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密关系中,“外遇”已经不再是稀罕的事情了。然而,我们的道德评判标准常常会把责任归咎于发生外遇的一方。当中,不排除发生外遇的一方确实是不够专一和想向外寻求刺激,然而,责任是否总在这一方呢?
张明和秀珍结婚一年多,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可四个月前,张明的单位来了一位新同事,是一位比他小两岁的漂亮女孩晓红。由于工作的原因,张明和晓红经常会有交流。在跟晓红的相处中,张明有一种很舒心的感觉,很坦然,很清新。晓红虽然比他小两岁,但待人接物很成熟,也很善解人意,很懂得与人相处。而且,在工作之余,他俩也常常一起谈天说地,相互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张明向晓红谈到自己的一些心事时,晓红也总是很耐心地倾听,并懂得如何为张明分忧。所有这些都让张明感觉,晓红的心与自己的距离好像比妻子秀珍还要接近。而在晓红眼里,张明不仅长得帅,而且很有思想,很有深度。一段时间后,晓红虽然明知张明已经结婚,但对他的好感还是难以控制地产生了。相互间的暧昧,随着时间的推移,推动着两颗充满渴望而又略带惶恐的心逐渐靠到了一起。
张明一直以来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每天回家。不在家的时候,张明和秀珍就会通过电话联系。然而近来,秀珍开始抱怨张明在外应酬的次数增多。并且在跟张明通电话的时候,秀珍很明显地感觉到张明好像不怎么想跟自己聊天,总是找些累啊,忙啊什么的借口,早早地挂电话。久而久之,秀珍开始对张明有情绪了。每次跟张明聊电话,她总会先提出挂线,而且表达中总会夹杂着一些冷漠的无奈和隐晦的攻击:“哦,你忙,那就这样吧,bye 。”她感觉与其等张明来拒绝自己还不如自己先拒绝张明,这样会好受些。
自从跟晓红接触后,张明从前对秀珍的关注已转到晓红身上,而不自觉留给秀珍的却是日益增加的冷淡。秀珍也明显感觉到了这一点。终于,一直对张明很信任、很依赖的秀珍第一次对张明起了疑心。后来,在张明的手机短信里,秀珍知道了她们感情逐渐变冷的原因。
其实,张明也感到很痛苦,他觉得跟晓红相见恨晚,很想跟晓红的感情能继续发展,但妻子秀珍又那么爱自己,对自己又那么忠诚,强烈的道德谴责感困扰着他,让他彷徨、压抑,无法做出选择。终于,张明拨通了心理咨询中心的预约热线。
在咨询师面前,张明坦露了自己的心声。刚跟秀珍接触时,张明觉得秀珍是个很温柔的女性,难得的是秀珍很爱自己,对自己很忠诚。在他们结婚之前,曾有几次,秀珍的妈妈说有个局长暗示想让他儿子做她的女婿,看什么时候约个时间让秀珍跟他儿子见见面,但秀珍坚定地拒绝了,并跟妈妈说,以后一个都不见。所以,那时候的张明是幸福的。但结婚以后,跟秀珍相处的时间长了,张明慢慢感觉到在心智层面,秀珍跟自己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而且这个距离现在仍在不断拉大。
张明很好学,很喜欢体验生活,他从事的是教育工作,经常会阅读很多关于人文方面的书,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注意去感悟,因此,他感觉自己的思想层次在不断的提高,思想的深度在不断的增加。而秀珍呢,则喜欢简简单单,凡事开心就好,不愿意去接触那些很复杂的东西,有时就像个小孩一样,对世界的看法很简单,很天真。因此在生活中,张明有很多话题无法跟秀珍交流,有很多的感受无法跟秀珍分享,因为秀珍理解不了。同时,在婚姻的关系中,秀珍对张明很依赖,有很多事情明明是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但都希望张明能为自己做,希望张明能经常陪着自己。因此,张明在这段关系中,感觉很累,感觉自己像个爸爸一样在照顾着一个女儿。他向咨询师说:“唉,我要的是一个能跟我一起生活的妻子,而不是一个时时需要我去照顾的小女孩。”
是的,张明是在不断地成长着,然而秀珍,却很依赖张明,在这段亲密关系中,享受着当前的满足而不愿继续成长,这样虽然两人身体的距离很亲近,但心灵的距离却拉大了。所以当张明身边出现了一位心灵距离跟他相近的异性时,张明会“移情别恋”。其实,这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婚姻关系中,爱的目标是终生的陪伴,因此夫妻双方必须是平等的,需要以成人的心智模式去相处,当然有时会以小孩的心态去增添生活的情趣,但主要还是以成人的心智去生活。倘若其中一方把自己演成小孩的角色,把另一方当作父母,这样的婚姻多半会出问题,除非另一方心甘情愿,愿意扮演父母的角色。因为这样的关系双方是不平等的,以这样的方式相处,占主导地位的是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而不是陪伴。所以,扮演父母的那一方会觉得很累,很孤独,对自己的婚姻很失望。因为作为父母很难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知己,而一个孩子通常也很难理解父母。婚姻中的亲密关系与亲子中的亲密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张明清楚了自己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后,决定让秀珍一起来参加咨询。因为他明白,如果秀珍不选择成长,还是依赖于这种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他是不会得到真正幸福的。但同时,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让秀珍参加咨询,并不是要改变她,而是让她清楚地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如果通过咨询,秀珍仍然不愿意成长,他只能选择离开秀珍,因为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婚姻关系。
在出现婚外情的例子中,我们常常会以道德评判标准去责怪发生外遇的一方,然而,如以上情况,妻子把丈夫当成父亲,丈夫变成了一个照顾者,在亲密关系中,缺乏理解和平等的交流,当合适的第三者出现时,外遇就很自然地发生了。事后,当事人无法作选择,又因为道德评判的顾虑,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自己也很痛苦。所以,在遇到婚外情时,责任不一定全在发生外遇的一方,我们要从夫妻双方的相处、交流方式等方面去发现一些导致婚外情的真相,才能更好地帮助解决婚外情问题。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