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心理课堂

父母总是彼此指责孩子也学会了指责批评

时间:2025-02-27 10:50:38  来源:  作者:
妻子韩女士是本市新区的一位教师,与岳父岳母生活在一起,儿子健健从小由二位老人照顾。现在孩子十岁了,任性好强,学习成绩下降,有时与同学打架。四位大人常常因为健健的教育问题而相互指责,家庭气氛死气沉沉。
案例分析

一、家庭问题浅表呈现:

1、韩女士口齿伶俐,沉稳健谈。目光与丈夫相遇时,似乎缺少爱意;丈夫话很少,且语音低沉,目光游离,夫妻关系存在不良沟通。

2、这是典型的主干家庭。夫妻双方住在父母家里,很多父母的职责无法实施。岳父母对王先生存在不满,他们平时很少说话,岳父母与王先生的情感淡漠加剧了夫妻关系的不和谐。

夫妻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同,岳父母与王先生夫妇的教育观念又不一致。一家人在孩子目前争执的情形时有发生。

3、妻子的家庭强势地位使丈夫为避免冲突而选择沉默。王先生自言回家后不是看书就是做家务。

二、案例基础评估:

从家庭功能、亲子关系、父母意识、夫妻关系、孩子气质、教养方式和父母气质类型七个维度进行。

家庭功能之表现:表现为家庭出现问题时不能有效的达成一致。

亲子关系之表现:孩子没有形成与父亲的较亲密的依恋关系。

夫妻关系之表现:双方的沟通能力和亲密度有所欠缺。双方相互关注度不够。双方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孩子身上。

父母意识之表现:父母都有较高的角色意识。

孩子气质之表现:对外界的适应力不足,日常行为的反应状况不佳。

教养方式之表现:溺爱型的父母教育方式,会有攻击性,要求别人服从,自由与自主性高。

父母性格之表现:父亲为内向理智型,母亲属于外向感觉型。

三、确立咨询目标:

家长教育咨询;亲子关系咨询;隔代教育问题。

四、确定咨询步骤:

1、收集家庭资料。

2、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

3、评估与结果解释。

4、提出改良策略。

5、进行有效沟通练习,增进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6、增强个体认知、关系认知。

7、布置家庭作业。

8、回访。

■本案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加强家庭功能 ,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学习。

1、问题原因:

第一,父母面对双方的问题时用争吵和诋毁的方式替代理智的交流,孩子就无从习得正确处理自己情绪的的方法。孩子在与人争执的时候多采用简单的方式(如打架)。

第二,运转良好的家庭能教会孩子信任、尊重、及时帮助和有效沟通。相反,父母的相互指责教会孩子遇到问题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更多的归因于别人的错误。

第三,父母在对立时常会争取孩子做同盟军,而孤立另一方。相互拆台无法让孩子宽容、信任和尊重别人。

2、改善方法:

第一,父母相互尊敬,多用鼓励和宽容的方式对待彼此的分歧。

第二,可以争论,但不要在孩子目前争吵。作为父母,只有知识和讲道理是不够的,需要多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家庭成员的爱,如对爱人和孩子的抚摸和眼神的交流。

第三,可以设立家庭交流日和家庭活动日,一起商量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倾听和交流。这是增加家庭凝聚力的有效方法。

二、改善孩子与父亲的关系,提高亲子关系的适应度。

1、问题原因:

第一、母亲与儿子的联结过于紧密,父亲没有机会与儿子接触,既而无法用男性的方法和角度去影响教育儿子。

第二,母亲对父亲的袖手旁观不能理解,常常指责父亲,使得父亲无法在儿子心中建立权威感。

第三,父亲性格内向,与岳父母生活在一起,妻子又强势地位,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对儿子教育的权利,最后选择了逃避。

2、改善方法:

第一,母亲要帮助父亲重塑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感,渐渐让父亲走进孩子的生活,而自己为了孩子能成为一名男子汉而暂时退出孩子生活的主线。

第二,母亲要协调好丈夫与自己父母的关系,逐步建立以夫妻为主导的家庭关系,让丈夫更顺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第三,父亲要改变与孩子的沟通模式,带孩子做一些男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在父亲身上学习大度和宽容。

三、改善夫妻关系,稳固家庭核心的夫妻关系。

1、问题原因:

第一,岳父母对女儿女婿家务事参与过多,使丈夫在家庭中产生了强烈的边缘感。

第二,夫妻二人的原生家庭的差距过大,相当多的观念有差距。妻子“城市女”的身份令其有优越感,影响夫妻的平等关系,令丈夫焦虑和压抑。

第三、妻子性格外向又善言辞,丈夫的内向自卑,加剧了夫妻沟通的不畅,丈夫逐渐放弃沟通而选择沉默。

2、改良方法:

第一,夫妻俩要争取两人有独处的时空,增加夫妻的亲密感。

第二,建立以小家庭为核心的家庭生活模式,并由此处理其他姻亲关系。

第三,如果有条件,,最好小夫妻另立门户,按夫妻协商好的方式教养孩子。

第四,男人女人的沟通方式不同,语言的交流往往容易产生误会,,应多用身体语言代替口语交流。语言功能较为强势一方的妻子应该少说多做。

第五,夫妻间对某一问题存在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事情,从认知上增加夫妻间的宽容和体谅。

四、提高孩子的适应力,加强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1、问题原因:

第一,家庭成员对孩子过于娇惯。孩子任性无理的要求常常无条件满足,造成孩子被动适应社会,生活学习上缺乏毅力和耐力。受到老师批评、家长不满、同学误解易产生偏激行为。

第二,教育方法不一致。父母之间、父母与长辈之间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不协调,不能形成家庭教育的合力,反而使孩子没有是非标准,无所适从。

第三,孩子长时间与成年人在一起,缺少玩伴,没有与同龄人相处的经验,遇见问题往往简单处理。

第四,大人之间的不良沟通(如相互指责),造成任何人都不能形成威信,使家庭缺少让孩子成长的“服从”机制。

2、改善方法:

第一,创作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相爱,让孩子在爱的环境里成长。

第二,建立以夫妻关系为主轴、亲子关系为副轴的家庭系统。不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中心。这不但有利于父母的精神愉悦,也可以帮助孩子摆脱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和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第三,父母要以身作则,陪孩子做一些公益活动,让孩子学习爱别人,爱社会。

第四,父母要学会理解尊重孩子,倾听孩子讲话,容许孩子偶尔出格。

■     咨询建议中的价值观渗透:

一、中国社会重视种族的延续,实际上孩子属于社会,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下的会表现出更好的社会化发展,他们兴趣广泛、情绪稳定,能较好的融入社会。

二、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是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关系,应建立以夫妻关系为主要关系的家庭关系。两种情感应该合理平衡,忽略任何一方,对另一种情感都会造成伤害。

三、家长不能忽视孩子的社会化适应,而更多专注孩子的智力发展。情商远远比智商重要。教孩子学会做人是培养好孩子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

四、夫妻恩爱、家庭和谐与孩子的健康成长密不可分。

五、孩子是父母婚姻的一面镜子,父母婚姻上的问题会在孩子的行为上表现出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