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你,”刚说到这,哽咽的感觉已经让我泣不成声。? 咨询师在一旁继续引导:“那个照片里的小女孩儿,根本没有办法决定是否留在妈妈身边, 她只能随着妈妈的意愿,一次次地被送走,一次次地离开亲爱的妈妈、爸爸,但她的内心, 是多么想和他们在一起,多么想让妈妈亲她,爸爸爱她,还多么盼望姐姐能回到自己身边, 和她一起玩,一起笑!”? 这些话,每一句都刺痛我的心,泪水毫无顾忌地涌出,我几乎号叫着抱怨妈妈,呼唤爸爸和 姐姐,幼时那一幕幕,不再是画面,而成为我真正的感受。我体会着当年的自己——那个小 生命的心,一颗脆弱无助的心,我好爱她,好爱她,好心疼她,好理解她!? “孩子,我们也爱你,可我不爱你爸爸,妈妈不能和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在一起生活,但我 爱你,爸爸也爱你,你一定要理解妈妈,因为,你现在也是个女人,你也有权力作出自己的 选择。”咨询师以妈妈的口吻娓娓道出。? “是的,是的,我理解你们,可又有谁理解我?”? “你的心理解,你的女儿理解!”? 当说到女儿时,我更加伤心,感到了她正像当年的自己一样,深深地点着头,那时,我好象 什么都懂了,在那一刻,我理解了所有人,我感觉我读懂了生命。? 经过这场“洗礼”,我好象变了个人,老公是最直接的感受者,他说,他好象才认识我,感 觉 我越来越美。同事说我像大病初愈一样,振作了很多,但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终于学会 了怎样爱我的女儿!? ? 心理分析:? 当父母无法左右自己的两关系时,会自然地不知所措。此时,大部分父母不自觉 地将亲子关系放在次要地位,因为他们自顾不暇,况且,在家庭关系中,两关系排在第一 位,没有它,其他关系也就无从谈起。? 当有孩子的夫妻重新面对婚姻选择时,要有一个明确的前提:孩子是原来家庭的果实,对孩 子的爱,不能少于对新配偶的爱。否则你就是不爱自己。而且,孩子并没有错,必须对他们 负责。? 这就好比是一棵树要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去,在移植的时候,怎么可能只移树干不移果实呢? ? 何况,一桩婚姻,是彼此的全部接受,并非只接受双方的某一部分。有些女人在离婚后,怕 自己嫁不出去,便把孩子丢给男人或亲戚,先摆脱母亲的责任,好像做了母亲是什么天大的 罪过,这种做法,只不过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宠物,而不是真实的人。而如果一个男人在接受 一个离婚女人时只接受她本人,而不接受她的孩子,那么这个男人便不配成立家庭。? 家,不是风月场所,它需要共同承担责任,它是生命的培养基,是人类社会的细胞,它的庄 严和生动,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来完成的。?
◎29?孤芳自赏缘于母亲改嫁(3)
人的生命很有限,大部分时间在外面戴着面具,彼此之间寻找着自己的价值,在众人的目光 中将自己的片段支离破碎地拼凑在一起。而家庭,正是有机会摘掉面具,让自己能够放松下 来的唯一场所,如果在这里还在为自己的真实打折扣,就是不尊重自己,不正视生命。那么 ,缔造出来的下一代亦会重复这种生存状态。? 家庭和睦需要夫妻共同完成,无论你的原生父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痕迹,请打开它,展示在 你的爱人面前,交给他/她一个全然的自己,表达彼此间的最大诚意,如此洒脱和坦然,才 有可能塑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家庭。 ? ? ?
◎30?高分低能(1)
? 案主:单女士,36岁,饭店经理? ? 幼时经历:? “我几乎没有考试升学的经历,”单女士向心理医生坦言,“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 ,再从高中到大学,全都是保送到重点,小学时我还因成绩突出跳过班,就算是本科升研究 生,也是保送。所以,我觉得上学对我来说简直太轻松了,在学校时,我常常不理解有些同 龄人为什么会花那么大的气力去争什么重点,再苦熬几年考大学……的确,上学不就是一件 非常容易的事吗?我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全班,全年级,甚至全校拔尖,高考前的模拟考试, 在我们那个省,我也是前三名的成员。”? 此时的单女士露出得意的神情,但很快,她又陷入无奈中。? ? 咨询过程:? “刚参加工作中也没觉得什么,转正,入党,结婚,生孩子,老公很是努力,我们结婚3年 ,他就买了公寓和车子,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步入小康,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整天 忙得脚不沾地,这就需要我们二人必须有一个人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不用考虑,这个 人肯定是我,于是我辞掉单位的工作,尽管当时我已经是副处级职称,但还是为了这个家放 弃了事业。”? “这不一切都顺理成章了吗?”咨询师说。? “开始一切都正常,正如您所说,顺理成章,可后来就越来越不对劲了。”单女士说,“在 家 里不到一个月,我的脾气开始变得暴躁,动不动就对着家人发火,老公出差回来,我横挑鼻 子竖挑眼,不是看不惯这就是看不惯那,他的妈妈有时候站出来替儿子说两句话,我便和她 吵,弄得我们婆媳不合,孩子就在这种吵闹中一天天成长起来,现在她已经9岁了,脾气和 我一样,动不动就发火,为此我们都很焦虑。”? 38/62 首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