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心理课堂

心理学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咨询教育

时间:2025-02-27 20:23:21  来源:  作者:

    认识水平上,青少年阅历浅、经验少,遇到问题后,容易把事情想得过于困难、复杂,加之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对事情感到无能为力,因此容易紧张、焦虑,放心不下。

    如何才能克服狭隘心理呢?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性格心理篇 扩展自我:狭隘让你的人生越走越窄(4)

    一、开阔视野

    有狭隘心理的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而且他的知识面也非常狭窄。人的度量与人的知识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个人知识丰富了,立足点就会有所提升,视野也会变得开阔,因此,就会对一些事情提得起、放得下、丢得开,就会“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培根说过:“读书使人明智。”青少年要多读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书,对于开阔自己的胸怀有很大的作用。因此,青少年开阔视野很重要,要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参观一些伟人、名人纪念馆,听英雄人物事迹报告会等。这能使自己在亲身体验中顿悟很多人生道理。

    二、多与人接触,善于宽容他人

    有狭隘心理的人,其心胸、气量、见识等都局限在一个狭小范围内,不宽广、不宏大。多与人接触,就会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从而积累很多经验,还会从中明白许多对与错的道理。善于宽容人,这是人的一种美德。对任何事都斤斤计较的人,一定是一个狭隘的人。受情绪、认识等的影响,他会产生一些盲目的行为,甚至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善于去宽容的人,会避免很多不良后果事情的发生。

    三、加强人生观的教育

    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充分地挖掘生命的潜能,为社会作贡献,给别人,给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一旦把眼光放在大事上,自己一时的得与失则算不上什么,对整体、全局有利的人与事就都能容纳与接受,使眼光从狭隘的个人圈子里开出去。抛开“自我中心”,就不会遇事斤斤计较,“心底无私”才能“天地宽”。

    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情感,进行正当的人际交往

    与人相处应热情、直率,善于团结互助,融“小我”于“大我”之中。交往的增多,可加深彼此了解与沟通,更透彻地了解别人与自己,开阔心胸。

    五、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参与多种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拓宽兴趣范围,使自己时刻感受到生活、学习中的新鲜刺激,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陶冶性情,从而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增强精神寄托,消除心理压力。

    测测你的心胸狭窄吗?

    回答下面各题,回答“是”计0分,回答“不知道或都有可能”计1分,回答“不是”计2分。最后把得分加起来。

    1.你常常不愿意与人说话?

    2.你会长时间分析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感受吗?

    3.你经常情绪很低落吗?

    4.你会因为一些人或事而感到心情不好吗?

    5.你很容易动怒吗?

    6.你经常对自己受到的委屈耿耿于怀?

    7.你的决定是否都很情绪化?

    8.与人交谈时,当对方听不懂你的意思,你会发火吗?

    9.你是否因自卑而痛苦?

    10.你是否因为坐车时有人放肆地盯着你看或其他一些小事而感到恼火?

    11.与人争论时,你是否因过于激动而声音时高时低?

    12.你做重要事情时,是否因为其他人的谈话或噪声而分心?

    13.你情绪低落时,连美味和搞笑剧都无法使你开心起来?

    14.你是否因晚上被蚊虫叮咬而感到心烦意乱?

    测试结果

    0~16分:你心胸狭窄,且多疑、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对他人态度的反应有点病态。这会对你的生活不利,要尽快进行自我教育。

    17~22分:你心胸不够开阔。你比较喜欢发火,对伤害你的人说些过分的话,之后你可能又会后悔,因为你人不坏,心肠也很好。学会控制自己,遇事三思而后行,考虑清楚,再对伤害你的人予以有力的回击。

    23~28分:你是个心胸开阔的人。你心理状态很稳定,能够应付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你给人的感觉是坚强、独立,甚至还有些“脸皮厚”。但没有关系,大家都很羡慕你!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性格心理篇 约束自我:贪婪只会令你得不偿失(1)

    九、约束自我:

    贪婪只会令你得不偿失

    贪婪者内心的道德感,随着欲望的增加而减少,而恶念则一次比一次膨胀。欺骗只能谋取少量的钱财,攫取巨额财富必须策划大的阴谋,所以贪婪是罪恶的催化剂。没有一颗贪婪之心不希望从石头里榨出油来,如果尸骨也能炼出银子,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将它们投入熔炉。“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贪婪像水面上扭曲游动的蛇,搅得人心不能平静。如果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等于一座墙垣已经坍塌的城池,失去了对任何邪恶防御和抵抗的屏障,随时都可能在利益和感官刺激的诱惑下崩溃。贪婪虽然可以在理性和意志的力量下得到暂时的遏制,但终不能长久。只有从心灵上彻底战胜它,才能得以永恒。虚怀若谷方可无忧无虑,对需求的自足,才会远离烦忧。

    贪婪即是祸端

    有两条路可以得到幸福,即消除欲望或增加财富。

    ——〔美〕富兰克林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欲望越少,人生就越幸福。”古往今来,有很多人欲壑难填,又有很多人被贪欲灼伤,可以这样说,欲望越多,就越容易导致祸端。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