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头就忘了。而迟归后母亲关于不守约定的斥责,并不能使孩子学到任何道理。应该提出建议让孩子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回家,这才 是教育。
因此,当孩子比约定时间迟归,不要指责孩子不守约定。要和孩子一起思考如何才能遵守约定,让孩子戴5点钟会 鸣叫的手表出去玩,或说“五点钟妈妈去接你”也可以,或者告诉孩子:“下次去朋友家玩,如果约定的时间不能回来,要打电话跟 妈妈说。”教孩子一些具体的方法。
人之初,性本善。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好孩子,并没有绝对的坏孩子存在。没有本来就 爱说谎的孩子,只是好孩子偶尔撒撒谎、恶作剧一下。以黑柳彻子的情况来说,调皮未必就是坏孩子,应该说是好孩子偶尔顽皮一下 ,假使孩子说谎,并不表示他就是坏孩子。所以,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说谎而责骂他是坏孩子。好孩子的行为不一定完全都是好的,偶 尔也会有说谎的坏行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大人是冤枉了孩子,弄清这一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情况,有利于我们帮助孩子更好的成 长。
一般情况下,幼儿说谎可能会有以下的原因。
(1)无意识地说谎
孩子对感知过的事物记忆不清或 时间概念不准;
处于爱夸耀年龄,把内心的渴望和幻想当作现实;
自我控制能力差,难于言行一致;
不知“说谎”不对,为了取悦别人。
如果是以上的情况,身为父母的你,千万要淡化处理,不要过分紧张、认为孩子学坏 ,或是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来教育孩子,要帮助孩子分析、澄清事实,避免由无意识说谎演变为有意识说谎。
(2)有意识地 说谎
孩子做错了事,怕受惩罚,是自我保护的反应;
为得到某种好处或关注,因害怕得不到或被拒绝。
这个时候,你要仔细地分析原因,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同时,耐心讲明道理,注意发现和纠正孩子的第一次有意识说谎。这样才会给 孩子一个好的引导。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有意识地说谎的情况,也要从自身检讨一下,看看是不是在你身上也存在着一些你 并未察觉的问题。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千万不要让成人的不良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你要做孩子们诚实正直的表率。父母的 行动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
教育孩子诚实,家长应该首先做到忠诚老实。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家长 都没能够表现出诚实正直的品质。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指父母)和儿童谈话的时候 ,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执行教育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有的家长明明看见自己的孩子先 动手打了别人的孩子,反而说别人的孩子先动的手。实际上,这位家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做出错误的判断。
孔子 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孩子啊,你不要去了, 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却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 ,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你要时刻记住,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大人骗 孩子,孩子也跟着你学会了欺骗。因此,父母要以自身的优秀品质来影响孩子,使孩子成为一个诚实、正直的有高尚品质的人。强调 身教,并不是说可以忽视言教,身教与言教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你要满足孩子合理的愿望和要求 而无法满足时,应及时向孩子说明。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在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时,同样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光是没完没了 地责备,要做到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激发他们的对抗与报复心理,或产生对自身的厌恶,从而失去自信心。千万不要过分地对孩 子训斥、讥讽和体罚,因训斥、讥讽和体罚而酿成的教育悲剧实在太多了,你千万不要以身试险。鼓励孩子诚实的行为,及时纠正不 诚实的行为。明智的教育既能使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又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加对别人的关切之情。
孩子说谎时不要斥责他“说谎是不对的”,应该问他:“你是好孩子,为什么偶尔会说谎?”
听到你这样说,孩子就 会想:“我是好孩子,但说谎是不对的,这种不对的行为以后不要再做了。”
第一部分美德的培养:让你的孩子富有良知(3) 现在的家庭条件好多了,人们再也不会为吃穿发愁。应该说,孩子偷东西的事是不会发生的。但是,我们又发现,即使生活条件 很好的家庭,也时常会出现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事情。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是由两种心理因素引 起的:一是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他对自己没有玩过的东西,既好奇又想获得,而且企图马上获得。在私欲的引领下,他便悄 悄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另一种是孩子有一种异乎成人的冒险心理,他们心想,我偷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别人却不知道,像是电视 里的神偷一样,这多刺激和神秘呀。
偷东西的行为大多发生在孩子幼年时,大多数孩子并不清楚偷盗这种行为的卑劣之处 。因此,我们的家长要注意在这个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父母应随时随地教育孩子有关整个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 范,懂得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要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给他人造成伤害。惟有如此,社会每个成员才可以享受平等、幸福的生活。
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会从家里偷钱,怎么办?”
一般的做法是,在家里不 要放太多的钱,要把钱收好,想办法不要让孩子拿到。作为家长,我们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让孩子不会想做坏事的环境。当我们不想 12/51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