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余凤高《呻吟中的思索》,山东画报出版社,ISBN 7806033106
本书是“医学与文化丛书”的一种。本书从文化的角度讲述了人类过去和
现在一些常见重大疾病的渊源和危害,以及人类起初的恐怖和猜测,直到
后来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在此过程中,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此还
涉及到文学、历史、宗教、艺术、风俗等各个方面,引发了许多神秘、动
人而有趣的故事,是一部人类重大疾病的文化史,也是一部科学和文学完
美结合的作品。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自己精神上的疾病,并且做了文字记载。事实
上,在动物进化到人类阶段、具有超越动物的正常心理活动之后,一
旦这种心理活动发生严重紊乱,人就会在思维、感觉、情感、行为等
方面表现出被科学命名为精神分裂、偏执狂、麻痹性痴呆、情感性精
神病、癫痫伴发性精神病、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等精神病症状。
已经有人认识到,精神疾病与严重的心理冲突有关系,“这些疯
狂行动”是由于“经常遭遇到的许多痛苦烦恼当中的某些而产生出来
的”。
什么人对事物最易产生“痛苦和烦恼”的感受呢?这是一个自古
以来就引人思考的问题,思考的结果之一就是由此产生出的一个有趣
的理论:疯狂与天才有联系。早在公元前4世纪,西方最伟大的思想
家和哲学家之一亚里士多德就提到很多诗人、先知和女预言家的精神
病,他特别强调的就是才华和发病的联系,说是“在他们躁狂症发作
的时候,他们就是优秀的、出色的诗人,而此病一旦治好,就再也写
不出诗句了”。为证明他的看法,亚里士多德举了一些例子:说像
“诗歌里、政治上和艺术中的许多杰出人物都是患有精神忧郁症的,
又像《伊利亚特》里的埃阿斯是疯癫,或者像《伊利亚特》里的柏勒
洛丰是极端的厌世者。甚至在现代,也可以在苏格拉底、恩培多克勒、
柏拉图和许多别的人物身上看到这类特点”。
天才与疯狂是否具有必然的联系或许还是一个在理论上尚未得到
充分研究的问题,但是这两者的关系确实令人迷惑。因为许许多多被
公认为天才的人物,的的确确都带有几分疯狂,或者极端的疯狂。
请看一些天才人物精神病态的动作和行为。
拿破仑的右肩和嘴唇、甚至四肢总是在习惯性地震颤、抽搐,他
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一次,在流放地圣海伦岛,他与在那里严厉管制
他的英国将军赫德逊·洛爵士吵过一架之后,说:“我的发怒一定非
常可怕吧,因为我感到我的两腿在震颤,这已经长久没有发生过了。”
一生患精神病、最后陷入精神崩溃的奥地利大诗人尼古拉斯·莱瑙和
法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哲学家孟德斯鸠也有这种震颤的精神病症,在
这两人房间的地板上,都留有他们写作时两脚震颤抽搐的印记。约翰
逊走在伦敦街上的时候,总要强迫自己去碰一碰路旁的每一个邮筒,
即使偶尔漏掉一个,也非要回去再碰一次;他进出大门或任何出入口,
总是要按自己心里规定的,右脚或者左脚先跨过门槛,如果有什么错,
就一定要重新再跨一次,直到自己心中满意为止。苏格拉底也有这种
古怪的病态动作,他经常无缘无故地在街上跳舞或跳跃,像是一直处
在极度兴奋状态。
天才人物最引人注意的病态是癫痫。
裘力斯·凯撒JuliusCaesar是一位使古代希腊和罗
马历史改变进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他是一名癫痫病患者。在战场
上,他曾两次由于癫痫发作几乎严重影响到他的命运。另一次,当元
老院要向他发布最高荣誉时,他坐在执政官的席位上,因为意识丧失,
怎么也站立不起来,只是像对待普通市民那样来迎接元老院议员,不
过议员们并没有对他的这种举止表示不满。凯撒恢复意识后,立即回
家,脱去衣服,伸出脖子,大声说,他准备让他的喉咙给任何一个想
割的人去割。他解释说,他对元老院这样的态度,是由于他有病的关
系,他是一个病人,患有这种病的人无法在大庭广众中站立着说话,
病一发作,他们立即会感到头脑昏晕、手脚休克,最后完全失去知觉。
除了凯撒之外,像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天才诗人弗朗西斯科·
彼特拉克、法国的伟大剧作家和小说家莫里哀和居斯塔夫·福楼拜、
德国伟大作曲家乔治·弗里德里克·韩德尔、法国国王查理五世、古
代基督教的圣徒保罗等,都是癫痫病患者。隆布罗索相信癫痫病可能
与艺术创造有关,是因为“艺术创造中出现的瞬间间歇和意识经常的
突然缺失,其特征就是癫痫”。这一解释是否正确尚待研究,但俄国
的天才作家费多尔·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情况,倒确实是这样。
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天才。他在室内一边走一边口
授创作时,经常像约翰逊那样,每回走到壁炉跟前都要在炉上面敲两
下;更奇特的是他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随着焦躁不安而发作癫痫,
手脚发抖、全身抽搐、嘴唇青紫、脸颊通红。但在这发作和苏醒中间
的一个间歇的瞬间,他的意识会出现一个短暂的理想境界,在这个时
候,他的知觉异常灵敏,意识异常清晰,思维异常活跃,这是他自己
平时和其他一般的人所难以企求和达到的。这使陀斯妥耶夫斯基能够
像他的研究者、著名学者米·巴赫金说的,有可能这就是所谓病态天
才的特有天赋!
对特定瞬间横剖面的理解力达到异乎寻常敏锐的程度,并使他能
够在别人只看见千篇一律事物的地方看得见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东
西。在旁人看见一种思想的地方,他会找得到和探摸得到双重思想、
双重人格;在旁人看见一种品格的地方,他可以从中挖掘出另一种相
反品格的存在。一切原本显得简单明白的东西在他的世界里却成为复
杂而且多成分的。他善于在每一个声音里听出两种争辩的声音;善于
在每一个表情里看到沮丧和立时变为相反表情的预兆;在每个手势里
他同时捉摸过信心和不自信;他领悟过每一种现象的两重意义和多种
理解。
伦勃朗以后荷兰最伟大的画家、画的价格今日已经高到六七千万
美元天文数字的文森特·凡·高Vin?centvanCogh,
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他同样著名的还有因精神病而自杀的结局,以及
曾经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包好要去送给一名妓女。凡·高明白自己
的精神疾病,但他却把这病看成是他绘画艺术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他
声称:“一些人尽管疯了或是病了,还是喜爱自然,这些人就是画家。”
这是他的信念,他甚至深信,自己如果真的成了疯癫病的人,那么,
“我愈是疯癫,就愈是艺术家”。
夏尔·波特莱尔CharlesBaudelaire是法国现
代派的著名诗人,他有几首情诗被认为已经达到不朽的艺术顶峰;同
时他还被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艺术批评家”。但他却是一个十
足偏执反常的人。
波特莱尔从家族遗传来的精神病,使他从童年时起就充满幻觉和
妄想;对生活的狂喜迷醉和恐怖战栗,使他的知觉时而极端敏感时而
又麻木迟钝,这是他自己也能感觉到的一种对立的情绪。这些都导致
他把人生看成是“可厌沙漠上的恐怖的绿洲”,从而决心要设法逃离。
6岁时父亲去世,第二年母亲改嫁,波特莱尔与继父关系不好,争吵
不止。一次,当着朋友的面,他试图要扼死继父,还拒绝继父为他提
供的职位,独个儿过放荡的生活。为使他改变这种生活,继父送他去
印度经商,可是船到中途,他就登岸回国,空着手,什么也没有带回
来,除了一个黑女人,一个他要献给她情诗的黑女人。是的,他的爱
是病态的,他所爱的异性是丑陋的、一般人看到会感到毛骨悚然的黑
女人,或者是非常高大或非常矮小的女人。他在一首叫《种马》的诗
中这样写到一个女子:“她很丑,却很惹人喜爱。”说这个女子是一
只蚂蚁、一只蜘蛛或一具骷髅,“确实生得奇丑不堪”,但“总之,
她有味道”。他向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所表达的欲望是,把她的双手
悬到天花板上,以便可以吻她的脚,亲吻裸露的脚在他便是性行为的
等同物。波特莱尔也有一些抑制不住的强迫症行为,例如他每个月都
非要改换一次住处不可;在陷入痴呆状态之前,他经常难以克制地向
商店的窗子投掷瓶子、罐子一类的东西,仅仅是为了能听到击破玻璃
等物件的声音,使他感到愉快。
像陀斯妥耶夫斯基、凡·高、波特莱尔等这样患癫痫病和其他精
神病的天才人物,还可以举出意大利的“鬼才”小提琴家尼科洛·帕
格尼尼、法国象征主义典范诗人阿尔蒂尔·兰波、美国获诺贝尔文学
奖的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英国著名女作家维吉尼亚·吴尔夫……
坚信极度才智接近极度疯狂的帕斯卡本身也是一个精神病人,他从2
4岁就开始发作惊厥病。
俄国作家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格里包耶多夫写过一个剧本,
叫《智慧的痛苦》,描写主人翁、才智非凡的恰茨基从国外回到莫斯
科,发现俄罗斯社会仍旧像以前一样浑浊,他自己原来所爱的女伴也
已经堕落,这使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他认识到,这是社会的罪
恶,于是便向这个社会发出控诉,结果却被上流社会的人看成是“疯
子”。剧本说明,一个非凡的天才人物,在遭受极度痛苦的情境中,
是会因这心灵的极大痛苦而陷入癫狂的。
毫无疑问,是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冲突致使人患上精神病症,
格里包耶多夫的现实主义观察非常正确。发人思索的是:只有极富智
慧、对事物极为敏感的人,尤其是天才人物,才最容易产生激烈的心
理障碍和心理冲突,这激烈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冲突长期下去,自然就
会导致主体的精神病,最后使他成为一个疯癫的人。显然是这一点,
才使天才与疯狂发生一定的联系。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