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片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心理治疗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语简介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学家首页 | 最新文章 | 存在主义大师 | 家庭心理治疗 | 宗教哲学 | 精神分析 | 精神病学先驱 | 催眠 | 女性主义心理学家 | 当代治疗师 | 人本主义 | 认知行为派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学家首页 >> 人本主义 >>
  • 马斯洛 (4)
  •  2008-04-19 22:27:25  作者:华人心理咨询网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0条
  •  文字大小:【大】【中】【小】 评分等级:0
  • 不肯 定、不明确或者不精确的状态中感到惬意(在某些情况下,这一切在科学、艺术或一般生活中是完全合乎需要的)。
      这样,怀疑、试验、不确定,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延迟作决定的必要虽然对大多数人是种折磨,但对某些人却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富有刺激性挑战,是生活中的一种高境界而不是低境界。
      2.2 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自我实现者有许多在表面上可以觉察的、最初似乎是不同的、互不相关的个人品质,这可以理解为一个更为基本的单一态度的表现形 式或派生物。这个态度就是:相对他不受令人难以抬头的罪恶感、使人严重自卑的羞耻心以及极为强烈的焦虑的影响。这与神经病患者形 成鲜明的对比,后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描述为由于罪恶感、羞耻心和焦虑感或者三者之一、二而丧失了能力.甚至我们文化中的正常成 员也会毫无必要地为许许多多的事情感到内疚或者羞愧,并且产生无谓的焦虑。健康人则认为,接受自己以及自己的本质同时毫无懊恼、抱怨,甚至对此不加过多考虑都是可能的。
      尽管他们自己的人性有种种缺点,与理想有种种差距,但他们仍可以以斯多葛的方式从本质上接受它们而不感到有真正的忧虑。如果 说他们是自满,那会传播错误的印象。相反,我们必须说:他们能够以一个人在接受自然的特性时所持的那种毫不置疑的态度来接受脆弱 、过失、弱点,以及人性的罪恶方面。一个人不会由于水的滑湿、岩石的坚硬或者树的翠绿而抱怨它们。儿童是睁大了眼睛,用毫不挑剔 和纯真无邪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他们只是注意和观察事实是什么,对它并无争论或者要求,自我实现者也是以同样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人性的。当然,这并不同于东方的出世观念,不过出世观念在我们的研究对象那里,特别是在面对疾病和死亡的研究对象那里也能观察到。
      可以看到,这等于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我们已经描述过的观点,即自我实现者对现实看得更清楚:我们的研究对象看见的是人性的 本来面目而不是他们希望中的人性。他们的眼睛并不为各种眼镜所累,从而歪曲、改变或者粉饰所见事实的真象。
      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接受层次是所谓动物层次。自我实现者往往都是优良的、强健的动物;他们的胃口很好,生活得非常快活,没有懊恼、羞耻或者歉意。他们似乎始终食欲良好,他们似乎睡眠香甜,他们似乎没有不必要的压抑而享受性生活,其他相对来说是属于生理 性的冲动也都是如此。他们不仅在这些低层次上能够接受自己,而且在各个层次上都能够接受自己,例如爱、安全、归属、荣誉、自尊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被看成是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它们之所以能被毫无疑问他接受下来,其原因仅仅在于:自我实现者倾向于接受自然的作用而不是因自然的作用不合意而愤愤不平。普通人特别是神经病患者常有的反感、厌恶在自我实现者中间是很少见的,他们不怎么挑食,也较少厌恶身体的产物、身体的气味以及功能等等。这是上述自我实现者倾向于接受自然产物的表现。
      自我接受与接受他人的紧密相关体现在两个方面:(l)他们没有防御性,没有保护色或者伪装;(2)他们厌恶他人身上的这类做作。假话、诡计、虚伪、装腔作势、面子、玩弄花招、以庸俗手法哗众取宠,这一切在他们身上异常罕见。既然他们与自己的缺点甚至也能和睦相处。那么这些缺点最终(特别是在后来的生活中)会变得使人觉着根本不是缺点,而只是中性的个人特点。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绝不存在罪恶感、羞耻心、黯淡的心绪、焦虑和防卫性,而是指他们很少有不必要的罪恶感等。动物性的过程,例 如性欲、排尿、怀孕、行经、衰老等,是客观事实的一部分。因此必须接受。因此,没有一个健康的妇女会因为自己的性别或者这个性别的任何生理特点而产

  •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ydstx/ren/200804/content_3120.htm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强迫症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婚恋与性家庭创伤


网上网络即时通讯心理咨询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3:00

双休及节假日工作时间不定
  • 最新心理学家
  • 马斯洛
  • 马斯洛晚年的超越性人格...
  • 以聚焦为取向的体验性疗法
  • 人性之探索——马斯洛的...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罗杰斯
  • 热点心理学家
  • 马斯洛
  • 推荐心理学家
  • 相关心理学家
强迫症 | 抑郁症 | 焦虑症 | 社交恐惧 | 恐惧症 | 疑病症 | 惊恐发作 | 失眠症 | 人格障碍 | 性心理障碍 | 婚恋障碍 | 神经衰弱 |

电话:027-87908120  手机:1388609236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湖口金谷明珠园9-2-40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交通:鲁巷广场站756至湖北教育学院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千度权威签证专业机构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