎样?此刻,你这样念,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你的感觉有不同吗?
周:我感觉很平静。
包:很平静,是吗?不是欣喜,是平静。是吧?好,设想一下,有可能在他时常对你发脾气还骂你的情况下,你有可能感到欣喜吗?
周:我还没有感到我欣喜。
包:对,有可能吗?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周:我接受各种可能。
包:接受各种可能性,很好。现在我们来看,假如BW总是发脾气,还骂你,你会感到欣喜,那个让你感到欣喜的原因可能会是什么?找一条他总是骂你发脾气的情况下,你还会感到欣喜,如果有可能,那个原因会是什么?
周:我开悟了。
包:开悟是你想要追求的是吗?
周:我不敢去追求。
包:哦,你不敢去追求,同时你想要追求。
周:我现在放弃追求。
包:哦,放弃追求,境界更高。好,我们现在来看,如果开悟了,你会为此感到欣喜,这是一种可能性。很好,如果再找另一种可能性,会是什么?他持续的骂你,持续的发脾气,你还会感到欣喜,有这种可能吗?好,为这个可能性找一个理由,那个理由是什么?
周:找个自我安慰的可能性,可以吗?
包:哦,我接受各种可能性。比如说,
周:比如说,他在演戏。
包:哦,我跟你说,他不在演戏,他真情实感,他就是这样。同时你会感到欣喜,那个可能性会是什么?
周:我疯了。(笑)
包:所以,要么我开悟,要么我疯了。我们注意哦,我接受各种可能性,然而他的思维,她在这里找不到更多可能性,要么是我自欺欺人,要么我疯了,要么我根本无法想象的开悟的境界。是不是?换句话说,她找到可能性可吗?没有。她创造生活的方式限制了,被谁限制了?被自己限制了。同意吗?庆幸的是你来到这里。截止到现在为止,你有收获吗?
周:我有收获。
包:真的有收获吗?(有)这个收获对你来说重要吗?(重要)这个收获你感到欣喜吗?(有)是欣喜的。假如没有孩子持续这样对你,你会不会今天有可能不会坐在这里?(对)有没有这种你今天不会来到这里的可能性?有吧?(有)各位,这是铁定的。因为她上来举的就是这个例子,如果她和女儿没有纠结到这个程度,她连理包剑英的功夫都没有,是这样子吧?我说,如果你没有和女儿这个方面的纠结痛苦,你不会来到这个课堂,(后一句是什么?)你连理包剑英的功夫都没有。(笑)
周:老师,你是说你的公司在我的脑海里都没有,是吗?
包:我是指,如果你各个方面都过的那么顺畅,别人跟你说,让你来参加力量之源,去去,别搞了,来听我讲课还差不多。生活中很多这种情况吧。如果你没有孩子这样,你今天就不会这个了悟。而你说你今天有这样的一个收获和了悟,你是欣喜的。是吗?你真的对今天的了悟和收获,你欣喜吗?
周:欣喜
包:有欣喜,这个欣喜,同意吗?(同意)所以,体会一下,有没有可能,孩子这样骂我,这样对我发脾气,我看到孩子这样骂我还发脾气,我就想,恩,我该再去上包老师的课了,再有机会见见他。一想到包剑英,还是蛮欣喜的。昨天你说的,你心中有我的。(笑)可以感到欣喜吗?一想到,这个孩子这样发脾气,诶?原来我能够保持3分钟平静,兴奋,现在尽然到第五分钟我还是平静,哇,有没有点欣喜?我真的成长了。我再来看看我能不能坐到八分钟?

包:你爱你的女儿吗,你期望你的女儿有良好的情绪表达模式吗?
周:这是我的梦想。
包:你的梦想,这是真正的梦想是吗?这是很重要的梦想是吗?你愿意自己过的不咋样,也要让女儿拥有这个,是吗?
周:对。
包:伟大啊,母亲就是这样。这样,我是教练,你是运动员,教练是帮助运动员实现梦想的。现在,我告诉你怎么可以最快速度的实现这个梦想。我邀请所有的伙伴站起来。我们在场的所有的家长,你允许你的孩子有良好的情绪表达吗?(希望)那也是你的梦想吗?(是)好,我邀请大家跟我一起去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很简单,我邀请大家最快速度最大声音最清晰的发音来回答我。深深吸气,这是几?(举一个手指头,1)这是几?(举两个手指头,2)一加一等于几?(举三个手指头,3)(笑)1+1怎么就等于3了吗?这么多伙伴都这样。各位,这个游戏再揭示什么?你不会去听我怎么说,你会看我怎么做。是这样子吧?哪怕我说的是最自然最简单,1+1=几?你都会最响亮最清晰的回答3。你不会听我怎么说,你会看我怎么做。如果我对你说,你怎么是这样?我都如此理解你,你为什么就不理解我?你怎么总是挑逗我?难道你不会控制你的情绪吗?难道你都这么大了,你就还不会自己做主吗?我们这样教育孩子,没有用。因为你在跟你这样说的时候,你做的是你的情绪被他牵制了,然后你还要告诉他,你怎么就这样表达情绪,你不会自己掌控你的情绪吗?你气死我拉。你知道我说过你多少遍?各位,我们有这样对孩子表达过吗?(有)你有没有发现你批评他的正是你表演给他在做的。(笑)
他不会听你怎么说,他会看你?(怎么做)。是这样子吗?如果我们来看,如果你真的了悟到了,你想让你的孩子能够有良好的情绪表达,那么,你要示范给他出来。他不听你怎么说,你要示范给他。愿意示范给他吗?(愿意)好,怎么样做呢?如果他回来,他又开始骂你,他对你发脾气,然后你憋了两分钟,你就跟他发火,这叫五十步笑百步,百斤八两,是这样吧?你现在跟他示范,他骂你,你看着他,调整呼吸,七分钟,他继续骂,你就,恩,孩子我爱你,他还再骂,恩,孩子我爱你,恩,孩子我理解你,你是微笑的你是柔软的,好,你会发现,时间越长,你刚开始的肌肉有点僵,还有点紧,还有点火,需要控制。然后,你就开始深呼吸,再说,慢慢你就发现你的肌肉松软下来了,你的心也松下来了,你真的完全接纳的时候,这个孩子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的时候,等到五年他这样来,他看到你态度越来越好,他突然有一天还在骂着你,骂了你三天三夜,突然有一天,他“蹦”的一声跪在地上:“妈啊!你真的太了不起了。我这样折磨你,你都这样。妈妈,你太伟大了!”各位,从此以后,这个孩子从此彻底走向另外一条路。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有)你的孩子之所以还没有这样,是因为我还没有做到。可以为这个感到欣喜吗?如果你明天一回去,你孩子从此不骂你了,你还以为是你有多大本事呢?你都没有机会自己成长开悟。可以吗?
周:我觉得我能够做到。我以前觉得我能够挺一个月两个月,或者我能很好的对待你几次,他就应该有改变,但实际上他没有这样。
包:了不起。是,你烧水烧到了82度,你没烧到100度。烧到99度和烧到100度是不一样的!你说我能够做到,这是一个觉醒的母亲。掌声祝福。


包:现在你再念一下,我对bw感动欣喜,因为他总是对我发脾气,骂我。
周:(重复念)(她笑了,点头)
包:现在有什么感觉?
周:不同,觉得挺好笑的。她就是个孩子,然后我把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来要求她。
包:各位,大家去体会。这个叫如果我真的认识到了真相,不是用头脑逼自己去相信某个角度,而是我的觉悟,原来的那个东西就轰然倒塌。恭喜!现在看到孩子在这里(指向前方)。深深的吸一口,对,看着她,对她说:宝贝女儿,妈妈对不起你。我自己都没做到,还要求你去做到。很惭愧(周哭)。宝贝女儿,你这些年来,你持续用你的方式,就是让我今天有这份觉醒。你为了让我觉醒,你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她冒着别人对她不好的印象的代价)对,亲爱的女儿,你为了让妈妈觉醒,你承载了很多,你牺牲了很多,我还误解你,还骂你不争气。想象中把孩子手牵上,想象中把孩子紧紧抱在怀中,去感觉母亲的心跳和孩子的心跳,在孩子的耳边敲敲说一些话,只有她听的到。说完后,点点头。
周:我需要说出来吗?(点头)
包:对,非常好。感受到母女间的情感,爱的流动,深深的吸气,让这个流动流遍全身……对,非常好,当你感觉到了内在的爱的流动和畅通,就可以睁开眼睛。(音乐进)
周:我又想哭。(哭)
包:是。
周:其实我女儿很优秀,她在这样的环境中成绩还很优秀。
包:在各种压力下,成绩还非常好。
周:很有意义。她为了减自己的体重,她可以什么都不迟,我根本做不到。她想要做什么事情,她都能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包:为了让妈妈觉醒,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笑)各位,是原来我们没有看到。我们没看到。显而易见的事实在那里,我们看不到。我们还可以继续吗?
周:我觉得我很幸运。我女儿很优秀。(哭)好多人说我女儿很漂亮,不怕失败,很坚强。我都没有看到,我有这么优秀的女儿。别人说我家的孩子好阳光哦,
包:邻居都说你家孩子好阳光。
周:邻居说,你的孩子好优秀,我多么希望我家孩子像你家孩子啊。
包:邻居说,你家的孩子好优秀,我多么希望我家的孩子像你家的孩子。
周:我太多的时候,我没有看到,我不愿意去看到。
包:请注意,孩子这些优点,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我不愿意去看到。我不愿意去看到孩子的优点。而我还想要一个优秀的孩子,我却不愿意去看到。
周:我孩子很健康很阳光,很乐于助人。周围的朋友很多。生日聚会班里有二三十个人给她祝贺,对朋友很真诚。很幸运
包:你刚才说我对孩子这样感到欣喜,你摇头。怎么欣喜呢?充其量平静而已。现在说,想到孩子幸运。她是发自内心忍不住表达这份幸运。我们真的了解我们的孩子吗?
周:我可以说我真的不了解,她就像一个宝藏一样,还等待于我继续去开发。
包:我们先来继续开发一下你的宝藏吧。第二题:你说,我要BW继续去承认她错了,向我道歉,这是真的吗?
周:不是。
包:这只是你的想法,是你过去有这个想法是吧?而且是你过去常常有这个想法,是吧?所以体会一下,当你有了“我要让BW承认他错了,向我道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的感觉怎样、
周:做不到。
包:做不到背后是无力感。如果你没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是怎样的人?
周:平静。
包:好,我们打个颠倒,我不要BW跟我承认他错了,跟我道歉。念一下。
周:(念)
包:我要让他承认错了,向我道歉,和我不让他承认他错了,向我道歉,感觉有不同吗?
周:就是我不让他这么做,我感觉轻松。
包:你看,我让他这么做,我很无力,我不让他这么做,我很轻松。轻松还是无力,来自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再来看,我要我承认自己错了,向他道歉。可以吗?
周:(念)
包:可以吗?
周:我怕我跟她说了,她说我精神病。
包:这是真的吗?注意哦,她有一个模式,老师还没开口,你肯定要说这些话。结果老师没想说这个话。刚才我问她,天上下雨,你允不允许天上下雨。她马上说,你是不是要说,别人的事自己的事上天的事。我压根儿没想说这个。所以这是你的想法。她会说你是精神病,这是你的想法,还是一个真相?
周:这是一种可能性。
包:对,这是你的想法嘛。真相是什么呢?你不知道。(对)愿意去尝试吗?
周:我向她道歉。
包:对,你愿意去尝试吗?你说若你像她道歉,她会说你是精神病吗?
周:可以。
包:愿意去是吧?好。第三题,BW不应该对我发脾气,这是真的吗?
周:不是真的。
包:这是你的想法。因为事实上是BW对你发脾气,而你说她不应该对我发脾气,显然不是真的,这是你的想法。BW不应该对我发脾气,这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想法?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意味着他发生了没有?发生过了嘛。发生过的叫事实,没发生的是你的想法。BW不应该对我发脾气,只是一个想法。是这样子吗?每当你有了“他不应该对我发脾气”的想法的时候,你的感觉怎样?
周:我会对他有期待。
包:有期待,背后的感觉是什么?
周:无力。
包:依然是无力。(对)如果我对她一有期待,她就应验,她就真的对我不发脾气,我就不会产生“她不应该对我发脾气”的想法。所以你每增加一次“她不应该对我发脾气”这个想法,就更深的无力感。同意吗?(是)如果你没有“她不应该对我发脾气”的这个想法的时候,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周:很轻松。
包:很轻松还是无力,来自自己的想法。好,我们打个颠倒,反向思考。念一下。BW应该对我发脾气。
周:BW应该对我发脾气。
包:你体会一下,“BW应该对我发脾气”和“BW不应该对我发脾气”,你的感觉有不同吗?
周:没有。
包:哦,刚才你说“BW不应该对我发脾气”,你又无力感,对吗?
周:对。
包:那“BW应该对我发脾气”,感觉是怎样呢?
周:说我现在的心情吗?就是挺平静的,应该接受事实。(哦,平静)或者说是欣喜。
包:哦,为什么会欣喜呢?
周:她是来度我的!掌声!我跟各位讲,我是注意了她欣喜的状态,表情,然后她说出了她欣喜的理由。这不是用头脑说的。

包:也许过去说过这些话吗?过去有这样想过吗?她是来度我的。
周:那是我过去劝我自己。
包:那个是叫做无力之后,拿一句话来,阿Q一下自己。是这样子吧?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了,能够感受到。她真的是来度你的,这是真相啊!
周:对,她就是来度我的。

包:好,念一下,我不应该对他发脾气。
周:(念)
包;什么感觉?
周:其实……
包:体会一下,他不应该对我发脾气,和我不应该对他发脾气,感觉有不同吗?
周:其实我已经对他发脾气了。
包:现在你体会一下,如果你说,我不应该对他发脾气。
周:我已经发脾气了。
包:恩,那是过去嘛,现在呢?现在呢,当你“我不应该对他发脾气”这个念头起来的时候,你什么感觉?
周:我不应该对他发脾气,我确实不应该对他发脾气。
包:确实。好,过去不是,过去是什么?“我怎能不对他发脾气呢?”“我都对他理解到那样了,他还不断挑逗我,我怎能不对他发脾气?”“你还这样是吧?你死你死。生活中是不是这样?如果他这样,你能够不发脾气吗?她现在说,哦,我确实不应该对她发脾气。
周:确实。
包:祝福你。第四题,你说,你需要BW听你说话,并尊重你,你才会快乐,这是真的吗?
周:不是真的。
包:这只是你的想法。当你有了“BW需要听我说话,并尊重我,我才会快乐”这个想法产生的时候,你的感觉怎样?
周:我很无力。
包:如果没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周:很平静。

包:好,我们现在打个颠倒。你说,“我不需要BW听我说话,并尊重我,我也会快乐”,念一下。
周:(念)对,就是这样。
包:本来就这样。多自然的事情,原来我却认贼作父,认为我需要你那样做,我才会快乐,还以为自己牛啊?把自己的情感快乐交给他,做牛做马做奴隶,我需要你这样做,我才会快乐。当别人的奴隶你还当的如此理直气壮一往情深的。是这样子吧?其实,你要这样做那样做,我才会快乐。而且,你希望你的孩子变成一个对别人说“我需要你这样做,我才会快乐,我需要你那样做,我才会快乐,如果你那样做,我就不快乐”,你希望你的孩子变成这样吗?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孩子变成这样,你就得示范出来什么是健康有效的情绪表达。如果你持续的这样示范,今天你的孩子才16岁,有可能到26岁,36岁,他就变成了很听你话啊,很尊重你啊。如果我们听到妈妈说,“你要这样做,我才会快乐”,听妈妈这样说多了,我就变成那样了,你就高兴了。你就把孩子培养出来了。我讲清楚了吗?我们把我们的孩子往奴隶堆里按啊,往奴隶堆里扔啊!教他当奴隶啊!所以再念一遍,我不需要他听我话并尊重我,我也会快乐。
周:我不需要他听我话并尊重我,我也会快乐。
包:可以吗?真的可以吗?
周:可以。
包:他对我发脾气还骂我,我也很快乐。可以吗?
周:可以。
包:那么坚定。我看到你开悟了。
周:我不要开悟。
包:那是你对开悟的一个想法。

包:我们再来看,”BW是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这是真的吗?
周:首先我是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
包:OK,掌声祝福。还有其次呢?
周:孩子效仿我的。
包:好,孩子效仿你也成为了不尊重别人的人?是这个意思吗?
周:就是我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定义为不尊重。其实,我们刚才在探讨人生观世界观,我用另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就不这么看了嘛。
包:即便说他不尊重人,用你的价值观来看,也只是偶尔。是这个意思吧?(对)还有那么多行为。她在这里只写了这么一条,“他是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太扯淡了。一个孩子,过个生日,班上二三十个人过来庆祝,如果他不尊重人,人家怎么会有一堆朋友啊?好,你说,我再也不要经历到和BW吵架,这是真的吗?
周:我没有思想准备,也许是十年八年。(继续吵架是吗?)不是吵架,我是说也许是我不和他发脾气。
包:哦,非常好,非常有智慧。继续体会。我们来直接打个颠倒。如果你有“我再也不要经历和BW吵架”的想法,这只是个想法嘛,对吧?有这个想法,你的感觉一定不好。(恩)所以,如果没这个想法,你是个轻松的人,对吗?所以我们打个颠倒,我期待BW继续对我发脾气。可以吗?
周:可以,我欢迎。
包:欢迎。(笑)深深吸一口气,看看这六道题,看看今天经由这六道题,你了悟到什么?你最重要的了悟是什么?你不一定要告诉我。感受到那份了悟。对,深深地吸气,慢慢吐出,感受到那份了悟。对。非常好。对。你确实有了悟吗?(恩)有一个了悟的BW,体会一下,如果早3年,早5年,早10年,你有今天这个了悟,有此刻这个了悟,过去的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你的人生会和现在有不同吗?
周:很不同。
包:很不同。想象那个不同会在哪里?对,如果你按照哪个了悟的来生活,度过了这五年和十年,今天的你和你女儿BW会怎样?深深吸一口气,缓缓吐气。现在了悟的你看到10年前的那个改变孩子那个奋斗的周。那个了悟的周泉,看到那个纠结奋斗的周泉,看到后点点头。看到她的眼神。深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我说一句,你说一句,在心中说就可以。看到那个没有了悟挣扎的ZQ,对她说,亲爱的ZQ,(音乐起)我看到你的努力,看到你努力要改变命运,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孩子的命运,ZQ,我看到你的爱,作为一个女人的奋斗,作为一个母亲的奋斗和努力。你那么努力那么辛苦那样无助,你也去读书,你也参加课程,你也求教朋友,你也扪心自问,你也想和孩子促膝交谈。你做了种种尝试,你做了种种努力,我看到了,我真的看到了,对,你很了不起。没有你做过的种种努力,就不会有我今天来到这个课堂。没有你种种的奋斗和努力,就没有我今天的觉醒和觉悟。亲爱的ZQ,我疼惜你,我爱你。对!我向你致敬!走过去牵着ZQ的手,把她拥抱在一起。带着觉醒觉悟的能量拥抱在一起,传递这份觉醒觉悟。在她的耳边悄悄说一句话,只有她听得到,她也在你的耳边悄悄地说一句话,只有你能听得到。对!在这个心与心的碰撞,在这份能量的交流中,你们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对,今天觉醒觉悟的ZQ,就是从那个一直努力拼搏一直尝试一直坚持的ZQ走过来的。过去的种种都是我觉醒觉悟的基础。深深的吸一口气,缓缓地吐出,带着这份觉醒觉悟,感受到能量的流动。当你感觉到内在的能量合一,流动的时候,点点头告诉我。对,非常好。
包:带着这份觉醒觉悟,带着你的力量,带着这份智慧,请看到你的前夫,孩子的爸爸。带着这份觉醒觉悟的能量,看到孩子的爸爸。我说一句你说一句,在心底说就可以。对他说:孩子的爸爸(音乐起),感谢你,感谢你曾经接纳过我爱过我,感谢因为你有了BW,有了我这么疼爱的女儿。感谢你无论过去发生过多少,我都感谢你。今天我们虽然分开,你永远是BW的爸爸,我永远是她的妈妈。那段经历,我永远感恩,我也祝福你的人生幸福。对,感受到那份祝福的能量,那份觉醒觉悟的能量,那份感恩释怀的能量。对,带着这份能量看到BW,对她说,谢谢你,谢谢你,把我带到了觉醒觉悟的今天。(点头)你是来度我的!(点头)对,对。非常好。把女儿抱在怀中。对,对。(周哭)对,对,让所有情感,此刻涌上来的让它尽情地释放。深深吸气,缓缓地吐出。带着觉醒觉悟的能量去流动,对,让觉醒觉悟的能量不仅去滋养女儿,也滋养她的爸爸,更滋养ZQ,滋养每一个器官,每一个骨骼,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细胞,让每一个细胞充满养分,充满水分,充满能量。对,当你充分感受到了那份能量流动,力量的时候,你就可以张开眼睛。(音乐起)对,如果你愿意分享你的了悟,做一个简要的分享,如果你不想暂时分享,只是想爱的流动、觉醒觉悟的流动,去更充分的感受那份流动,那份觉醒和觉悟,那也非常好,由你选择。
周:其实我现在不想说话。我觉得非常自私。
包:不要用头脑去评判自私不自私。整个过程,班上的人因为你的呈现了悟和觉察更多。尊重你的感觉,就在这里,想搬个椅子坐到旁边,都可以。完全凭你自己感觉。
周:(鞠躬三次,拥抱)
总结
包:转念的步骤经由上午和下午,我想大家已经看到,各位,我们的步骤,第一步,反躬自问。就问四句话,这是真的吗?这真的是真的吗?当你有这个想法,你是怎样的感觉?当你没有这个想法,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反向思考。多角度的反向思考。我对BW感到愤怒,变成,BW对我感到愤怒,是不是反过来了?或者我对BW感到欣喜,是不是反过来了?多角度的反向思考。各位,我们有六道题。第一道题经历过反躬自问,反向思考后,再进入到第二道题。第二道题,又开始反躬自问和反向思考。我讲清楚了吗?

包老师谈教练的艺术及转念的目标
包:各位,在这个个案中,你作为教练,你了解她的目标是什么吗?听起来她有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为什么我会有“妈妈不爱我”的想法呢?她想找背后的原因。这个原因对她来讲,她也知道是小的时候的一些原因。第二个目标是,我如何可以把这个想法转变掉,放下它。她的目标是这两个目标。运动员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但我知道不是妈妈打我这个行为”,这表明这个运动员对因果还是很清晰的。而且她基本上对“我的妈妈不爱我”的原因,也有基本的了解。她的重点放在我如何转变我的想法。借由这个机会,让我们来觉察,大家上来打擂台。我们作为教练,我们要放下一个预期,放下我固有的模式,看到她是怎样的状态,跟着她的状态来。我们来看下一步我该怎么引导她呢?第一步叫反躬自问。反躬自问的目标是什么?不是站在对方立场看问题,也不是洞察事情是不是真的,而是洞察真相。作为教练,教练不关注事情的真相,也不问感受是不是真的。因为如果你问事情是不是真的,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会有证据证明是真的,如果事情是真的,我的愤怒就理所当然了。另外一种情况,她的感觉并不总是这样,她只是时常或偶尔有情绪,有没有这种可能性?然而感觉依然是真的。请问你就帮助到你的运动员达成你的目标了吗?没有,你在更深层的害你的运动员。什么叫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她16岁,真的不容易,现在站在她角度,这样一想,我就不生气,这就是换位思考。如果你用换位思考的逻辑来教练你的运动员,你却在更深层次的害了你的运动员。我们是洞察真相,不是问事情和你的感受的真相,是因果的真相:是指我的愤怒真的是因为他的骂我而产生的吗?我愤怒的原因真的是这个东东吗?我们洞察的是因果的真相!到今天,你的愤怒是因为孩子的所作所为吗?不是。即便他总是骂我,总是打我,我也可以生气不愤怒,不生气。这个差别大吗?这个把真相揭示出来了。如果你说“,算了,我不生气了”。如果你的运动员假因果模式没有破,作为教练,你就还在强化他这个模式。你在断人的慧命啊,你在障别人的慧命啊!如果运动员说,“我调查事情的真相了,原来他没有骂我,我不生气了。他看起来情绪是解决了。然而,运动员的模式没有变,叫“我之所以不生气,是因为他不是那个样子。”这是不是假因果的模式?你作为运动员,你还在断人慧命。而今天让我们来了悟,无论你怎么样,我的生气是我的想法,我的想法来自我的价值观。无论你怎么样,我要我自己不生气,我根本没必要管你,我只要管好我自己就可以了。我不生气不代表我不收拾你。你窝火去收拾他,和我带着智慧去收拾他,背后有差别吗?作为教练,你要看到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可以有太多方式让他情绪下来,但是他的模式没变,你就在造业。反躬自问的目标是洞察真相!!一个人真的了悟真相,才有机会掌控人生的命运!!!这样我讲清楚了吗?所以反躬自问这里,让你洞察的是真因果模式和假因果模式。

包:第二个叫反向思考。我们是否了解过反向思考的目标是什么?当你洞察真相这个做完之后,好像我问完了,我就要进入反向思考了吗?各位,当反躬自问你的目标没有达成之前,不要进入反向思考。假如你的运动员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有这个念头,但我知道不是妈妈打我这个行为”。表明这个运动员对因果还是很清晰的。反向思考会把我们带入更深的地方。她为什么会有“妈妈为什么不爱我”这个念头呢?对于小孩子来说,她没有这些觉悟。妈妈打我,我理所当然认为她不爱我。即便是这样,她在那个年龄,无论是因为奶奶的话,还是妈妈的某些行为,让她产生了“妈妈不爱我”的想法, 而她再产生“妈妈怎么可以不爱我”的其他想法,这是天经地义的。如果运动员说“妈妈不爱我”,这是想法还是事实?想法。好,作为运动员,你就让他反向思考,“妈妈就不应该爱我,因为我不爱妈妈,妈妈所以不爱我”,反向思考的目标是,你多角度地反,打破她固有的情绪链接,她的想法就开始松动。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让你更深的看到,说别人不尊重我,其实是我不尊重别人。我骂别人的,我说别人的,其实都是我自己有的。我说别人的都是我心中的投射而已。如周这个个案,你说你女儿BW是不尊重人的人。她其实真的不是这样。你明明知道她有优点,你就要说她各种毛病,那是她自己的投射。这个是真相。所以经由反向思考,拓展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会让他想法更加松动。如“我对BW感到欣赏,因为她骂我。”刚开始你会感到可笑,后来不断破,她真的开始欣喜。当运动员期待着“BW继续跟我发脾气”而感到欣喜时,一些固有的想法就被打破了嘛。所以,作为教练,你要引导运动员达到“妈妈不爱我,这太好了。” 你要让运动员给“妈妈不爱我”找十个理由,她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所以,转念为什么有六道题,因为每一道题,都是让你不断的打破,第一道题够彻底,从第二道题到第六道题就会越做越快。转念是否真的究竟彻底,你到底清不清楚真相,要经由不断地练习。如果运动员说,“我都好了,可是我的孩子没变化啊?” “我可以让我自己变化,可是他没有变啊”。有没有这种想法?真相是什么?且听下回分享。

揭示转念的真相
包: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课题。有多少伙伴,在昨天的转念作业中,到现在依然有疑问?是我的心智模式认知模式,引起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引起我的情绪。可是没有那个事,可是没有他的那个所作所为,我也的确没那个想法啊?你依然会有这个疑问的请举手?这是一个假象。我跟大家举例。我们有一个伙伴,他的作业是他跟他老公有非常大的冲突。她说,我对老公很生气,因为他常常在外打麻将,对家庭没有责任感。老公在外打麻将,对家庭没有家庭感是她生气的原因吗?不是。是“老公不应该在外打麻将,老公不应该对家庭没有责任感”这个想法是让他愤怒的原因,你同意吗?同意。好,当时我就问她,她说,她也同意是。她说,可是没有老公的做法,我就没有这个想法吧?我就问她,请问,“老公不应该在外打麻将,不应该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因为他是一家之主。他不应该是这样。他既然结婚成家,就要对家庭负责任,有没有道理?我问她这个道理,是你老公打麻将后你才有的这个想法,还是你在姑娘的时候,你就有了这个想法了?同意不?是她早就有了这个想法吗?而不是说她老公打了麻将后才有这个想法嘛。同不同意?这个认知是她早都有的,凭什么说,是她老公打麻将的行为才让我有这个想法的?是先有这个想法,后有老公,后有老公打麻将的行为。这是真相嘛。他的行为和她的思维模式冲突了嘛。所以是,我们所有的根本想法都是在别人做了这个行为动作之前就有了。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我如果对你的做法表示不满,我还在评判,那是我在这之前就有想法了。设想一个婴儿,他完全没有什么老公老婆责任义务之类的想法,也没有接受过这些教育,他看到你老公在那里打麻将,干什么也罢,甚至是侮辱强奸别人也罢。他会愤怒吗?他完全不会愤怒嘛。因为他没那个想法嘛。同意不同意?一个人之所以愤怒,对某个人的行为有想法,不是那个人的行为决定了你的想法,而是你在早期教育中你就接收了那个想法。

包:那么,在周的个案中,她女儿的行为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女儿骂我,我很愤怒。
周:为什么对你,我就没愤怒呢?
包:她的意思是,如果我也指着骂她,她也会生气。我们来看孔子的智慧: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己身。什么意思?我是内因,她的做法至少也是外因。各位,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区分能力,一个社会越发达,分工会越来越细,表明生产力越来越发达。归根结底是人的能力。而一个人的区分能力越强,他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常说“鸡蛋孵小鸡,鸡蛋是内因,温度是外因”。我们企业经常开分析会,本来这个季度本应该完成3000万,结果才完成2100万,这个是结局。分析会上要分析原因是什么?对策是什么?是这样子吧?结果一分析原因,就会分析主观和客观原因。是这样分析的吧?好,如果你参与过这样的分析会,你会发现很多人的分析会把重点放在客观原因上,外因上。你描述的越详细,好像得到这个结果就越理所当然。那我们再来看孔子怎么看这个。他认为,射箭这件事可以和君子的认知模式有一比。什么意思,我一剑射大雁,没有射中。就好比我目标要完成3000万,结果只完成了2100万,没达到目标。是不是一个道理?君子会说,我之所以没有射中,内因是我剑术不精,外因是大雁不够大?跑的太快吗?各位,后面都是事实,然而这对你下次射中大雁有帮助吗?各位,事实不是真相。真相就是你射箭技艺不够精!我的剑术不精!这就是君子。客观事实讲的越多,我们就越没有责任感,怎么会有进步?
包:什么叫因果?我们大部分生活在因果颠倒,生活在一个假因果模式。佛陀对于孔子来讲,因只有一个,就好比,如果我想要一个苹果,是果吧。我就必须种苹果种子,苹果种子是因,苹果是果。土地、阳光、水分、温度这个都叫“缘”,条件。这不是名称的区别,不是玩文字游戏。大家深深一口气,缓缓吐出。我要跟大家揭示人性的弱点,西方心理学揭示,无论是土著人还是现代文明人,文盲还是知识分子家庭,他们发现小孩子学会的第一个连接词是“因为,所以”。有发现吗?科学家说,好像孩子加上“因为”,孩子就自然觉得有道理,就理所当然,叫“因为所以科学道理”。为什么我学习不好?因为是老师不好。在人的集体潜意识里有个认知模式,叫有因,必有果。因只要没办法动,果就没办法改。如果我没办法改变老师,我就没办法改变学习成绩。因为金融危机,所以我没法赚更多的钱。有因,必有果。只要因在那里,果就没办法改。只要你找到因,说服大家相信这个因,只要相信这个是因,今天这个结果就没办法了。如果你把大雁叫做外因,就意味着我取得的成绩也只能这样,理所当然,也是可以的。如果我们玩个逻辑学游戏,你会把我们(有男有女)怎么分呢?分成两类,男和女。如果再分呢?短头发和长头发。如果把我们三个做逻辑学分类分成两类呢?男和女,也有多种分类。全世界所有人都做这个游戏,答案都一样,这个叫真相只有一个。而尽管有各种分法,而本质属性我们都是人。男人女人都是人,古代把女的叫内人,男的叫外子,都是人,这是同一属性。而如果我们把想法叫内因,把别人的所作所为叫外因。那么,潜意识接受的都是因。因此他是我改变不了的,那这个结果就改变不了。逻辑好像很顺理成章。但这个是荒唐的逻辑。请问鸡蛋(想法)和温度(他人的所作所为)是同一个属性的吗?苹果种子和土地阳光是同一个属性的吗?你怎么能把他们叫内因外因,变成同一个属性呢?如果你要苹果,你就必须种苹果的种子,如果你要梨子,你就必须种梨子的种子,如果你要麦子,你就必须种麦子的种子。如果我们买种子的时候,你买了20斤种子,然后对方硬要卖给你价格昂贵的土地,你觉得公平吗?卖种子的人跟你说,你没有土,你怎么开花啊?我内外一起卖啊!如果你要想健康,请问你种健康的种子吗?如果你想要财富,请问你种财富的种子了?同样的土地,我种的种子不一样,收获的不一样。同样条件,我种子的心智模式不一样,人生模式不一样,这是真实的嘛。同样的环境,张成为了皇冠大使,和她同一批人没有成为。你能说是因为外在环境变动,中国环境不好等,所以我没有成为皇冠大使吗?太荒唐了吧。你的成就就是果嘛。我不是说土地不重要。而是你想要什么果,就得种什么种子。土地是缘,因缘是不同的。因是种子,缘是条件啊。因此,我之所以会生气,是我原来就有种子。别人的所作所为是缘,不是因。他发脾气是我生气的缘。我生气的因是我有种子在那里!!!!要让我不发脾气,把缘改掉,我就不发脾气。可是你发脾气的种子还在。你可以让他不对你发脾气,你能保证所有人不对你发脾气吗?只要有人发脾气,你的种子就发芽了。要想不发脾气的根本解就是清掉那个种子!!你错了,你就要把你的种子清掉!!!为什么别人的老公不打麻将,而你的老公打麻将?是你的种子吸引了打麻将的老公。人家原来不打麻将,跟你结婚后就打麻将了。这是真相啊!!!
周:我很矛盾。
包:你是指你很矛盾,还是指这套理论矛盾,还是真相矛盾?矛盾是基于你现在的认知模式所得出的结论。如果你上升了一个认知模式,你会觉得如此的精准。你先不要下判断,你要说如何突破我原有的认知模式。大家都听过坐井观天吗?那个井就是原有的认知模式嘛。当你跳出来啦,你才有机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各位,想跳出自己原来的认知模式吗?各位,前面都是铺垫,课程正式开始。

(完毕)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