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曲可以求全;弯曲能够伸直;空虚可以变得充实;破旧也能够翻新;取得少,最终可以得很多;贪图过多必然将会落空……这些都是天然之道。圣人们都坚守这些原则了,身为普通人,更应该把这些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准则。不炫耀,才可以显出名声;不自夸,才可以少犯错误;不自大,才可以获得成功。天下没有人能够同他相争,原因在于他从来不去和别人争。古话说“委曲可求全”,这话非常实在——可以保全自己。
精神与形体是不分离的吗?保持自己的天真,可以像婴儿一样纯洁吗?心里没有邪念,便可以守心如玉吗?爱民如子,就可以不依靠智能吗?人世间变化无常,可以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吗?洞察世间万物的道,便可以做到恬淡吗……养育了天下万物,而又不占有它们,也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这才是最完美最高深的道德。
善与恶之间,相距又有多远呢?人们对恐惧的东西,从古至今,永远都是如此:当别人情绪很高涨,就像要去赴盛宴,或者踌躇满志,像要去登楼望远时,我却喜欢宁静与淡泊。
我的内心很平和,脸上还带着和婴儿一样天真的微笑。那些人看上去像似丰饶富足,我却像是若有所缺,而且还像个傻瓜一样无知无觉。众人都醒,我一个人醉;众人都智,我一个人愚。我的心胸很广博,像是无垠的大海;我的行为很潇洒,像是飘忽的清风。其他人都身怀绝技,惟独只有我,看上去一无是处,还目光短浅。然而,我不是要故意与众不同的,因为我要追求的,就是那种自然淡泊的境界。
人们应该去追求高度的空灵,去保守高度的清静。万物都在生长繁育,人们看到了它们的循环往复。世间的一切都是有规律哦,如果胡乱行动,必然会引起灾祸。人们在规律的引导下要学会容纳和包涵,学会了容纳包涵,就能做到公正无私。如果人们做到公正无私,就可以吸引天下的人,像影子一样地去归附他。天下归附了他,就合乎了自然的道。合乎了自然的道,就算是做到了“道法自然”。如果能够做到“道法自然”,今生就可以享有平安了。
老子(前571—前471):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天点亮一盏灯》 勇气是一种美德
相信得太多或太少都很危险
作者:柏拉兔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法国)狄德罗
轻信,是傻子的通病,但,有时也是聪明人的缺点。
聪明人可以把眼前很小的东西看得很远;傻子却只把眼前的东西当作惟一的真实。在这里,一个很冒失;一个很怯懦。
正确的态度既不是信得多,也不是信得少,而是把心中的疑问分成一个一个小块,再把每一块都放到最不可能的地方来一一解答。每一个答案都会使你哑然失笑的——危险的不是相信太多或太少,而是相信的本身。
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
《每天点亮一盏灯》 勇气是一种美德
绝不可使不自制成为习惯
作者:柏拉兔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不自制的人,在事当临头时就已经后悔了。这并非无药可救,可是人们却往往把他当成习惯。
不自制的人得不到平静。奢淫骄纵的人肆无忌惮,对兄弟夫妇也缺乏应有的礼节,甚至有违人伦常理。这当然是无可救药的,可是人却因为做事行为隐秘而毫不恐惧。
不自制的人并非不聪明。有些人善于思辨,不过一旦遭遇实践,就不再坚持所考察的结果,而那种活动型的人则完全不加以考虑。聪明和自制结合的人是明智的人,这种人的明智不但在理论方面,在实践方面也是优秀的。
分辨聪明和自制的区别显现在理性上相近,在行事的公正与否上后者更注重结果。不自制的人好比一个城堡,它订立了完整而良好的法规,可就是不予以执行。
不自制与自制都以“是否过度”为原则。自制是坚持得过多,不自制是不足。然而就大多数人的能力而言,前者显然为他们所掌握。为什么不把这个原则调换一个方向呢?这样,以我们的聪明,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明智的人。
在许多的不自制者当中,有的人并不为自己因过度地追求享受而违反真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