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自信心:成长路上的航标灯(4)
用信心来消除孩子 心中的恐惧
孩子的各类恐惧,是成长过程中必然伴有的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恐惧就无关紧要。相反,我们应该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并不等于将他们与所有可怕的事物隔绝,而是要帮孩子建立起坚强的自 信心。那么,该怎样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呢?
一位心理学家说:“如果孩子完全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长大了也会很脆弱。 一旦灾难或不幸到来,他们就会垮掉,因为他们无力承受,也不知怎样应付。”
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 :
瘟疫使者在赶往巴格达的途中,与一队商旅相遇,商旅队的首领好奇地问:“你这么匆忙赶路,究竟要往哪里去?”
瘟疫使者坚定地回答:“我要往巴格达取五千条人命。”
几天之后,瘟疫使者与先前那队商旅相遇,该商旅队的首领 嚷道:“你扯谎,你何止取了五千条性命,是五万条才对!”
“没有呀,”瘟疫使者坚持说,“我只取五千条性命。其余 的是恐惧使者取去的。”
恐惧可以使我们失去心灵的平静;但恐惧的情绪反应比忧虑破坏得更深、更强烈。可以说,恐惧 是多种情感中最具潜在危险的。一位医生说:“恐惧是最具扰乱性和破坏性的。”
很多孩子在生活中可能都怕黑,这在大 人眼里是很愚蠢的事情,但是作为孩子的父母,你必须了解,这是孩子生命中很大的问题,不要感到好笑。你应该想办法帮他解决问 题,使他克服恐惧。
你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可以适时地向孩子灌输自信心?也许你自己并不清楚,那好吧,来做下面 的测试,看看你是不是一位足够优秀的家长,是不是可以向孩子灌输自信心,从而使孩子克服恐惧,充满信心地走向成功的家长。
1.你是否告诉过你的孩子:“你是父母的无价之宝,其价值是无法用世俗的东西来衡量的?”
2.当子女与你讲话 时,你是否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倾听?
3.你是不是让孩子把话说完才作反应,而不是他们说到半路就打断或岔开话题?
4.你是不是坚决不用批评和责骂来教导孩子?
5.当子女与你出现矛盾,你是不是只针对目前的问题,而不是去翻 陈年旧帐?
6.你有没有因为孩子出现的良好行为而赞扬他?
7.当你在子女面前犯了错时,你是否承认错误并向 他道歉?
8.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你总是告诉孩子,这是因为他不认真造成的,而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行?
以上问 题,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恭喜你,靠你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孩子拥有了很好的自信心;如果你的回答大多数为“不是”,你就要 仔细想想了,你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当然你也不必紧张,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你从今天开始和孩子好好沟通,学会从细节上关 心他们,你迟早也会拥有一个让你引以为傲的孩子。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事物有不同的恐惧感。比如,2岁的孩子会怕打雷、 怕动物、怕洗涤、怕父母离开等。5岁的孩子会怕黑、怕独自外出。6岁的孩子会怕某些声响,怕妖魔鬼怪,怕被遗弃,怕单独睡觉, 怕刮风下雨和受伤流血等。7岁的孩子想像力丰富,他们怕床底下有鬼,怕夜间有人闯到家里来,怕打仗或一些生活小事。八九岁的 孩子恐惧会少些,他主要担心怕丢面子和被人嘲笑。
惧怕失败同样会令儿童产生压力。诸如父母对子女不切实际的期望, 孩子不能取得好的成绩。想要很快提高成绩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你可以告诉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不代表他一无是处,因为 很可能她唱歌很好,或者篮球打得好。你可以这样告诉自己的孩子,他是很棒的,既然篮球都能打得那么棒,他的学习成绩没有理由 不能获得提高,也许他欠缺的只是努力。父母要时刻给孩子以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学习不好,并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自己不用功的 原因,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是没有理由不提高的。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如果比作朋友的话,就应该成为能相互理解 、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平行的知心朋友。对孩子身心的成长来说,父母的影响是最主要的。父母应试着设身处地去体会孩子的 心情和感受。当孩子发生问题时,父母要耐心听子女说明事情的原委,给子女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让孩子了解自己是永远愿意 协助他们的。其次,采取了解、尊重、耐心的态度与子女沟通,让孩子觉得父母像朋友。只要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支持与了解,他们 自然愿意将父母视为可信赖的朋友,进而接受父母的关怀,愿意将心中的感受、问题说出来,和父母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怕黑的孩子,你可以带着他在黑夜外出,并给他讲述一些很温馨的故事。记住,孩子害怕黑夜是因为他觉得黑夜中有一些他也 不是很清楚的恐怖的东西。你无法改变黑夜,可是你可以改变孩子的看法,让他觉得黑夜是很可爱的,黑夜并没有那些可怕的东西。 只要有了一次成功经验,那么第二次就好办多了,你完全可以鼓励他,告诉他曾经在黑夜中出去过,而且很勇敢,要知道,成功的经 验都是可以移植的。家长所应该做的就是把孩子的一次成功经验放大,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这才是最终的教育目的。
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的恐惧心理没有得到适当的解决,很可能在成年后仍有相应的问题产生。
了解了孩子恐惧心理之后, 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建立自身的信心呢?
(1)要区分正常的恐惧和需要克服的恐惧
每个孩子会因各 种原因产生惧怕,家长要认真区分。例如,孩子在两三岁时怕生人,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怕到一见生人就哭,无法与人交往的程度 ,这就需要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了。
(2)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度地同情、关照
3岁以后的孩子其恐惧感多来自丰 富的想象,例如各种动物与鬼怪等,此时应充分理解他们的想像力,并对他们的想象进行分析,指出哪些是真的(如动物),需要采 40/51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