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心理课堂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时间:2025-02-27 20:24:22  来源:  作者:

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也许,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可以给你更好的启发。

在爱迪生3岁时,他
的父母经常发现他会静下来像大人一样思考,并学着大人用手指理他的头发。

但爱迪生能开口说话的时候,他总是问这问
那。他提出的一些问题虽然不重要,但都不容易回答。由于他问的问题太多,他家的大多数成员甚至都不想回答,只有他的母亲是个
例外。

一次,爱迪生问父亲:“为什么刮风?”

父亲回答:“爱迪生,我不知道。”

爱迪生又问:“
你为什么不知道?”

父亲说:“你问你母亲吧。”

爱迪生就只好去找母亲问去了。幸好他的母亲给了他准确的答
案。

爱迪生不但好奇爱问,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母亲不见爱迪生回来,很焦急,便四
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爱迪生。

母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就非常奇怪地问
:“你这是干什么?”

爱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

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
总想自己也试一试,便自己孵起了小鸡。

母亲一看大笑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

“为什么母鸡能孵
小鸡,我就不能呢?”

母亲便把人不能孵小鸡的原因讲给他听。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爱迪生的创
造天性才没有被扼杀,并最终成了一代科学巨匠。

有专家曾经总结出7种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方法,我们不妨罗列在下面:  


 (1)示例直观模型

比如让儿童雕塑鸭子,就领他参观海洋游乐中心的鸭子展览或者博物馆的鸭子雕塑馆等等。

(2)为儿童的想像力加油鼓掌,培养他们用独特的方法观察问题

陪孩子多做一些塑形游戏,比如在家里捏粘土团儿或
者面团儿给儿童看,让儿童照此做成各种形状,然后晾干,涂上颜色,或是带大一些的孩子到陶吧去感受一下陶艺的魅力。听音乐时
,成人不讲解,让儿童随着音乐起舞或者讲出故事。交谈时给儿童看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告诉其出处或者使用方法。

(3
)要常向儿童发问

多提“结果怎么样”“与什么有关系?”“那么,还有什么?”“然后又怎么样?”等等问题,这样,
儿童自然会对所提出的问题有新的想法和思考,创造力往往就是在这一瞬间产生的。

(4)采用创造性解答问题的方式,讲
授科学知识

不妨一起商量在失重的房间里绘画的方法。在儿童社会活动时间里,不妨让儿童猜—猜,假定十七世纪的北京
有秘密碉堡,王族的儿童是怎样生活的。

(5)让儿童集中精力做事情

精力越集中,创造力就越强,可以让孩子
多做些手工,例如削木头、针线活儿、编织活儿等等。

(6)利用周围环境诱发儿童的好奇心

例如:有时可以让
儿童看—看,是否电视机出了故障?插头是否插好?录像带是否插入,是否与电视机连接好?看看家里的人穿的衣服用的是什么工具
和材料做的?

(7)向儿童提出“假如发生紧急情况时候怎么办”等问题

例如:“猫掉到井里怎么办?”“万一
吃下橡皮泥怎么办?”“突然发生地震怎么办?”等等。别忘了,对孩子的回答要给予鼓励。

第三部分学习力:孩子登上知识高
峰的阶梯(6)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当孩子讨厌,甚至逃避学习时,你将如何应对呢?抱怨与愤怒都是愚蠢的,学会
用更加理智和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厌学的孩子,分析原因,发现孩子所处的困境,然后就要开始行动了。

在一次家长会上,
一位家长谈起自己的孩子直叹气,他说:“谈起我的小孩,那可真叫人心急。都三年级了,做什么都懒洋洋的,上课不认真听课,作
业要么不写,要么写得一塌糊涂,考起试来总比别家的小孩差。说也说多了,骂也骂过了,我拿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在家庭教育及青少年教育的探索中,很多家长都会问一个很相似的问题——孩子的学习问题,而且比较突出的问题又是孩子不爱学习
怎么办?那么,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因为许多孩子的学习过程,是痛苦的过程,根本没有乐趣,更谈不上享受了。然而那些学习好
的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体验到成就感,而成就感,又转换成学习的乐趣。亲爱的家长,您的孩子对学习有享受的感觉吗?如果有,祝
贺您。如果没有,那么请多去赞美他(她)、肯定他(她)吧。让他(她)对学习产生享受的感觉。

在教育成长的过程中
,你是否常会有如下的问题:

孩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家长;

孩子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一拿起书本就开始烦
躁不安;

孩子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但总是无法取得进步;

孩子必须要家长不断提醒,成绩才会稍微有点起色。  


 其实,许多家长谈起自己的孩子都有类似看法,这些小家伙在家长眼里是不愿好好学习的孩子,在老师眼里是不愿好好学习的
学生。对于这些孩子,有没有一块吸引他们学习的磁铁呢?

只要有问题,就会有答案存在。家长其实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能给父母带来喜悦。如果孩子认识到他好好学习并得到好成绩,而且还能换取爸妈心情的安
慰,他就愿意用好好学习的方式给父母亲带来欢乐。所以,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不管多微小,父母都应表现出自豪、欣慰的情绪
,使孩子感到他的努力是值得的,是应该更加努力的。

有一些心急的家长在看到孩子的成绩单后,总是拿隔壁邻居家的小
孩和自己的孩子进行对比,甚至猛烈批评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受到打击。这样做,使孩子毫无脑力劳动后的快乐感和自豪感,严重时
还会使孩子产生没有出路的想法,于是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就会发生。其实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作为自制力还比较差的孩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