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系统治疗
治疗反馈
心语心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当前位置: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疾病
>>
不要控制我 (13)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
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rdquo;
往下交谈时,他告诉我,“她确实对我说过,有些事情困扰着她,并且对我的论断提出了抗议。她希望我不再说、做某些事情,要求我就此打住。她说她不想再这样生活下去了。”
“那你为什么还会感到惊讶呢?”我问道。
“我根本不想知道她在说什么,”他说。
在家庭关系中,假想人对控制者来说,显得很真实,是他们的一部分,并与他们紧密联系,这样他们真的把这种奇怪的亲密当作了爱。但是,控制关系只会阻止控制者意识到,他们正在错过真正的亲密关系。
控制者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对控制关系的依赖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控制者没有认识到,他们对控制关系的依赖性。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和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且已经内化了这种联系。他们就这样生活着,好像他们个人的现实就是他们外在的自己。因此只有联系他们外在的自我,内在的自我才似乎是正常的。
有一点很清楚,如果有人感觉到他们在这个星球上失去了他们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他们失去了使这个世界和他们自身变得真实的依靠,那么他们将对任何威胁到他们现存联系事物都小心戒备。已被确认的控制者,他们特征就是害怕分离,对分离的迹象非常敏感并会立即做出反应。
对于控制者来说,爱不是希望他们的伴侣具有认识自我的力量和勇气,因为这种个人意识就是分离的迹象。
在家庭关系中,被控制者自身的个性,会干扰控制关系。任何一种个性的表现——例如不同的观点——都是一种独立的倾向,因此具有打破幻觉的可能。
在健康的关系中,如果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感觉,成熟的葡萄要比成熟的杏子甜一些,而另外一个却感觉,成熟的杏子要比成熟的葡萄甜一些,两个人可能感觉这事十分有趣,甚至可能因为这件事彼此更加了解,使他们更加亲近。
控制者的感觉刚好相反——觉到受到威胁、攻击和反对——因为和自己想法一致的“泰迪”不见了。另一个人取代了泰迪的位置,而这个人又没有泰迪的特征。于是,控制者会立即对这种取代做出反应,因为这就像他自身被取代了一样。
对独立的恐惧能够解释许多暴力行动
通常控制者对具体的分离的倾向会感到十分吃惊。这些倾向对控制者来说是不可预期的,因为他们受幻觉的影响很深,控制者不能意识到,在这个世上还有真正的人存在。或者与此相反,控制者认为假想的人就是真正的人。
不同的观点仅仅是众多分离倾向中的一种罢了。其他分离的倾向可以准确表达为:
●新主意●要求
●思想●建议
●问题●自发的表达
●个性●洞察力
●信仰●疑虑
●异议●意见
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分离的倾向,包括肢体语言、独立的行动等等,不一而足。
1996年的一份有关846名美国妇女福利状况的研究显示。有40%的人都面临来自配偶的压力,他们竭力阻止她们参加工作。
这些妇女放弃政府的救济。在政府的帮助下,接受职业培训,得到指导老师、儿童保护基金、重新就业计划的帮助,以及获得许多社区组织和机构的热心支持,她们试图养活自己。但她们发现自己的配偶却对此采取压制态度,他们不支持反而鄙视和辱骂她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她们接受政府帮助并得到工作,这本身就是一次独立的行为——这是一个明显的分离倾向。
有时,人们会屈服于配偶的控制性策略,被迫放弃来自政府或社会的帮助。或者选择逃避,遭受巨大的损失:失去她们可爱的孩子、温暖的家庭、富有人情味的邻居。最糟糕的是,失去她们美好的生活。她们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不管她们怎样付出,她们的配偶都会对她们充满怒气。那些极端主义者有时看起来就像“疯子”一样。
控制者会千方百计地压制独立的倾向
当有人像“玉米的故事”中那位丈夫,试图保持将假想人强加于被控制者时,他们自然已经否定了真实人的存在。
控制者对独立倾向的反应,什么方式都有,从口头上的辱骂到身体上的暴力,从而导致被控制者情感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如果被控制者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或者所表达的想法、愿望与控制者假想人的不一致,那么控制者就不会答应。换句话说,如果某个想法或愿望没有反映出控制者的想法,那么控制者的反应可能是先拒绝说话(就好像被控制者根本不存在),然后愤怒地攻击,甚至以暴力解决问题。所有这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压制独立。
这不是因为被控制者的行为内容引起的反应,而是由于被控制者行为本身引起这样的反应。(说和做本身就不允许,不管说和做的是什么)。
由于控制者把独立的倾向当作外来的攻击,他们将会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去压制另一方。这就解释了一个奇怪的悖论:控制者遇到了许多令他们不愉快的评论或者问题,例如,“你什么时候回来?”而他们会把这个当作非常强烈的攻击,因为这个问题告诉他们,提问者的思想和他们是不一致的。而泰迪不会问这样的问题,因为泰迪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或者泰迪根本就不想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控制者压制分离倾向最普通的手段之一,就是去规定好被控制者全部真实的自我,他们通常用言语或行动来减弱和消灭这种独立的倾向。
当贝蒂发现她不能用“最爱吃巧克力冰淇淋的女儿”来取代她真正的女儿时,她把她女儿真实的自我定义为一个“古怪的人”。
对于伪装者来说,真实的自我就是一个“奇怪”的人。
许多被控制者认为控制者是理性的,于是当他们阐述自我的时候,他们认为自己是能够被控制者理解的,这一点我们无须感到惊讶。但是,被控制者不知道,当他们尽力解释或谈论他们自身的时候,其对象是一个早已把他们自身定义好了的人,他们这样做只会增加那些自认为一切应在自己掌控中的控制者的反感情绪。如果被控制者的自我表达对控制者来说具有威胁倾向,那么控制者对控制行为表达不满,又将对控制者产生多大的震动呢?
被控制者总是不断地向控制者展示自己具有深邃的思想、高度的认识,并小心翼翼地向控制者表述他们的内心真实世界。而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正在不断地激怒控制者,不断地威胁着控制关系。
真实性对压制性控制者来说是一个威胁
我曾听到过无数身处控制关系中的人们向我说道,即使他们尽力保持他们的耐心,小心地为事情的真相作辩解,或者试图与他们的配偶,分享他们心灵最深处的情感,或者想向他们的配偶,阐述他们对现实的理解,但他们的配偶却总不能理解;与此相反,他们的配偶总是因此而轻视他们,或者嫌他们所说的事情太琐碎,或者变得非常地愤怒。无论他们沟通的技巧多么完美,多么敏感,多么真诚,他们就是不能为控制者所接受。
当你和某人分享你心灵最深处的情感时,你是最真实的。有什么比被控制者的痛苦更可信呢?有什么能比这种真实性,更能驱赶走控制者的假想人呢?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样的真实性将打破幻想,但实际上却很少能够成功,因为控制者把这种真实性当作一个巨大的威胁。结果控制者会抵制它,并使它最小化,这样大多数独立的倾向就消失了。事实上,被控制者真实的、发自内心的表述,很少能够被控制者当作真的来接受。
有很多人因为说出了惊人的事实而遭到其配偶的辱骂,有时候还遭到其暴打,这令我十分吃惊。我开始注意到真实性对控制者来说,是一个威胁这样的事实。
真实性的“威胁”,经常会出现在处理两者关系上。当咨询师邀请夫妻双方,相互倾诉他们的痛苦时,控制者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话“当我听到……感觉坏透了”。这时真实性的出现使控制者感到受到了威胁,控制者可能会直接说:“你在诽谤我。”或者,当时他不做任何反应,一直到咨询结束。等到周围没人时,他会说出类似下面这样的话:“你在背后搞小动作!”、“恶人先告状”。
许多人告诉我曾经这样被指责过,他们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在这个案例中,就是所谓的“暗中攻击”,被控制者在咨询师面前,对咨询师的分析和建议做出反应,是不能算暗中的。而控制者在私下的谴责,实际上更像是“暗中攻击”。
控制者非常精于以被控制者的特质为目标,不断采用各种手段去削弱它们
对许多控制者来说,生活就是一场竞赛,在这场竞赛中他们是不能被打败的。如果他们看到失败正在迫近,好比在一场论战中自己的观点证明是错误的,或是在一场拳击比赛中自己处于“劣势”,这时他们假想的世界就要土崩瓦解。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幻想的联系会突然断裂。而经常发生的情况是,他们以暴力的方式来处理这个突然的断裂。“我失控了”,他们说,他们用这句话来解释其口头或身体上的暴力行为——这么做目的在于压制分离的倾向。
“我失控了”这句话,清晰地描述了对于突然分离的反应。控制者用这样的话,支持他们不顾一切地重建假想世界,使得他们的假想世界,再次成为他们世界的行为。现在我们知道“我失控了”是什么意思了,它的意思就是“我突然分离了。”
即使控制者可以通过压制分离的倾向来减轻其恐惧感,他们的恐惧也总会再出现的。压制真实的个人并不能结束控制者对分离的恐惧,这种恐惧深藏于他们内心,不会在其外表表现出来。
因为分离的企图随时都可能出现,控制者经常得保持警惕,这使他们紧张,有时还会感到很沮丧。当然,被控制者也会感到紧张、过于敏感,甚至沮丧。如果人们在一种特定环境下单独与控制者发生联系,例如,在家庭里或者在工作场所中,那么他们将倍感折磨,因为他们的存在威胁着控制者,他们随时可能会遭受攻击。
当幻觉破除者遭到攻击的时候,问他们做了些什么激怒了他人,他们通常感到迷惑和不解。如果你曾经被这样问过——我衷心希望你不会,我建议你说,“我表现出了我要独立的倾向。”
在和无数的幻觉破除者交流之后,我看到了他们最宝贵的品质——口才雄辩、极具想象力的天赋、富有智慧的才干、学识渊博——而这些正是控制者最为蔑视的。许多被控制者要么是没有真正认识到,要么已经忽略了自己的这些品质。有些人甚至把这些品质理解为是他们的最大缺点。
同我交谈过的一位极具天分的艺术家,认为他不可能画出任何有价值的作品,因为他的所有作品一直遭到妻子的蔑视。一个才华出众的演说家也遭遇类似的经历,她相信丈夫对自己的断言,说她“现在已经不能把雄辩两个字凑在一起了”。
控制者怎会有如此能耐抹杀被控制者的品质呢?我发现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控制者非常精于以被控制者的宝贵品质为目标,不断采用各种手段去削弱它们。因为这些品质,就像被控制者内在情感一样,通常是被控制者,内在真实的体现。莫扎特的音乐天才是非常真实的,是“莫扎特式的”,而这正显示了他的独立人格。
为确保自己的要求得以实现,控制者总以命令取代询问
对控制者的一个普遍看法是:他们通过命令来取代某些要求,这些命令保护他们自己免遭被拒绝的可能。一些文学作品也把这样的独断行为,归因于控制者的恐惧心理,如果用商量的口气向别人要东西,他们害怕面临谈判,而这可能使他们达不到目的。
另一种解释则认为,询问就暗示着控制者和另一方之间是平等的。尽管以上这些在逻辑上解释了这个问题,例如,在两个人的关系中一方将被假定为向另一方发布命令,但是这些因素,并没有完全解释清楚这种压制性行为。
询问就意味着默许了另一方的独立意图。询问就是承认分离、打破联系。如果控制者做出商量的姿态,那么他们会面临着切断控制关系,用真实的人取代假想人——把另一方当作真正独立人的危险。而像泰迪那样的梦中人会总是遵照命令。
因为询问意味着认可另一方的自主,对于控制者来说,简直是一个自杀性的行为,有可能的话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避免这么做。避开询问的一个方法就是命令,或者逐步向另一方灌输恐惧的心理,从而确保顺从。
这可以通过一些残暴的、大声的、发怒的行为来完成,或者让被控制者确信,上帝就隐藏在专横的行为背后。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3050.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13]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最新心理治疗
过分爱慕虚荣容易引发心...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全然接受
癔症患者:伟大的摹仿家
类似强迫恐惧的癔症
维护心理健康 做情绪的...
用你的“心”支撑健康
遥控器可能会危害你的幸福
谨防病从“心”入
热点心理治疗
推荐心理治疗
男人心理健康标准:了解...
被忽视的心理疾病
心理学手册
相关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