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梦是愿望的达成”,这在本例的第一个梦中是充分体现出来了。在本例的第二个梦,算不算是预兆和预见呢?
所谓“兆”,就是一种苗头和动态趋势,而“见”是对这种兆的认知和由此而得到的启示。过去,尤其是古代,往往把“‘兆”做为神鬼的作用,非人力之所为。自从有了心理学这门科学,才通过人的心理活动对各种神秘的心灵现象以及梦境有了新的概念和解释。所以既便我们承认梦的预见性,也要从心理科学的角度去探索才是。
江荷梦见海洋被押赴监狱的情景,在现实中能不能发生呢?根据海洋的性格和行为,我们以为,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海洋不顾社会规范,任性而为,被人打了,寻求报复,而后构成治安罪被拘留,不是很合乎事物和人格的发展趋势吗。报复中打伤了人,当然也可以打死人,住监狱也不在话下。这不过是江荷对海洋的担忧和估计,这种内心活动化为梦境,而梦境完全符合该人的意识规律罢了。至于精神病院的墙和门以及病房符合了梦境中的”监狱”也并不奇怪。固然监狱和精神病院完全是两种毫不相干的机构,但其设施从防范发生意外的角度看,又有点近似之处。由此,我们推测江荷的思想悬念;海洋的行为简直是不顾法纪,非犯错误不可;否则他就是疯狂了。由疯狂自然联想到精神病院,而江荷必定有过对精神病院的印象(或亲自去过,或从影视中看过),所以她的梦境与现实的距离可以说是相距不远的。这不同于她预测自己要发疯,那是出于一个人在心理困难中无法找到一条好的出路而产生的过度焦虑的一种体验。可以说,任何患焦虑症的人都有那种要发疯的体验。故而她这种意识层次上的预感不同于潜意识的预演性(其实,一旦疯了,其本人也就失去自知力,不知道自己疯了)。
往往有人说,自己的梦多么准,多么有预见性,那是因为没有预见性的梦,根本没人提,而提出的人却远比未提出的人要少得多,尽管如此,由于听到的都是有预见性的,久而久之,世代相信,便把梦预见性神化美化了。占卜者多利用人们这种心理,以宣扬其神秘性而掩饰其迷信性。
梦,本无预兆性,而有预演性。之所以在古籍中时常找到这种预兆性的故事,那也和上面的说法一样:作者要写预兆性,自然就选预兆的故事,以示渲染。其实有许多故事都是出于偶合乃至虚构,不可轻信,但也不能因此而降低了心理功能的作用。因为人们每天所想所思未必都是现实的东西,可是在许多现在看来不现卖,而后可能成为现实的事物。既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现在梦的不现实,则将来有可能成为现实。正如古典小说(封神榜》,原来是神话幻想一类的故事。那时有些神的东西(如风火轮、飞剑),现在出现了(摩托车、导弹),但你不能说(封神榜》的作者有预见性吧!?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昨晚的梦,今天应验了,那是该人早就想到思索过的事;如果今天做的梦,很久以后应验了,那是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