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体规范,而这从根本上讲是与个性化的目标相悖的。每
个人都禀有其不同于他人的独特天赋或独特天性,每个人都
----------------------- 页面 84-----------------------
荣格的思想
79
有自己的 “个性化”方式和 “个性化”途径。“条条道路通罗
马”,个人重返精神家园之路必然是独特的,在这里确实不存
在任何 “标准”和规范。个性化的实现往往需要心理以 “超
越”的功能去独创性地获得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新的精神
象征的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意义上,个人的独创
方式确实并不意味着必然与集体 “标准”发生冲突。在荣格
看来,
个人方式与集体标准的真正冲突只有在个人方式被提
升为一种 “标准”的时候才会发生,而这乃是极端个人主义
的实际目标。这一目标当然是病态的和于人生有害的,它因
此与个性化全然无关。个性化虽然可能逸出常轨、走上一条
个人独辟之径,但正因为如此它也就需要集体标准来服务
于其社会的“取向”和个人与社会的绝对必要的关联。因此,
个性化导致对集体标准的自然而然的尊重,但如果个性化
的取向完全是集体的,这些 (集体)标准就会逐渐成为多余
的、不必要的,而道德也就会随之崩溃。一个人的生活越是
由集体标准所铸成,他也就越不具备个人道德。
最后这段话中深刻精微的含义需要慢慢咀嚼,它的表达
显然不是十分清楚。但我却认为:这话只能出自深深懂得宗
教与道德 (既懂得个人生活的要义何在,又懂得集体价值的
活力何在)的人之口。此外,这些话也有助于澄清某些误解,
使人更完整地理解荣格关于个人与社会、个体与集体关系的
思考。显然,在荣格看来,个性化在与当时当地的集体标准
发生冲突的同时,却不自觉地在与更高的集体价值发生关联
----------------------- 页面 85-----------------------
荣格:神话人格
80
——这种更高的集体价值不是作为被自觉意识到的集体 “标
准”而存在,而是作为浸透在文化深处的集体无意识而存在。
这些未被意识到的集体价值是那些被明确意识到的集体标准
的土壤与背景、平衡和补充。事实上,只有在荣格所说的
“象征”中,个性化的需要和集体价值的需要才可望获得有机
的统一。
四、心理的超越功能
荣格在谈论 “个性化”时,对 “个人”( )的
theindividual
理解显然不同于谈论 “个人无意识”时对 “个人” (
the
)的理解。事实上,荣格专门指出过他对这两个词的
personal
不同理解和使用。例如他曾说:“自性是我们生命的目标,它
是那种我们称为个性 ( )的命中注定的组合的最
individuality
完整的表现。”又例如他在谈到人格面具时明确指出:“我把
认同于人格面具的人称为与 ‘ ’相对峙 (相反对)的
individual
‘ ’。”显然,在荣格看来,前者与 “自性”和 “个
personal
性”有某种对应关系,后者与 “自我”和 “人格面具”有某
种对应关系。因而,在讨论个性化的时候,便不能不同时讨
论 “自性”,以及与自性密切相关的 “象征”和心理的 “超越
功能”。
“自性”( )并不是一个哲学概念或神学概念。按
theself
照荣格的说法,它不是一个精神实体,而只是一个帮助我们
理解精神现象的 “工作假设”。因此,它并非某种形而上的独
断,相反却来自荣格对精神现象所作的 “经验”观察。荣格
----------------------- 页面 86-----------------------
荣格的思想
81
说:
正像意识现象和无意识现象在实践中注定要被接触到
一样,自性作为心理之总和,也同时有一个自觉意识到的侧
面和一个未被意识到的侧面。从经验上看,自性在梦、神话
和童话中以一种 (与自我相对的)“超凡人格”——如国王、
英雄、先知、拯救者的形象显现出来,或者以一种整体象征
——如圆圈、方形、圆形、十字架的形式显现出来。当它代
表了一种对立面的结合时,它也可以以阴阳互生的 “道”的
形式,以彼此敌对的兄弟的形式,以英雄与其对手(如魔鬼、
毒龙)的形式以及浮士德与靡菲斯特的形式,表现为一种统
一起来的二元性。因此,经验地讲,自性表现为光明与黑暗
的 “游戏”( ),虽然它也被视为对立面在其中统一起来
play
的总和与整体……从逻辑上考虑,如果不是由于它授权与
已被经验地予以发现的整体象征,则它将不过是一种徒劳
的推论而已。
自性代表了心理中 “综合”和 &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