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心理课堂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时间:2025-02-27 20:24:22  来源:  作者:

普通时刻的所作所为可能会成为有力的道德教育。父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实的人,自己首先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要教孩子诚信,
就得听令人失望的真话,不能只爱听令人高兴的假话。比如有一位妈妈,当孩子花掉她给的钱又问她要时,她不给。孩子跑出去玩了
一会儿,回来搂着她的脖子说:“好妈妈我想您了”,她一高兴就给了孩子钱……诚实,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质,家长要以诚实培
养诚实,这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如果在家庭里能就诚实问题开讨论会,同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那效果可能很明显。当然,属于
成年人的隐私问题不能公开,生活中个别善意的谎言,如暂时隐瞒某人病情,不在不诚实之列。

当混沌渐开的孩子意识到
自己也是小小的生命,问及妈妈自己从何处来时,你是否跟孩子说过这样的话:“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或是告诉孩子们他们
是从垃圾堆上捡的。近年来,妈妈们仿佛又有了标准答案,那就是从医院里抱的。早期的哄骗和欺瞒往往埋下隔阂的种子。一旦那遮
人耳目的窗户纸被捅破,彼此既尴尬又难接受。家庭教育中的诚信不是空泛的大话空话,应该贯穿在父母亲的一言一行中,因为家长
们的行为规范远比千言万语起作用。

1998年2月11日《羊城晚报》载,作家北野到英国朋友家做客。这位朋友有个3岁的孩
子,非要跟北野一起洗澡。北野就敷衍他,你先洗,我一会儿就去。等阿姨给孩子洗完澡后,因为北野没去,孩子就哭了,说北野欺
骗他。孩子的妈妈当即就跟北野急了,责问他既然已答应和孩子一块洗,怎么又骗了孩子呢?这件事对作家北野触动很大,因为他马
上想到,倘若是中国的妈妈,差不多都会对孩子说:“乖乖别哭,妈妈给你买糖吃。听妈妈的话,妈妈给你买汽车、飞机……”至于
自己对孩子的承诺是否真兑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这种受骗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诚信观念必然淡漠。在这样的养育
方式下,孩子将来必然形成这样一种人格:多疑、猜忌、对别人充满戒备、骗别人心安理得。

为了使孩子听话,或者为了
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有些家长总习惯于对孩子许愿,特别对三五岁的幼儿,用这个办法哄一哄,有时候还挺顶事。如孩子发脾气
、不听话,妈妈就随口说:“你如果听话不闹,我明天给你买机关枪,或者买会叫的洋娃娃。”大人许了愿,如果真兑现还好,可是
在多数情况下这都是大人哄孩子的一个策略,说了并不实行。不知这些父母想过没有:这样做会不会有什么危害?

大人对
孩子说话不算数,我们应当从孩子的角度想想,当大人答应了孩子的要求后,孩子是什么心情呢?他兴奋,期待着愿望的实现,并憧
憬着实现后的美好。可是,当他发现这一切都是骗局时,会非常失望,非常难过,会造成孩子对大人的不信任,影响大人在孩子心目
中的威信,以后大人再对孩子说什么也就不灵了。

孩子总是把父母当作效仿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
的影响。小孩子从父母的欺骗行为中会逐渐体验到:对别人说话不一定都要兑现,有时是可以说假话的。

对孩子进行诚实
品质的教育。要用举实例、讲故事的方法给孩子讲诚实的品质对人的发展多么重要,做人不诚实会带来什么恶果。对社会上那种“诚
实吃亏”的错误论调要态度鲜明地进行批判,要让孩子坚信,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人是社会的蛀虫,必将受到惩罚。而诚实的品质
必须从小时候培养,让孩子从小做一个诚实的人,自己有缺点、错误,要勇敢承认,接受批评,自我批评,绝不应该隐瞒、造假。这
样,孩子长大了才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地做人。

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因为只有家庭成员相
互保持诚实真挚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成人的爱护和关心,他才能够信赖成人,有了过失才敢于承认。

(2)教授美德来强化
良知和指引行为

我们希望孩子们做正确的事,自己就要举止行为符合道德标准。我们的孩子对美德的理解和信仰会帮助他
们建立道德行为的一个准则。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防止孩子说谎,教育孩子诚实,光讲道理不行,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
让孩子从小就按诚实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几要几不要”的具体
要求,比如不拿人家的东西,不撒谎,不欺骗别人,不说大话,不谎报成绩等等。

列宁的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
娜曾成功地帮助8岁的孩子沃洛佳纠正了说谎的恶习。沃洛佳打碎了姑妈阿尼亚家的花瓶,但他却说不是他打碎的,因为他怕在不太
熟悉的姑妈面前说出真相,丢了脸。列宁的母亲分析沃洛佳是个好强的孩子,粗暴的训斥会挫伤他的自尊心,空洞的说教也无济于事
,惟有提供充分的时间让他进行自我道德评价,在内心深处萌生出羞愧感,让他自己纠正自己的谎言。于是,她假装听信了他的话。
并以足够的韧性和耐心等待了三个月。果然,在一天临睡前,沃洛佳一下子哭了起来,说:“我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
其实就是我打碎的。”

列宁的母亲纠正孩子说谎是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即让孩子经过长期的思考与自我道德评价后,
自己承认错误。这种办法能使孩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撒谎不是好孩子,诚实才是美德。

第一部分美德的培养:让你的孩子富有良
知(5)

(3)用道德纪律来帮助孩子学会分清是非

没有行为上十全十美的孩子。事实上,童年的一大部分时间是用
来学会拨错为正的。你最好用行动来帮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和养成坚实的道德推理能力,也养成良知与诚实的习惯。有些父母则采取
惩戒的方法纠正孩子的说谎。这种为“戒”而“罚”,也是爱的基本方式之一,然而这又是一种最令人棘手和带有风险的爱,因为孩
子容易抵触施加惩戒的人。但是,如果你的惩戒出于爱心,又执行得合理、巧妙,事后讲清道理,孩子会受益很大,并心悦诚服。在
认真耐心的教育之后,孩子出现说谎等两面行为,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著名作家冰心曾让用肥皂洗嘴的办法惩罚孩子说谎。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