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心理课堂

心理学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咨询教育

时间:2025-02-27 20:23:21  来源:  作者:

    31.买衣服之前,你会先听取别人的意见吗?

    32.在聚会上,你常常不会先主动与别人打招呼吗?

    33.你有很强的个性吗?

    34.一旦你下定决心,可是没有一个人赞同时,你依然会坚持到底吗?

    35.你觉得自己很有吸引力吗?

    36.你经常听从他人的意见吗?

    评分标准

    第1.4.10.11.13.14.15.16.17.18.19.26.34.35.36题,答“是”得1分,答“否”得0分;其余各题答“是”得0分,答“否”得1分。

    测试结果

    11分以下:你对自己不是很有信心。你过于谦虚和自我压抑,因此常常被别人支配。要尽量不想自己的短处,多想自己的优点;先要自己看重自己,别人才会看重你。

    12~24分:你对自己颇有自信,但有时你或多或少因缺乏安全感而怀疑自己。不妨多提醒自己,在某些方面并不比别人差,特别在意自己的才能和成就。

    25~40分:你对自己信心百倍,清楚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明白自己的缺点。如果你的得分接近40分的话,就会被人认为自负,甚至有点嚣张。你尽量在别人面前谦虚一点,这样才会受欢迎。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性格心理篇 反思自我:自私是通向自毁的黑洞(1)

    二、反思自我:

    自私是通向自毁的黑洞

    西方圣哲苏格拉底告诫人们:“德行不出于钱财,钱财以及其他一切公与私的利益却出于德行。”自私正是对德行的背离,况且自私的人并不仅仅只着眼于钱财。自私的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是否对自己有利”,并按只对自己最有利的方面去行动,这就是他们全部生活的基础。一个立志高远的人,如果不能首先克服自私,任何有价值的接近真善美的目标都是难以实现的,并且终将被自私所拖累。正如苏洵所讲的,“为一身谋则愚”,而且自私者必不义,到头来不仅使自己一生美好的愿望付诸东流,而且很可能自己搬的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自私让友人变成仇人

    人为了谋取私利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英〕罗-勃朗宁

    历史证明,自私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自私就是自毁,自私的人到最后自食苦果。

    从前,有两个非常要好的虔诚教徒,他们决定一起去遥远的圣山朝圣。于是两个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了,发誓不到达圣山朝拜,就不返回。

    两个教徒走啊走,半个月之后,他们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圣者。看到两个教徒如此虔诚地千里迢迢赶往圣山朝拜,圣者非常感动地告诉他们:“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路程,遗憾的是,我不得不在这十字路口与你们分手了。但是在分手前,我要送你们一件礼物!你们之中可以有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就会立刻实现;那么第二个人就会得到那个愿望的两倍!”

    这时,一个教徒心里得意地想着:这太好了,我早就知道自己要许什么愿了,但是我不能先说出来,因为如果我先说,可就吃亏了,他就会得到双倍的礼物!我一定不能说!而另外一个教徒也在暗自思忖:我怎么可以先说,而让我的朋友获得两倍的礼物呢?于是两个教徒开始谦让起来,“论年龄,你比我大,你先许愿好了。”“不,平时都是你让着我,这次我让着你好了,你先讲吧!”两个教徒不停地推来推去好久,最后两个人都不耐烦了,态度也变了:“要你讲你就讲,推什么推!”“为什么非要我先讲,我偏不!”

    两个人拖到最后,其中一个生气了,大声嚷道:“喂,你太不识好歹,再不快点许愿,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另一个教徒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如此恶毒,竟要打断他的腿,于是就想:既然他这样无情,就别怪我无义!我得不到的东西,谁也别想得到!于是,他干脆把心一横,狠狠地说:“好吧,我先说。我希望——我的一只耳朵——聋掉!”

    很快,这个教徒的一只耳朵就聋掉了,而他的好朋友,两只耳朵也立刻聋掉了。

    原本可以得到一份非常美好的礼物,使这对好朋友共同享有,但是他们的自私与狭隘,左右了他们的心思,所以美好的愿望变成诅咒,亲密的朋友变成仇人,更是让一件本可以“双赢”的事变成了“双输”。

    心底无“私”天地宽

    自私是人类的一种本性,高尚者和卑劣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够克制这种本性而代之以无私的给予,而后者则任其肆意横行。

    ——〔罗马〕卢克莱修

    位于美国西部的芝加哥电力分公司,会计部每个月都要做细密而且复杂的员工薪金计算。会计部一位资深的老职员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一套非常简便的薪金计算方法。

    但是,对于这项新发明的方法,他一直是保密的,绝不透露给其他的人。而他的最终目的就是,使自己长久地成为会计部不可缺少而且不可替代的职员。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性格心理篇 反思自我:自私是通向自毁的黑洞(2)

    沃鲁达-基路德毕业后,不顾家人的反对,进入这个电力公司做事。他想,一位老职员都可以想出一套简易计算方法,大学毕业的自己也一定可以想出来。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利用夜晚时间,研究简易计算方法。最后,他终于也想出了这种计算方法。

    然而,他并没有像那位老职员那样,把这一方法据为己有,而是全部告诉了同事们。因此,他代替了老职员,而且有了可以提高职位的机会。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