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对孩子生气发脾气的心理咨询案例 |
时间:2025-02-24 12:02:12 来源: 作者: |
在城市的一隅,有一间温馨宁静的心理咨询室。柔和的灯光洒在木质的地板上,四周的书架摆满了各类心理学书籍。心理咨询师夏伟正坐在办公桌前,整理着资料,这时,咨询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位略显疲惫的女士走了进来,她就是李女士。 李女士坐下后,眉头紧锁,一脸苦恼地开始讲述:“夏老师,昨天我女儿非要到垃圾篓里捡奶酪的棍子,我跟她说了好多遍不能捡,不卫生,可她就是不听。当时我一下子就没了办法,满脑子就想着‘说了也不听,只有发脾气震慑她这一个办法了’,于是我就冲她发了火。” 夏伟认真地听着,目光温和而专注,等李女士说完,他缓缓开口:“李女士,我们先来看看您当时的观念。您觉得除了发脾气震慑和批评她,没有别的办法了,可这真的是事实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当下的情绪反应可能跟过往的经历有关。就像您,事后仔细觉察会发现,您当时的反应和您父亲生气时的情绪模式如出一辙,这就像是生命的轮回。那一瞬间,其实只是过往应对矛盾分歧这类事情时的图像和情绪记忆自动重播了,这些记忆就像种子,被当下的外缘诱发出来了。所以,并不是没有办法,只是您被过去的记忆牵引着。我们可以通过图式治疗来做图式转化,给自己种下积极的种子。” 李女士听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夏伟接着说:“当下次再遇到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很多方法可以尝试。比如,您可以先深呼吸,运用‘零极限’的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零极限’强调清理内心的负面记忆,让自己回归到清净的状态。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祥和注视,注视着孩子的眼睛,温柔而坚定地提出您的要求。这能让孩子感受到您的爱和尊重,同时也明确您的底线。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心理教练父母明矾式沟通,这种沟通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表达您的想法和感受,也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 夏伟顿了顿,继续说道:“您还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佛陀在这里,他会怎么回答、怎么做呢?观想出佛陀慈悲临在的样子,用那份慈悲去应对。当孩子的确做了危险和错误的事情时,言语上要温柔坚定地拒绝,但在情绪上要陪伴孩子,允许孩子释放他们的情绪。最后,我们可以用心理教练式发问,陪孩子看到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太好了,其实这是一个重新种积极种子和重建新的图式情绪反应模式的好机会。每一次矛盾的出现,都能让我们更加清晰自己的情绪反应模式,也能训练我们积极的情绪反应模式。”夏伟微笑着鼓励李女士。 接着,夏伟又引导李女士进行“果地照镜”:“李女士,我们回顾一下过往,您习惯用批评否定的方式去面对矛盾情境,可这样并不利于事情的高效解决。真正的原因是您心智模式的习性反应。要想实现高情商沟通,就必须改变自己在矛盾冲突情境下的反应模式。其实,矛盾冲突是锻炼我们情商的绝佳机会,它能让我们训练教练式发问、陪伴、看见的技能,也是让我们觉察、回归的机缘,我们应该感恩这样的呈现。” 最后,夏伟谈到了“看空性”:“本质上,这些矛盾和冲突其实是空的。如果没有觉察,执着于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就会陷入生命的轮回。但当我们带着觉察,就可以选择播放什么样的剧本,把人生这场大戏当作是陪自己脱离习性执着的影片。” 李女士听着夏伟的一番话,心中仿佛打开了一扇窗,阳光透了进来。她知道,自己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成长之旅,告别那个被情绪记忆牵引的自己,迎来一个更加智慧、平和的自己。 |
|
|
|
|
栏目热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