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强迫症再也强迫不了我 |
时间:2025-02-24 21:12:31 来源: 作者: |
2018年3月的一个春日午后,我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夏老师,您好,我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的硕士,目前在一所知名心理咨询中心工作。我有个难以启齿的问题,就是总是不由自主地频繁眨眼,作为男性咨询师,这让我在工作中感到非常尴尬,担心会影响我的专业形象。我跟我的督导谈了,他是副教授也是业内知名的心理咨询师,他建议我尝试放松训练和认知调整,但尝试了几个月,效果并不明显。我深感困扰,浏览您的博客时,看到了您关于习惯性动作调整的文章,请问您真的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吗?期待您的真诚回复,如果确有良策,我愿意立即预约咨询,万分感谢!” 读完邮件,我仿佛能感受到求询者焦虑的眼神,于是回复道:“是的,我遇到过不少类似的案例,这类问题并非生理缺陷,因此单纯的放松或认知调整往往效果不佳,它更多源于内心的冲突和焦虑,需要从心理层面进行深入探索。我也接待过几位与你相似的同行。邮件交流不便深入,建议直接电话预约正式咨询。”不久,我的电话响起,“夏老师,您好,我是刚才给您发邮件的北大的心理咨询师,您现在方便接电话吗,我想直接预约咨询。”“稍后有个会议,不过半小时后我可以安排。”“我正好也需要半小时准备一下,那我们半小时后见。” 半小时后,这位年轻的心理咨询师走进了我在北京市中心的心理咨询室。简短的问候后,我们坐下开始了咨询。“你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不由自主地频繁眨眼,对吗?” “是的,我的督导(我们习惯称督导为BOSS),在行业内很有声望,他给我推荐了好几位专家,尝试了各种方法,前后快一年了,但都没有明显改善。眼看职业生涯刚开始就遇到这样的障碍,我真的很着急。尤其是在进行咨询时,如果来访者看到咨询师这样,太影响信任感了。”他接着说:“小时候,我父亲总是提醒我,男孩子要稳重,不要有小动作,所以我从小就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至于在一些正式场合,我总会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得体。”我回应道:“稳重有稳重的气质,灵动有灵动的魅力。你父亲强调的是传统东方男性的稳重美。那么,美是只有一种形态还是多姿多彩的呢?比如,内敛、热情、幽默、创新的现代青年形象,难道就不是一种美吗?” 观察到他开始陷入思考,我继续阐述:“就像有人偏爱古典音乐,有人钟爱摇滚乐,有人欣赏爵士乐,美的形态是多样化的。如果将美固定为某种标准,无疑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试问,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停滞不前,还是不断追求多元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呢?” 他回答道:“当然是不断追求进步、开放和包容的。” 我继续引导:“因此,你父亲的观点反映了他所在时代的个人价值观,即便在古代,也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说法,既要有文的内敛,也要有武的张扬。所以,灵动地眨眼,完全可以是一种自然的表达。” 他半信半疑地问:“我真的可以这样认为吗?” 我微笑着点头:“你是学心理学的,应该了解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表达方式。就像饮食需要均衡,心理也需要多元的营养。过去你可能过于压抑自己的天性,现在可以尝试更加自由地展现自己。不仅要眨眼,还要自然地眨、自信地眨、灵动地眨,总之,把过去的单一标准拓宽,想怎么眨就怎么眨,每一种眨眼的方式都有其独特之处。来,我给你讲个笑话,让你自然地笑出眼泪,体验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 听完笑话,他开怀大笑,眼睛也不自觉地眨动着,但这一次,他看起来轻松了许多。 |
|
|
|
|
栏目热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