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恐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照片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社交恐惧症首页 | 社交恐怖症 | 自卑 | 视线恐惧症 | 脸红恐惧症 | 异性恐惧症 | 表情恐惧症 | 余光恐惧症 | 内向 | 社交恐惧症 | 手抖 | 社交障碍 | 紧张 | 敏感 | 自信心 | 口吃 | 嫉妒 | 羞怯 | 专题
  • 当前位置:社交恐惧症首页 >> 自卑 >>
  • 自卑心理如何化解和克服 (22)
  •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心理咨询邮箱362890071@qq.com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病人就没有像我所希望的那样受到密切看管。只有要有在一边盯着,就不会有任何危险。
      对于我的建议,有的病人常会回答到:“可是我什么东西都不喜欢。”
      我对这种回答早已胸有成竹,因为我已经听到无数次了。我说:“那就不要做你不喜欢做的任何事。”
      但是,有时候病人会回答道:“我想成天呆在床上。”
      我知道一旦我允许了,他便再不想这样做了;也知道只要制止他,他便会开始反抗。我因此总是表示同意。这是一种策略。另一种方法比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行攻击更为直接。我告诉他:“如果用这个处方,你在两周之内便可痊愈:每天都要想想自己怎样可以取悦别人。”想想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通常,他们会绞尽脑汁地想:“我怎样可以让别人烦恼?”
      回答非常有趣。有人说:“这对我来说真是易如反掌。我这一辈子就一直这样做的。”
      当然,他们从未这样做过。我要他们仔细考虑清楚,但他们并没有仔细考虑。我对他们说:“如果睡不着觉,你就把所有时间都用来考虑怎样可以取悦他人,这样,你的健康便会大幅度改善。”第二天见到他们时,我问:“你想清楚我的话没有?”
      他们会回答:“昨晚,我倒床便睡了。”当然,这一切都必须以一种诚恳、友善的方式进行,不能流露一丝优越感。
      还有人会回答道:“我绝不会这样做,我太烦了。”
      我告诉他们:“不要停止烦恼,但同时你还是可以时不时想想别人。”我们再把他们的兴趣引向别人。
      许多人说:“我为什么要取悦别人?别人也没有尽力来取悦我呀。”
      “你也想想自己的身体,”我说,“其他人以后会得病的。”很少有病人会回答:“我仔细考虑了你的话。”我的一切努力都要增强病人的社会兴趣。我知道,他们患病的真正原因是缺乏合作精神。我也想让他们自己看到这一点,只要他们能够平等而合作地与其他人发生联系,他们便痊愈了。
      犯罪性疏忽
      缺乏社会感的另一明显的例子是“犯罪性疏忽”。一个人丢下一根火柴,便引起了一场森林大火。最近还有个案子,有个工人在下班回家时,把一根电缆横放在路上。一辆车开过去,结果车上的人死亡了。在这两个案子中,肇事者都未存害人之心。对于这些已经发生的灾难,他们在道德上似乎也没有什么罪过,但是他们没有学会去为他们着想,他不会自发地去注意保证别人的安全。脏兮兮的小孩、踩别人脚的人、摔碟子摔碗的人、以及敲下壁炉前饰的人,在他们身上同样可以看到这种合作精神的高度缺乏。
      平等的伴侣关系
      我们运用这一方法时,对爱情问题的第一个发现便是:这是两个人的事情。对许多人而言,这肯定是件全新的事。我们的早期训练有的教导我们独自工作,有的教会与一群人一起工作,但成双成对工作的经验相对来说却非常少。因此,这些新情况造成了一个困难,但如果两者都对其他人感兴趣,这个问题便容易解决,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很容易便能学会对彼此发生兴趣。
      我们甚至可以说,要完全了解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任何一方都应当关心对方甚于自己。这是爱情与婚姻能够成功的唯一基石。我们马上便能看出各种婚姻观点以及改革提议的错误之处。如果每一方都关心对方甚于自己,两人肯定是平等的。如果形成了这种亲密关系,双方彼此忠诚,那么每一方都不会觉得受到控制和压抑。然而,只有双方都持这种态度,才能实现平等。双方都应当竭尽全力使对方生活得舒适。这样,每人都会安全,都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觉得别人需要自己。在此,我们看到了婚姻的基本保证,看到了婚姻关系中幸福的基本意义:这就是觉得自己有价值、无可取代,伴侣需要自己;觉得自己行为正确,是个良好的伴侣、真正的朋友。
      在合作的工作中,不可能让一方接受一种屈从的地位。如果一方想操纵另一方,强迫他顺从自己,两者便无法成功地生活在一起。在现在的情况下,许多男人(事实上还有许多女人)都坚信:男人就是要控制,要发令,他们要起主要作用,他们是主人。因此,我们便有了这么多不美满的婚姻。没有人会毫无怨言地忍受卑下地位。伴侣之间是平等的,只要人们平等相待,他们总能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譬如,在生儿育女的问题上,他们会达成一致意见。他们知道,如果决定不生育,便反是非曲直自己不愿出力去争取人类的未来。对教育问题他们也会达成协议。一旦出现问题,他们会立即解决,因为他们知道不幸婚姻的孩子会处于不利地位、不能得到良好发展。
      生活方式、父母以及婚姻态度
      成人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危机与我们早先受到的训练是相吻合的,我们总是遵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作出反应。婚前准备并非旦夕可就。在小孩的行为特征中,他的态度、想法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如何训练自己去应付成人环境的。在五六岁的时候,他的主要性格中对爱情的处理方式已经定型了。
      在儿童发展的早期,我们看到他已经在形成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我们切不可以为他是在感受我们成人意义上的性冲动。他觉得自己是社会普遍生活的一分子。而他只是对这种生活的某一方面形成自己的观点而已。爱情和婚姻是他所处环境的特征:它们会进入他对自己未来的构想之中。他必须对此有所理解,对这些问题保持一个立场。
      当小孩很小便表现出对异性的兴趣,并且为自己选择对象时,我们切不可将此理解为错误、故闹、或早熟的性冲动,更不可加以嘲弄、取笑。我们应当认为这为爱情与婚姻的准备迈出了前进的一步。我们不能轻视爱情,而是应当同意小孩的看法,认为爱情是个奇妙的挑战;应当为这个挑战做好准备,为了全人类,他应当接受这个挑战。这样,我们在孩子们的心灵中便输入了一个理想。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便能做好充分准备,彼此以同伴和朋友相待,形成一种亲密关系。有些小孩的父母婚姻并不总是和谐美满,但是这些小孩会自然而然地全心拥护一夫一妻制。这现象太有启发性了。
      如果父母的婚姻和谐,我们的准备总会更加充分。孩子对婚姻的最初印象来自父母的生活。生活中大部分失败者都生长在破裂家庭或生活不幸的家庭,这便不足为奇了。如果父母自己无法合作,他们就不可能教会教子去合作。我们看一个人是否适于结婚时,往往最好是看他是否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看他对父母及兄弟姐妹的态度。
      最重要的因素是看他是从哪儿获得对爱情和婚姻的准备的。但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小心谨慎。我们已经知道,一个人并非决定于其环境,而是决定于他对环境的诠释。他的诠释非常有用。其父母可能有一个十分不愉快的家庭生活,但这只激励他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更加用心,他可能努力在婚前做好充分准备。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曾经有过不幸的家庭生活,便以此来判断他、拒绝他。
      友谊与工作的重要性
      友谊是产生社会感的途径之一。从友谊中,我们学会用另一个人的眼睛来观看,用他的双耳来聆听,用他的心来感受。如果小孩受到挫折,总是受到看管和保护;如果他在孤独中长大,没有朋友,没有伙伴,他便不会产生与别人认同的能力。他总是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总是迫切地去保护自己的利益。
      对友谊的训练是为婚姻的一种准备。如果游戏包括了对合作的训练,那这种游戏是很有益的;但是在孩子们的游戏中,我们经常只会发现竞争和超过别人的欲望。建立一些孩子们可以共同工作、共同读书、共同学习的环境,这是极有用的。我认为我们不可低估跳舞。跳舞是一种必须由两人共同完成的娱活动。但是,如果教会孩子们走简单容易的舞步,这会大大有助于他们的发展。
      另一个有助于婚前准备的问题是工作问题。今天,人们通常在爱情婚姻问题之前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某个配偶或者夫妻双方必须有份工作,这样他们才能养家糊口。婚姻准备很明显也包括对工作的准备。
      性教育
      我从不鼓励家长过早地向孩子解释性和肉体方面的问题,或者给孩子说太多他们还不想知道的东西。小孩看待婚姻问题的方式显然十分重要。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当,他会把这些事情神为危险,或认为自己无法胜任。据我的经验,在四五六岁这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成人关系的小孩,以及有过早熟经验的小孩,他们在以后生活中往往会更加害怕爱情。肉体吸引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危险。如果小孩在较为成熟之后才得到初次的解释和经验,他便不会这么害怕,他在这种关系中犯错的机会也要少得多。
      问题的关键在于决不要欺骗孩子,不要逃避他的问题,而要理解其问题隐藏的含义,只要向他解释他希望了解的东西、以及我们确信他能理解的东西。过分殷勤地插入性格识会造成巨大伤害。这个生活问题和其他问题一样,最好是让孩子自主、学会通过询问来获得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如果他和父母彼此信赖,他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有这么一种常见的迷信,认为小孩会从同龄人的解释中受到误导。受到良好的合作和独立训练的小孩,他们决不会受到这些玩笑打闹的伤害。我从未见过健康的小孩这样受到伤害的。孩子们不会盲目轻信同学告诉他的一切。大多数孩子都爱吹毛求疵,如果不确定听到的东西是否真实,他们会问父母或兄弟姐妹。我还必须承认,在这种事情上,我发现小孩往往比他们的长辈更灵敏、更机智。
      对配偶抉择的影响因素
      即使是成人性生活中的肉体吸引,其启蒙知识也是在童年期学到的。小孩对于爱怜与吸引的印象、对于周围异性给予他的印象——这些就是肉体吸引的启蒙知识。一个男孩从母亲、姐妹以及周围女孩那里得到这些印象后,他在以后选择肉体上有吸引力的人,就会看她们是否与自己早期环境中的这些人有相似性。有时候,他还会受到艺术作品的影响。就这样,每个人都受其个人审美观念的影响。因此,在广义上说,一个人并没有选择的自由,而只能受教养的影响来进行抉择。
      对美的追求,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追求。我们的审美情绪总是基于对健康和人类进步的渴望,我们的所有机能,所有能力,都会把我们吸引到这一方向。我们无法逃避这一点,我们视为美丽的东西,是会永垂不朽的东西,有利于人类利益和人类未来的东西,代表着我们所希望的孩子们的发展方式。这就是永远吸引我们的美。
      有时,如果男孩与母亲相处不和,或女孩与父亲不和(这在合作不甚愉快的婚姻中往往发生),他们在以后便会找与父母相反类型的人。例如,如果一个男孩的母亲老是责骂他,而这个男孩又很软弱,害怕受到控制,他会只觉得那些表面上不飞扬跨扈的女人具有吸引力。如果他很容易犯错,他可能会找一个表面强壮的妻子,因为他喜欢力量,或者他觉得她是能证明自己的力量的更好的挑战。如果男孩和母亲之间的裂缝极宽,他对爱情与婚姻的准备便会受阻,甚至异性对他而言会毫无肉体吸引力。这种阻碍有许多种程度。到达最厉害的程度,他会完全排斥异性。
      常见的循辞
      如果一个人认为一天之内便可看出忠诚与否,很明显,他还没有做好结婚的充分准备。甚至如果夫妻双方都同意保留彼此的“自由”,那么他们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伴侣关系。这不是同伙关。在同伙关系中,我们不能随意活动。我们已经同意要进行合作了。从下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到,这种对于个人的协议,完全不适合婚姻的成功和人类的幸福,而且会伤害到夫妻双方。有一对离过婚的男女又结婚了。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衷心希望这次婚姻比前一次要美满幸福。可是他们并不知道第一次婚姻失败的原因,他们想找到一种更好的夫妻关系,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缺乏社会感。他们自称思想开放、想拥有一种现代婚姻,这样便不会彼此厌烦了。因此,他们约定两人在一切事务上都完全自由,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又必须彼此信赖,把自己的一切事情告诉对方。
      在这一点上,丈夫似乎比妻子要勇敢得多,每次他一回家,便给妻子讲许多风流韵事。而妻子似乎也深以此为乐,对丈夫的魅力也深以为荣。她自己也想去卖弄风情、有婚外恋,但每次行动之前,便会有公共场所恐惧症。她再也无法单独出门了,因为这种神经过敏,她只能呆在家里。出门一步,她便惊恐万状,赶紧后退。这种恐惧症使她无法实现其决定,但它的意义远非如此。最后,因为她不能单独出门,她的丈夫只要陪在她身边。可以看到,这种关于婚姻的逻辑打破了他们的决定。丈夫再也无法作思想开放者了,因为他必须陪伴妻子。她自己也无法享受自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手机及微信18071122930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shejiaokongju/shejiaokongbu_9950.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手机及微信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社交恐惧症
  • 自卑心理如何化解和克服
  • 埋怨自己不如人不够漂亮...
  • 自卑的人心里对自己的期...
  • 残疾并不是负担
  • 残疾如何克服自卑
  • 缺点是你的一部分
  • 做不好而生自己的气
  • 指责摧毁内在的灵魂
  • 我对自己感到生气因为我...
  • 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
  • 热点社交恐惧症
  • 埋怨自己不如人不够漂亮...
  • 把自己当受害者是走不出...
  • 内疚觉得自己不够好
  • 不用觉得自己不够好
  • 自卑的人心里对自己的期...
  • 怕别人嘲笑我没正经
  • 克服自卑创造成就感的体验
  • 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
  • 我对自己感到生气因为我...
  • 指责摧毁内在的灵魂
  • 推荐社交恐惧症
  •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过度...
  • 成功营销人员必备十大心态
  • 自卑心理治疗方法
  • 八种做法帮他清除心中自卑
  • 相关社交恐惧症
  • 口臭被同学嘲笑引发自卑...
  • 自卑心理投射案例
  • 相对比较形成的自卑心理...
  • 比较心过重会导致自卑心...
  • 自卑心理障碍
  •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 学生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 曹操自卑心理
  •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 初中生自卑心理的周记辅...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