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心理课堂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时间:2025-02-27 20:22:09  来源:  作者:

    3.享受被需要的幸福

    有些家长对孩子把自己的依赖当成一种享受,认为孩子依赖自己是因为孩子爱自己,离不开自己。他们在为孩子包办一切时,体验到了巨大的幸福感。在这里不仅是孩子依赖父母那么简单了,父母对孩子的需要也是一种依赖。

    亲爱的父母亲们,请反思一下,你是否有上述三种情形?但请别忘了,孩子总有一天必须离巢高飞,必然要走向社会,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如果让孩子一直躲在你的羽翼之下,他们如何高飞而不至于跌落?

    实践证明,许多中小学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到了大学之后却不能很好地生活学习,甚至发生了许多让人痛心的事情。长大之后他们不能很好地步入社会,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啃老族”,他们怕事、畏缩,宁愿在家享受母亲的照顾,宁愿吃爸爸的工资,也不敢步入社会。他们虽已成年,但仍待业在家,他们惧怕外面的世界,不能独立认真地完成一件事,更别提对工作负责了,所以只能做“啃老”一族。

    在电影《狮子与我》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妇,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狮子,对它照顾得无微不至,小狮子一天天长大。有一天,他们突然想到小狮子不可能永远住在他家里,它总有一天要走向森林,它必须学会生存、学会觅食。于是这对夫妇含泪把小狮子放回森林,每天暗中跟踪观察,可是小狮子由于没有经过母狮训练,独立生存非常困难,它因为不懂觅食而瘦骨嶙峋。

    父母们,请学会放手吧!如果你永远牵着他的小手,他就永远学不会奔跑与跳跃。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是健全而快乐的,就从现在做起,利用下面的办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第二篇 方法总比问题多——孩子的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 第二章 小学阶段孩子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8)

    专家支招

    1.教导孩子独立做事

    懒惰,是人的本性。当有人愿意为我们服务与代劳时,谁还会费心思自己去努力?事事有人代劳的孩子,要转变成自己去动手、独立做事的孩子,这是很难过渡的,需要家长耐心而坚定的教导。家长必须对孩子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逐步地让他们学习生活技能。可以让他们先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衣、吃饭、整理书包等等。当他们能够做到时,不妨再让他们学干一些家务,比如打扫卫生、刷碗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感恩意识,体会父母的艰辛。

    在一些事情上,可以多问问孩子的意见,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做决定。

    2.多肯定,少打击

    当孩子独立地去做一件事时,即使事情不大,即使做得不好,也不妨鼓励一下他做事的动机和勇气。当孩子提出自己的主张与看法时,要多肯定、少打击。对他们合理的想法与主张要给予肯定与支持,并鼓励他们去实施,这样孩子的自主性就会一天天强起来。

    3.鼓励孩子交独立性强的朋友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与独立性强的同学做朋友,耳闻目睹中孩子自然而然地受到影响,提高独立地处理事情和问题的能力,激发自我,提高独立意识和进取心,从而形成独立的人格。

    4.循序渐进

    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孩子的坏习惯是日积月累养成的,想要一两次就让孩子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也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长时间的耐心与努力,按一定步骤或计划逐步形成。过度的变化会带来孩子的抗拒,还会破坏亲子感情。所以父母必须有耐心、有恒心,逐步养成孩子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

    5.坚定立场,坚持原则

    由于习惯了被宠溺,一旦有所改变,肯定会反抗,希望重现以前“颐指气使”的美好时光。这时,你一定要坚定立场,坚守原则,不要屈服于孩子的无理取闹。有必要时可以制定一些惩罚条例,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哭闹是无济于事的。

    父母们,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做那只无能的小狮子,就大胆地放手,让他们学会自己觅食,学做兽中之王吧!

    八、孩子患了厌学症怎么办

    我最近一直很苦恼,不知道儿子最近为什么一提到学习,脸上就出现烦躁神情,学习时也瞌睡不断,应付了事。写起作业来拖拖拉拉,一支笔也能拿在手里看上半天。你一批评他,他就说不想学习,不想写作业。老师也向我反映,他这学期上课听讲不专心,作业交得迟,即使交上也会错一多半。我的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厌学症?我该怎么办?我急于得到您的帮助。

    专家解析

    孩子不愿意学习,这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每个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都出现过不愿学习的情绪。什么是厌学症呢?

    厌学症指的是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倦怠情绪、冷漠逃避和对抗的心态及行为表现。具体表现为:不愿学习,学习动力不足;上课注意力分散,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学习消极被动,思维缓慢;学习效率低,知识脱节无系统;考试及作业错误率提高,学习成绩较差。严重者,还可能有逃学、说谎、离家出走等不良行为。

    据一次调查显示:“喜欢学习”的小学生仅占8.4%,初中生仅占10.7%,而高中生仅为4.3%。可见厌学是在学生中间广泛存在的现象。

    长期的厌学,会使学生成绩下降,还会带来逃学、吸烟、沉溺网络等品行障碍,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厌学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1.客观原因

    从客观原因说,与我国国情有关。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不足,升学压力极大。大多数学校施行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是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教材内容陈旧单调,教学方式死板机械,以应试为目的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延长学生学习时间,加大作业量使学生超负荷运转,长时间的疲劳过度,使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低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