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验需要设计和发明出来的。这种测验是把一个词汇表上的词
汇一次一个地读给病人听并要求病人对它们做出反应。如果
病人在做出反应时显得犹豫不决,或者在做出反应时流露出
某种情绪,就表明该词很可能触及到了荣格后来称为 “情
结”( )的那种东西。情结这一概念 (它后来被吸收
complex
到弗洛伊德心理学中)的形成,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美
国心理学家霍尔和诺德贝曾指出,荣格对情结所作的长期研
究 (其中有些论文发表在美国的杂志上)为他在美国建立了
声誉,他因此于 1909年,与弗洛伊德一道,被美国著名教育
家、马萨诸塞州克拉克大学校长斯坦利 ·霍尔邀请去该校作
有关语词联想的讲学,并在这次讲学中被授予了荣誉法学博
士的学衔。
语词联想测验不只是发现了今天已经尽人皆知的 “情
结”,同时还深化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概念,例如 “心态”
( )、“统觉”( )等等。心态是指一种心
attitude aPPercePtion
理取向或心理定势,最先由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缪勒 (. .
G E
)和舒曼 (. )在 1889年提出。此后,荣
Muller F Schumann
格在语词联想等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深入
阐述。荣格认为:心态是对某种行动或某种反应的一种前在
的心理准备;“心态的概念对研究复杂心理过程十分重要,因
为它接触到这样一个重要而奇怪的事实,即一种刺激在某些
人身上会产生强烈的影响,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则只产生微弱
的影响甚至根本不产生影响。”“因而,具有一种心态便相当
于对某一特定的事物有一种在先的心理取向,而不管这事物
是否已经表象在了意识中。我认为心态是这样一种准备状态,
----------------------- 页面 33-----------------------
荣格:神话人格
28
这种准备状态体现为一种确定的主观 ‘心座’( )
constellation
即心理要素和心理内容的特定组合,这种组合或是把人的行
动纳入这一或那一方向,或是使对外来刺激的反应采取特定
的方式。没有一种心态的存在,主动的 ‘统觉’是不可能的。”
荣格在这段时间里的收获无疑是巨大的。实际上,早在
1902年,在布洛伊勒尔指导完成的博士论文 《论所谓神秘现
象中的心理学和病理学》中,荣格后来的许多思想便已经初
露端倪。如前所说,这篇论文涉及一个今天被有些人称之为
具有 “特异功能”的十五岁的女孩子 (女巫),她在荣格亲戚
家中举行的降神会曾引起过荣格的注意。坎培尔认为:“在这
篇最早的论文中,至少已经有了五个重要的主题,这些主题
在后来的全部思想中,注定了要反复出现。”按照坎培尔的说
法,这五个重要的主题是:
一、无意识心理内容的自主性。由于某些体质条件和某
些先人之见,一些自行其是的心理要素可能形成对人的控制
而产生出诸如幻视、幻觉、幻听、下意识的运动、书写等等。
其中,幻听往往被解释为 “神灵的声音”。坎培尔说:“如果
这种自发形成的情结随着岁月而得以强化,一个意识不到的
第二人格就会建立起来;而在得便的条件下,这一人格就会
取得主宰的地位。在这位女巫身上,荣格能够从她当前的经
验中,辨认出某些幻觉的出处和来源,而这些幻觉即使在正
常的、处于青春期的人身上也可能出现。在未来的自我情结
正在形成的过程中,类似的分裂完全可能发生。”
二、心理的上述作用 “具有目的论的意义”。当处在某种
危机下时,心理的这种短暂的、保护性的扰乱会给个体提供
----------------------- 页面 34-----------------------
荣格的生平
29
“取胜的手段”,否则个体即不可避免地会屈服于具有威胁性
的外在压力。坎培尔特别指出:这一思想,“注定要成为荣格
未来的一个基本思想。”确实,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思想,
荣格后来在心理的超越功能、艺术的拯救作用、神话的文化
功能和心理意义等阐述中,都发挥了这一思想。
三、无意识不仅是那些被意识遗忘了的记忆的承载者,同
时也是某种 “远远突前于自觉意识”的直觉感受的 “代理
人”。
四、为了发挥上一论点并根据自己的观察积累,荣格引
用了法国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 ·比奈 ( - )的
AlfredBinet
观点:“一个癔病患者的下意识敏感,有时候将五十倍于正常
人的敏锐。”
五、神话 “体系”的广泛存在。在这篇论文中荣格提到:
这个女巫自称从神灵那里得到的启示,类似于某些神话现象
和神秘 “体系”。这些东西分散在这个女孩不可能看见过的那
些古代典籍中,其中一些支离破碎的成分虽然有其可以辨认
的来源,但其凝聚结合为她自己的 “体系”却是在她的自觉
意识之外,并且是以已经成型的意象呈现给她的。坎培尔评
论说:“荣格的结论——这一结论在其后来的著作中将要形成
——是:人的心理天生就固有一种造型力,这种造型力在不
同的时代和在彼此没有交往的地方,会自发地产生出类似的
幻想形式。从而,正如他在后来的著作中指出的那样,‘人们
几乎可以说:即使世上一切文化传统通通毁于一旦,全部神
话体系和全部宗教史仍然能够在下一代人身上重新开始。’”
这的确是了不起的发现,而更为了不起的则是,早在
----------------------- 页面 35-----------------------
荣格:神话人格
30
1902年,这些 “主题”便已经初步形成了。职业生涯的确定
不仅使荣格的学术创造力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而且为他的生
活提供了必要的安宁。1903年,荣格与爱玛 ·劳森巴赫 (
EmA
)结婚。爱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