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 > 心理咨询案例

精神分析入门

时间:2025-05-30 09:50:27  来源:  作者:

    这种冲动在每个人的心理深处造成一个"追求满足"的固定需要--这就是"享乐原则"了。弗洛伊德以为它是潜意识心理所奉行的"最高指南"。

11.什么是"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
    所谓"生活",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在我们能做的范围内调整我们愿意做的事。
    婴儿每次向得到人们的注意而总是哭喊时,他领悟到他的一切所求得不到同样的考虑;成人想买件新衬衣,因为经济不好而作罢;所爱的女人不愿和自己结婚,而法律又禁止自己强迫她......这些都是意识的愿望被外界环境否定的种种形式。
    在潜意识心理,某些享乐原则刺激而产生的欲望常遭到另一个相反的力量的监察。弗洛伊德称后者为"现实原则"。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个力量,用来统制我们的潜意识里那些无法无天的要求,并设法改造它们,使之适合周围的现实世界--那个充满法律和责任的世界!
    "现实原则"的经典例子即是法律、命令以及一些外在的需求。它与享乐原则的关系就像坚决的双亲和任性的孩子一样。

12.什么是"原我"(Id)
    Id是拉丁字"它"的意思。弗洛伊德用它来代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一股特别强大的力量。它是能量的巨大储藏处,完全隐没在潜意识里;它也是我们所有的热情、本能和习惯的来源;并且总是费尽心机地要满足它们。"原我"为了达到个人生活的满足而产生的冲动经常很复杂,没有道德观念,甚至也缺乏逻辑的推理。它对现实是陌生的,唯一的兴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以满足本身的需要。它百分之百地接受"享乐原则"的支配。
    在态度上,"原我"可以比喻成一个非常暴躁的婴儿;它完全不开化,非常贪婪,只对自己的需要或欲望感兴趣;而且具有一股桀骜不驯的力量,一点儿也不听从理性。
    "原我"的需要是相当违反社会的;但它始终设法要表现在每个人的生活里,让人们感觉到它。他在对个人的生活和人格的影响上,占这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它对一般人的生活是那样的重要,而人们可能权人不晓得它的存在和力量。

13.什么是"自我"(ego)?
    当我们在普通的闲谈里谈到某一个人的"自我"时,我们所知的是他的自尊或自尊心;而当心理分析家论及"自我"时,它的意思则是另一个全然不同的东西。
    "自我"也像"原我"一样,是每个人的人格里极为有力的因素之一。"原我"在本质上是不受制约的,而"自我"相对地在本质上却是文明的产物。它是每个人身上不能不具有的"控制"室,主管我们维持一般正常而守法的生活。
    "自我"是不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的东西。意识上,它尽力使我们变成一个有道德的人。譬如说,一个接过婚的男人虽然喜欢他的女秘书,但他也绝对不会让她知道他对她的感觉。在潜意识上,"自我"压抑了他认为不道德的某种性格,例如一个男人可能喜欢他妻子的姐姐或妹妹,但他自己并不知道,由于"自我"发挥效率的关系,他也许相信自己"实际上是厌恶这个女人"呢。
    即使在我们睡眠的时候,"自我"也在作用者。当我们那些交不愉快的思维要在梦里显露时,"自我"潜抑着它们,迫使这些可怕的念头一定要伪装好了才能出现。于是它们只好借助象征的事物在梦里显露。
    在每个人的心理上,那些无法无天的"原我"欲望同"自我"的道德观念永远在做剧烈的冲突,它们以我们肉眼见不到的战斗方式僵持着。
    它们像是一对年龄差距较大的兄弟,对家庭事务的处理采取截然不同的看法。哥哥(自我)了解所有事务的执行程序而较为保守;弟弟(原我)则勇敢、性急、不考虑一般应该注意的事项。他想利用暴虎冯河的冲动去做任何一件事,做哥哥的只好尽力设法去管弟弟,不使他闯祸。
    有时自我的控制松懈了,于是怨我赶紧表现出来,当这种事情发生后,自我往往感到十分懊悔。
    例如:当愤怒发作时,一个人可能揍人,结果也许会被回敬一拳或闹上官司,使他后悔不已。
    他可能在公司的会议上饮酒过度,结果弄得尊严扫地,是他后悔莫及。
    他可能去追求那个自己明知"她一点也不喜欢我"的动人女孩,结果她真的一点都不喜欢他,弄得他痛苦无比,后悔不止。
    依弗洛伊德自己的印象,他以为"原我"产生冲动的力量,而"自我"则像个方向盘一样,控制着欲望目标的达成。
    "自我"在基本上扮演的是一个调解人的角色,它努力地在不顾实际的"原我"需要和环境的实际限制之间,做个名副其实的调解人。

14.什么是"超我"(super-ego)
    "超我",大致与所谓的"良心"是相同的东西。在心理生活里,它代表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可以"和"不可以"的联合力量。这些力量使我们透过双亲、教师、宗教影响和其他道德权威形式的接触而形成我们心理上的一部分。
    "超我"大部分属于人格的潜意识部分,它是一个特殊的机构。这机构告诉我们什么是合乎道德,什么是不道德的。它像一个监督者或警戒者,设法引导自我走向更高尚的途径。当"自我"对"原我"的要求过于轻易地屈服时,他会惩罚"自我"。所以当我们做错事时感到有罪,这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良心的谴责"。

15.什么是"原欲"(libido)
    按照弗洛伊德的定义,原欲使"那些包含在爱字里的所有本能力量,它都必须获得施展。"
    但是弗洛伊德又写道:"......该词比通行的意思更要广泛......。"所以原欲包含着各种得癌:性爱的本能、自我的爱、对双亲和子女的爱、对朋友和普遍人道的爱。它对包括对无生命物品如艺术作品的爱、个人对祖国的爱、甚至对一个抽象理念的爱。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