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 当前位置: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疾病 >>
  • 时髦病自治手册 (13)
  •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除过分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幻想心理,避免过分紧张的情绪刺激,怀有一颗平常心,是克服此症的良策。改变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注意协调同别人的和平相处,常怀友善心,克服情绪易失衡且心胸狭隘的毛病,方能与他人友好共处。

      办公室焦虑症,视个人心理状态不同表现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对付此症的最好办法是,做到工作与休息泾渭分明,工作时专心工作,休息时要开开心心放松一下,让适当的娱乐来疏解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要学会经常保持宽广的胸怀,即使碰上不顺心的事情,也要努力对同事保持自己的笑容,对别人友善,就是给自己打开方便之门。保持自信,学会赞美别人,这样你的焦虑也就离你远去了。

      4?毕业焦虑症

      病例莫名心慌的小梅

      大学毕业在即的小梅本是个温顺乖巧的姑娘,最近却不知怎么特别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好友吃饭聊天的时候也经常出现烦躁、紧张等状况,总是莫名的心悸心慌,脾气也暴躁了许多。自从得知同班的许多同学已经签下了理想的工作之后,她更是陷入了求职还是考研的两难境地,心慌得厉害的时候甚至还伴有头痛、腹泻等症状。小梅的妈妈以为她得了什么胃肠感冒一类的疾病,带她到医院去做检查,结果她的身体上并没有任何病症,不过心悸等症状并没有消失。

      【病因分析】

      据精神科方面专家诊断,小梅是患上了轻微的焦虑症,而且是因毕业带来的心理压力等引起的所谓"毕业焦虑综合症"。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压力日趋加重,这不仅来自毕业前关于找工作还是考研的艰难选择,更来自学校的紧张气氛、家长的过度关心和同学之间的竞争,还有由于工作无着落而带来的彷徨和焦虑。

      专业的舍弃、爱人的分离甚至是心灵的背叛,在精神与现实的双重压力下,种种迷茫和无奈造成了毕业学生的焦虑心态。客观来讲,求职场上的学生是弱势群体,无经验无目标,有许多盲目的方面。毕业生们年纪虽小却要背负许多东西,父母的期望、改变命运的理想等,在变化多端的社会中,自身的幼稚和软弱,加上缺乏自信和方向,使许多大学生毕业在即非常焦虑。同时现在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之即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除却自身对专业的爱好等原因外,逃避找工作的压力也成为了许多毕业生选择考研的原因之一。也有许多像小梅这样的学生,工作无着落、读研无目标,因而心理压力过大引发焦虑症。

      毕业生的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烦躁、紧张、多疑、困惑、失眠、人际关系紧张等,常伴有多汗、头痛、心悸、尿频、拉肚子,严重的还有手指震颤难以书写,甚至昏厥等躯体症状。有的学生会无原因地突然情绪不稳定,极易大发脾气。这种情绪持续一段时间后,就可能患上焦虑症。一般来说,这种病人意识不到自己处于病症中,建议家人或朋友及时发现,尽早就诊和治疗。

      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态迎接毕业后的挑战,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配合,积极预防和及早发现并及时疏导孩子的焦虑紧张情绪,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对于有退学厌学倾向的学生,家长和学校要联合起来改善其所处的环境。如果常规性的辅导和转化还不能改变,就必须请心理医生诊治。

      四、告别焦虑,让生活之路越走越宽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发表的一份专家报告预测中指出,目前全球共有精神病患者约4亿,已经成人类的第二杀手,而焦虑症或过度焦虑属于精神病科的高发症,名列前五位。

      患焦虑症是件很痛苦的事,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又会给周围的亲友及同事造成关系紧张。但是应该认识到,焦虑是正常人也有的情绪表现,只有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病态。正确学会陶冶情操,调节情绪,就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特别对于那些性情急躁、性格内向的青少年来说,要不断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学会与周围的同事和睦相处;提高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做到心态平和与处世不惊是预防焦虑产生的有效手段。

      1?焦虑症的预防与治疗

      ●心理治疗

      在心理医师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到焦虑症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学会转移或化解精神压力。通过与亲人和朋友的思想交流或调节休假日的生活,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精神负担和焦虑。

      ●饮食治疗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时髦病自治手册>正文回目录
    第24节:预防与治疗
    作者: 丛 林

      患有焦虑症的患者,饮食上应有所注意。一般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来说,应该合理安排生活,防止暴饮暴食或进食无规律,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加重症状。对有心脏病症状的患者来说,则应远离有刺激性的烟酒、浓茶、咖啡、辛辣食物等,因为它们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速、心脏早搏等,使已有的症状更突出。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进食后不要马上休息。对于腹胀、便秘者,也可以服用助消化和通便的药物。

      ●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焦虑症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如果与上述方法联合使用,常可以控制症状、缩短疗程。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属抗焦虑药,它们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边缘系统、丘脑、杏仁核等部位,能明显改善情绪、对抗焦虑,如苯二氮卓类(地西泮、氯硝西泮、佳静安定、罗拉等)、多虑平、安宁、溴剂等。但是此类药物大多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和成瘾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滥服。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系统突出症状加用一些其他药物,如心慌可加用心得安、倍他乐克等;消化不良可用多酶片、吗丁啉等。

      但是抗焦虑药物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嗜睡、抑郁。长期服用甚至对某些内脏器官有损害,而且抗焦虑药物往往有成瘾性。抗焦虑药物的最大问题是,一旦患者停止服用,几乎可以肯定,症状会重新出现。当病人是通过服药来降低焦虑症状,他们就会把自己症状的好转归结为药物的作用,而不是他们自己的改变。于是,当他们停止服药时,当然会觉得情境是不可控制的,于是会变得焦虑。所以如果焦虑症状比较轻微,建议主要靠心理调节,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寻求他人的开导,以尽快恢复。如果患了比较严重的焦虑症,则应向心理学专家或有关医生进行咨询,弄清病因、病理机制,然后通过心理治疗,逐渐消除引起焦虑的内心矛盾和可能有关的因素,解除对焦虑发作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和精神负担。

      2?焦虑情绪的自我调节

      ●良好的自我心态

      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要心宽,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不要企图让客观事物纳入自己的主观思维轨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极易诱发焦虑、抑郁、怨恨、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再次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

      ●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能最终驱逐焦虑。

      ●自我疏导

      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这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方法。

      ●自我放松

      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运用自我意识放松的方法来进行调节,用自我松驰的方法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比如说,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直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处在一个松和静的状态中,随着周身的放松,焦虑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缓,可以想象自己在碧波荡漾的海边或湖边,沐浴温暖和煦的阳光,听得见波涛轻拍岸石的声音,闻得出空气中清新宜人的气息……让自己的身与心得到全面放松,抛弃过分的焦虑。

      ●自我反省

      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3?焦虑症发作时的简单控制

      包括四个步骤:

      ●叫停

      一旦你感到有某种身体的不适(比如心跳加快、头晕),同时有某种不祥的预感时,立刻说"停止"。如果你曾经发作过焦虑症或正处于焦虑症发作时期,可以在手腕上套一个橡皮圈,在你说停止时,拉一下橡皮圈弹自己的手腕。

      ●找原因

      想想如果长时间坐着突然站起时,头晕是正常的,并不是什么不祥的预兆,每个人都会有头晕、心跳加快、胸闷的时候,那只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在这些反应发生时,先找到原因。想想:"我干了些什么?(一直坐着又站起,所以会头晕。)""今天天气怎么样?(天气预报说气压很低,所以感到胸闷。)""我昨晚休息得好吗?(整晚没睡,所以很疲劳。)"

      ●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与你目前的感觉无关的事情上,使自己无暇进行灾难性的推测。调动你所有的感官去注意周围环境:假设你走在一个广场上,你感到隐隐的不安,马上去注意广场周围有什么建筑,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你以前进去过吗?假设你正参加一个集会,不祥之感袭来,你马上观察你旁边的人或是某个主持人在说什么?干什么?

      ●控制呼吸

      焦虑症发作时病人呼吸急促,这会导致二氧化碳减少,进一步加剧身体症状,如头晕、四肢刺痛。简单的方法可以用双手将一个没有漏洞的纸袋(不能用塑料袋)紧紧地套在自己的鼻子和嘴上,做深呼吸10次。

      4?用"控制呼吸法"降低焦虑紧张度

      ●腹式呼吸

      保持坐姿,身体后靠,不要驼背,五指并拢,双掌放于肚脐上。把你的肺想象成一个气球,用鼻子长长地吸一口气,把气球充满气,保持2秒钟。这时你看到你的手被"顶起"。再用嘴呼气,给气球"放气",看你的手是否在慢慢回落。

      ●慢呼吸

      学会腹式呼吸后,开始学计时,不让呼吸变快。你要用4秒的时间吸气,再用4秒的时间呼气。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时髦病自治手册>正文回目录
    第25节:减轻焦虑的运动法
    作者: 丛 林

      控制呼吸的方法,必须每天坚持练习多次。在你练习的时候,它已经在帮助你降低对焦虑的易感度。更重要的是,练习这种呼吸方式,是帮助你缓解焦虑时带来的紧张不适,正确使用并能达到不假思索地使用这种呼吸法,在焦虑发作时,是十分有效的。

      5?减轻焦虑的5分钟运动法

      运动是克服紧张的最佳良方。当你陷入低潮,懒得动弹,有些释放紧张、增强活力的方法可以试试。下面10种精心设计好的运动,可让你全身舒展,加快血液循环,不论何时何地,五分钟内都可做完。如果是在家里,你也可以用音乐来配合。你可以找大约3分钟长的低调子歌曲,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其中多含上升拍,然后调整速度随音乐旋律运动。请记住:务必深呼吸、面带微笑,动作尽量流畅优雅,做完之后,保证全身痛快。

      转头:两脚轻轻伸开站立,距离比肩稍宽,头前倾,然后往左转,归位后再往右转。心中慢慢默数一、二、三、四。左右方向各转两回。

      耸肩:把肩膀耸至耳部,然后轻轻放回去,左右肩各做五次。

      伸腰:举起两侧的手臂,与肩平高。然后从左边开始,尽可能弯腰,这时,右臂超过头顶,看着自己的手心,默数四下,然后归正。接下来再以同样方式,弯右边的腰,数到四后归位。每边流畅的各做五次,不要间断。

      内侧大腿伸展:双脚张开站立,双手置于臀部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3103.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心理治疗
  • 过分爱慕虚荣容易引发心...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 全然接受
  • 癔症患者:伟大的摹仿家
  • 类似强迫恐惧的癔症
  • 维护心理健康 做情绪的...
  • 用你的“心”支撑健康
  • 遥控器可能会危害你的幸福
  • 谨防病从“心”入
  • 热点心理治疗
  • 推荐心理治疗
  • 男人心理健康标准:了解...
  • 被忽视的心理疾病
  • 心理学手册
  • 相关心理治疗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