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些抑郁症会持续发展,直至体内出现生化变化。这样,便需要采取一定方法,把已经紊乱的状态调整为稳态。这时,可去找专科医生就诊,请他开出有效的抗抑郁药(目前的抗抑郁药品种很多,许多新型抗抑郁药(如SSRI类药)都具有疗效确实、副作用轻微、用药方便等优点。——译者)。而去看医生这一举动本身就是个良好的开端。一般轻度的抑郁,通过本书中所描述的性格培养和生活应变能力的练习,即可有效地加以克服。所谓严重的抑郁症,一般包括食欲丧失、睡眠障碍、自杀冲动、懒散、性欲缺乏等。若有这 类情况,应找专业人员积极处理。不过,本书中介绍的方法仍可随时应用,互相并不排斥。 精神科临床研究的结果,使我们确信,情绪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波动。那些处于抑郁体验中的人,往往认为自己的抑郁状态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似乎正面对无尽的悲哀、失望及被人抛弃的状况。但事实上,即便是最深重的抑郁症患者,也常出现情绪波动的波澜或涟沥。这种情绪变化与人体自然的生物节律也许有关。但无论如何,即便有最小的波浪,只要适时采取积极、切实的行动,就可以加以利用,使情绪愉快起来。比如,某一个早上,你睁开双眼,感觉身上的劲似乎多了些,那么,这个早上就可以成为你的起点。不过应记住的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不在一时一事,而在于,在任何情绪下都能把事情做好。这也是每个成熟的人应追求的。 关于我们的研究,我再谈最后一点启示。住院期间、肯特碰到过两种人,试图帮助他摆脱抑郁症。第一种人,是试图把肯特从悲哀体验中拉出来。他们劝道,"高兴起来吧!"是的,要是肯特高兴得起来,他早就高兴起来了,根本用不着你去劝。肯持也想高兴,可是,光凭良好的愿望是不会改变情绪的,真正有效的是采取行动。既然我们无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自然也便无力直接控制别人的情绪。因此,这第一种人虽然乐于助人,却没产生好的结果。除此之外,由于肯特不能像他们劝告的那样很快"高兴起来",这反倒让肯特觉得自己不行。肯特当时认为,这些人并不真正了解抑郁体验是怎么回事。他常为自己这样情绪不振而深感内疚。有时,肯特甚至认为,这些人劝自己高兴起来,根本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第二种人给了肯特许多帮助,而且卓有成效。这些人所做的,只是陪着肯特坐一坐,而不去干涉肯持的情绪。但只要他们发现肯特有任何想活动的兆头,便马上给以帮助。不过,他们并不有意让肯特的生活节拍和自己的相吻合,哪怕是为肯持本人着想也好。他们给肯特以充裕的时间,让他好好理解、认识自己的悲哀,甚至是珍视这种悲哀情绪。他们只采取静静陪坐的方式来建立一种联系。看来,他们能够理解肯特的情绪(而不论其多么令人难受)。他们相信,只要找出机会,采取积极而有创造性的行动,患者自己就能拨开云层,见到阳光,愉快起来。 恐惧和紧张 那些扬言说自己无所畏惧的人,不仅言不由衷,而且愚蠢之极。恐惧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它能让人谨慎、小心,而小心则有助于我们安身立命。恐惧犹如躯体疼痛,任何人都不会感到舒服,但正是这种不适感,才警告我们,表明我们正面临困境。有时,恐惧是对我们有益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恐惧有助于我们的生存。 有这么一个人,当我告诉他,恐惧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他听了很是诧异。这个人叫麦克尔,她对癌症非常害怕。原来,她的母亲和姨妈都死于癌症,而且都年届中年。现在麦克尔也快40岁了。她几乎是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她常常 到医院进行各种检查,求专家看病,希望能查出肿瘤在什么地方。当然,谁也没查出任何证据。但是,这不能使她信服,相反,他的忧虑情绪日益加重,因为她坚信,体内肯定已长了肿瘤,只是目前没查出来罢了。后来,有位专家告诉麦克尔,说她患的是癌症恐怖症,并告诉她,这病需要找精神科医生去看,而不应找肿瘤科医师看病。麦克尔有位搞医疗技术的朋友,戏称她是个"残废人",并暗示她,说她的问题全出在脑子里。可是,任麦克尔使出浑身解数,那种恐惧情绪仍然阴魂不散。更有甚者,她现在又增添新的苦恼,她深怕自己这样会变疯。 这些想法和情绪明摆着是不合理的,可为什么麦克尔就是摆脱不掉呢?而且,麦克尔还为自己的恐惧情绪感到内疚,为之烦恼,并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现在,麦克尔终于坐在我的诊室中,叙述自己的情况。我发现,她神情极其疲惫,讲话时双手颤抖,目光无神,且伴着一声声抽泣。她的身架,看起来一点都不协调,就像是拼凑起来似的。她竭尽心力,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克服这搞得她焦头烂额的恐惧情绪。听她讲述完后,我告诉她,害怕癌症并不是她的问题所在。因为人人都害怕癌症。正是对于癌症的惧怕,才使我们到医院检查、注意饮食,并设法除去水和空气中的致癌物;也正是由于惧怕癌症,才有那么多医学家进行各种研究,试图挽救人们的生命。癌症确实是很可怕的,那有什么理由不害怕呢? 是的,麦克尔的问题并不在于她对癌症的恐惧。她的问题在于,她让自己的恐惧情绪干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影响自己该干的事情。因此,我告诉她,从此以后,她不必白浪 费时间,去和那恐惧情绪斗争,因为这种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正确的做法是,定时干自己平时干的事,按时做饭等。这样,也许会有一天,她甚至会为自己有此情绪而感激万分。 这事倒也真怪。当麦克尔专心致志,认为自己不应该得癌症,不应该害怕癌症,不应该为这个离奇想法过分烦恼,不应该像现在这样时,她却越来越不能进行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相反,她越是把注意力集中于目前的工作和娱乐上,她越是感到,自己的恐惧情绪有所缓解。近来,麦克尔业余时间做些义务劳动,这样便可以使自己生活得充实、忙碌起来。她的义务劳动是协助一个组织调查核废弃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现在,麦克尔仍然害怕癌症,但相信她会好起来! 卡罗斯最近升了官,在公司里主管一个分部,而他对此却显得惶惶不可终日。其实。他多年来兢兢业业,苦心经营,为的就是能谋到这一职位。现在,他如愿以偿了,可他却开始怀疑,怀疑自己到底能否胜任这一工作。当然,这一苦衷他连家里人也没告诉。 那么,卡罗斯到底害怕什么?原来,是这么回事。卡罗斯一当上分部主任,就要参加一个有其他各分部主任参加的会,可他一和那些人在一起,就变得浑身不舒服。而且,一升了官,他就得负责录用职工,负责处罚那些工作出差错的职工。除此之外,他还得保证,自己在任时的工作定额比前一任要高,因为前任就是因为没完成定额而被辞退的。 13/36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