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auschenbach
持。在荣格漫长的生涯中,爱玛不仅是四个女儿、一个儿子
的母亲,而且一直是荣格志同道合的伴侣和事业上的合作者。
她在生活和事业上给予荣格的帮助是可以想象的。直到 1950
年即爱玛去世前五年,荣格在 《转变的象征》第四版前言中,
还曾特别提到:在他因为这本书的写作和发表而失去了弗洛
伊德的友情与合作时,爱玛在他精神处于低谷时期给予他的
“实际支持和道德支持”,一直是他 “衷心感激和永志不忘
的”。
在早期职业生涯中,一些有趣的事情也值得一提。有一
件事特别可笑,那是在荣格 1905年被任命为苏黎世大学精神
病学讲师并同时继续在精神病医院担任高级医生的时候。一
次,一位拄着双拐的中年妇女在女佣的陪伴下来医院接受治
疗。这位病人十七年来左腿一直瘫痪,但却没有检查出任何
实质性病变。当荣格把她安置在一张舒适的躺椅上并让她讲
述她的病史时,这位话多的女人却没完没了地讲起她冗长的
故事而且简直没有一点可能自动停止的迹象。最后,荣格不
得不打断她的谈话说:“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听你谈下去,我
现在要对你施行催眠。”这时,虽然还没有来得及施行任何催
眠,病人便闭上了眼睛,陷入一种深深的恍惚状态,与此同
时却仍然继续讲述着她的故事,并且不时提到许多梦境。作
为一名年轻的指导医生,当着二十名学生的面,这种情形把
----------------------- 页面 36-----------------------
荣格的生平
31
荣格搞得十分尴尬。当他试图唤醒病人却没有成功的时候,他
的尴尬变成了惊慌。最后,整整用了十分钟时间才把病人唤
醒。病人醒来后,感到十分虚弱、头晕和困惑。荣格对病人
说:“我是医生,你不会有事的。”殊不料病人却高兴地叫道:
“我被治好了!”于是站起身,扔掉双拐,自己走起路来。被
弄得面红耳赤的荣格只好对学生们说:“你们看,这就是催眠
能够达到的效果!”而实际上,他自己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
回事。虽然病人欢天喜地地宣布自己被治好了,荣格却感到
自己仿佛成了一名神通广大的巫师而不是一名医生。
此后不久,荣格开始尝试自己开业行医,结果很快就门
庭若市,以至他不得不放弃他在医院的职务。在自己私人行
医的同时,荣格仍一直在大学里讲授心理病理学和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一直到 1910年前后,弗洛伊德的学说始终给荣
格以许多灵感。但在独立行医的过程中,他却越来越意识到
自己与弗洛伊德不能调和的思想分歧。
荣格曾特别提到这样一件经历:大约在 1910年前后,他
治疗过一位患有轻度癔病型神经症的女病人。“在我们那时的
行话中,这种病通常都与 ‘父亲情结’有关。”所谓父亲情结,
是指病人与父亲的特殊关系成了阻碍病人心理走向成熟,甚
至导致患病的主要原因。“她与父亲的关系很好,但后来父亲
去世了。这种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情感上的联系。在这种情况
下,通常只有病人的理智功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并因而成
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与此相应地是,我的这位病人成了一
名学哲学的学生。她对知识的全身心的投入,其驱动力是她
需要使自己从与父亲的情感纠缠中摆脱出来。”如果她能够找
----------------------- 页面 37-----------------------
荣格:神话人格
32
到一个适合她的男人以取代原来的那种情感纽带,她的这种
努力本来是可以成功的。不幸的是病人虽然有一位男朋友,这
人却并不完全令她满意。她的情感因而始终摇摆在父亲和男
朋友之间。“她的人生进程因此停顿下来,内在的分裂是如此
明显以至神经症症状很快显示出来。正常人通常都能以意志
的力量从这一或那一方向上挣脱这一情感羁绊,或者更为有
利的是,他可能沿着本能的道路,不知不觉地便度过这一难
关,而丝毫意识不到那隐藏在头痛或其它生理反应后面的冲
突。但本能的任何削弱 (这可以由许多原因导致)都足以阻
碍这种不知不觉的平稳过渡。”这样,人生的进程便迁延下来,
而随之出现的便是明显的神经症症状。
“在这种状态中便需要一种新的动机来结束这种病态的
没有着落。经由弗洛伊德所说的移情,天性间接地和不知不
觉地为此铺平了道路。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把父亲在自己心
中的意象转移到医生身上,从而使得医生在某种意义上成了
自己的父亲;但由于医生毕竟不是自己的父亲,所以他同时
又成了病人得不到的那个男人的替身。这样,医生便既成了
父亲又成了情人——换句话说,成了冲突的对象。在医生身
上,病人内心的冲突和对立得到了统一,并且正因为如此,便
成了内心冲突的一种接近理想的解决方式。尽管医生一点也
不希望这样,但他所得到的过高估价在局外人看来却简直难
以相信—— 因为在病人眼中,他简直就是救星或上帝……没
有人能够长久地维持这一形象,这恰恰是因为这一形象太理
想了……在任何时候他都必须是一个给予者。对处在这种移
情状态中的病人,这种暂时的解决自然是理想的,但也仅只
----------------------- 页面 38-----------------------
荣格的生平
33
是最初,到头来她仍不得不陷入同样的僵局。从根本上讲,问
题并没有希望得到真正的解决。冲突只不过是被转移了。但
由于成功的移情至少能暂时使神经症症状得以消逝,弗洛伊
德还是把它视为一种治疗因素并认为它具有头等的重要性,
当然与此同时他也看到,这仅仅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因为它
虽然使病人有了痊愈的可能,却远远不是痊愈本身。”(《自
我与无意识之间的种种关系》, , 74.)
PJ P
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移情”,医生通常是束手
无策的。弗洛伊德最初的合作者布洛伊尔 ( ),就是因
Breuer
为被病人在移情作用下产生的幻觉弄得十分尴尬而放弃了对
病人的治疗。弗洛伊德本人的对策也仅限于向病人指出这种
情感源于其对父亲的感情,从而把病人的注意力引向对往事
的回忆,至于病人能否因此走出困境,那又完全是另一回事
了。一些医生主张寄希望于病人的 “健全常识”,主张命令式
地和毫不客气地对病人指出 “你应该”怎么怎么样,“你必
须”怎么怎么样。另一些医生则十分刻薄且不负责任地说:
“当病人的钱用光了的时候,这种移情自然也就结束了。”这
样,对病人的治疗便成了一场儿戏或一句空话。
但荣格却希望在治疗上找到一条积极的出路。“我的病人
早就没有钱了——如果她确实曾经有过一点钱的话——但我
却好奇地想要知道:天性 (自然)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发明出
什么样的方法解开移情的死结……我向她建议说,我们至少
应留意一下未被我们优越智慧和自觉计划污染的心理领域中
所发生的运动。也就是说首先应留意她做的梦。”结果恰恰是
在病人做的梦中,荣格获得了帮助病人走出困境的启示。
----------------------- 页面 39-----------------------
荣格:神话人格
34
荣格说:在病人所做的梦中,出场的演员几乎毫无例外
地总是病人本人和医生。医生的形象在梦中有很大的改变:
“有时候他具有超自然的体形,有时候他显得很老很老,有时
候他类似于她的父亲,但与此同时又总是奇怪地与自然交织
在一起。”例如有一个梦是这样的:
她父亲(他本人身材其实比较矮小)和她一起站在一座
小山顶上,周围都是麦田。站在他身边,她显得很小很小,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