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照片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系统治疗
治疗反馈
心语心
社交恐惧症首页
|
社交恐怖症
|
自卑
|
视线恐惧症
|
脸红恐惧症
|
异性恐惧症
|
表情恐惧症
|
余光恐惧症
|
内向
|
社交恐惧症
|
手抖
|
社交障碍
|
紧张
|
敏感
|
自信心
|
口吃
|
嫉妒
|
羞怯
|
嘲笑
|
专题
当前位置:
社交恐惧症首页
>>
敏感
>>
从父母关系中寻找迷失的自我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
www.xlzxs.net
心理咨询邮箱362890071@qq.com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童先生很有倾诉的欲望。他跟我初次见面,就感慨说,自己其实非常看得开,与世无争、与人为善,做人不急不躁,多年在海外生活阅历广泛,但还是想不通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愿望是良好的,而实现这个愿望的方法却充满了竞争?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争来争去的,并且手段层出不穷,同时目标却看上去是良好的、正当的?童先生用了两个钟头表白说:自己其实不屑于争,更愿意服从内心的道德标准,服从自我做人的原则;但有时候难免会想不开,就会找人倾诉,不然心里还是堵得慌。
由思考人类的目的与手段相违背的哲人,变成后来自我表白的痴人。我初步判断童先生需要我支持他的选择性问题。我说:“是争好还是不争的好,这是一个困扰整个人类几千年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单是你。”
然后,我借着他对我懂点《易经》持好奇态度,顺题发挥说:“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直以方,曲则成’,意思是一个人很直率,做人特讲原则,那么他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君子;如果一个人有智谋有手段,在进取和妥协之间进退自如,那么他能做成事情,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其实无论进退,关键并不在于进退本身的利弊,而在于当时的选择。只要你选择了,并且打算好要接受这一选择所带来的相应结果,那么你就是一个对生活抱着严肃态度、认真做人的人。所以,无论你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是无可厚非的。”
我需要将童先生的问题即时化,避免一味陷在“进或者是退”的哲学化或者道德化的高论中——这种泛化问题的办法其实无济于事。进或者退,对于个体来说,终归是一个选择性的问题,而不是什么终极性的问题。
童先生听完了大松一口气,他评价说:“本科生可能必须二选一,不是A就是B;等到了研究生水平,那就是A和B都有道理,不能一概而论了;等到了您这样的水平,那就无所谓对错,怎么都行了。”我说:“不是无所谓对错,而是你的真实选择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听了这话,童先生表现得有点恼怒,他说:“这个问题我就不和你辩论了。”
我并没有表现出想要“辩论”的主观意愿,童先生却觉得谈论这个话题会是一场辩论。同时,为什么他如此希望问题被泛化——“无所谓对错”——并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选择,会导致相应的结果,而自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背后,一定有他无力面对、无法解脱的纠葛。这纠葛是由他早期人生的“未完成事件”构成的吗?他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本来的我”呢?我尝试了一个方向,试探性地说:“能谈谈您的父母家人吗?”
童先生斩钉截铁地说:“没有这个必要,我在国外这么多年了,也不怎么想家。”
当时,我正自信满满地坐在椅子上,冷不丁听到他的强烈反应,倒吓了我一大跳。看来,他和他的父母之间一定有着不寻常的故事。他有一个什么样的过往呢?
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我立刻职业病发作,暗自揣测:一、童先生可能曾经被父母虐待过;二、或者童先生小时候就被父母送出去给别人抚养,不是在父母身边长大;三、再或者童先生有其他兄弟姐妹,而他遭遇了不公平的对待。
我又试探性地问:“您从小被送到别人家抚养过吗?”
童先生拂袖而起,转身就离开了咨询室。他回身的一刹那,我明显看到他眼中的泪花。在他健谈的“社会的我”背后,是那么深的“分离性事件”的伤害凝合成的“本来的我”。
我想,我已经明白童先生为什么希望“其实本无所谓对错”。因为,他内心那个“本来的我”,一直有一股冲动和呐喊,就是想要评判父母:“你们错了,你们伤害了我,你们知道吗?”可是从“社会的我”的角度出发,评判父母有错,意味着“不孝”,对于童先生来说,就是“不应该”。
然而无论有多么充分的、振振有辞的“应该主义”,内心的伤害一直都在那里,并且对童先生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无论他意识到与否。所以,他折衷地塑造出一个“自我形象”,表现出“无所谓对错”的超然世外,这样对父母和自己的内心,便都算是抹了稀泥,求得了天下太平。
“应该主义”的稀泥政策并没有真正平复自己的心,表面上“不屑于与人争来争去”的童先生,内心藏着“本来的我”——一个无力与父母争论的受伤的孩子。正因为这份无力,他才“与世无争”,一次次逃离人群,一次次从头开始。如同当年一次次被父母送到别人家里去一样,人生重复着当年的场景。
童先生当然愿意将自己的“与世无争”解释成自己“比大多数人道德高尚”,然而实情却并非如此。结果他仍然愤愤不平,常常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鞭挞不已。可惜,他却无法了解这背后幽微、强大的运作机制,只能找出一套理论自我解释,并且一次次重复着以前被父母强加的选择,使人生成为一场无意识支配的乏味旅行。在人生的旅程中,童先生变成一个孤独的行者,且歌且行,一路走来,荒凉满目——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这样的命运,注定是孤独的。
我们认为自己了解的,很可能只是无意识支配的老旧模式,只是无意识重复“本来的我”力图自我救赎而一再重现的陈年旧伤。即使我们成年,我们仍然深陷其中,一次次中魔似的走入,无力看清,无力做出别样的选择。
我很遗憾,童先生毕竟是跑开了,没能在这个问题点上真正探究下去。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针对这种现象,说心灵成长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如果你想要真正深入,去解救囚禁在你生命的内部并且时时影响你的“本来的我”,你不妨去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自己。好的心理咨询师,可以让你察觉自己人格的形成并帮助你解决那些问题。但前提是,只有你拥有勇气,愿意真正进入自己生命更深的内在,进行更深层的探索与重塑,这一切才有可能发生。
重建你的内在
只有再次穿越生命内部禁锢积累的“未完成事件”,你才会更勇敢、更诚实地与自己的心灵接触,开始寻求来自你的生命里的智慧,整合“社会的我”与“本来的我”,活出完整的生命。而要解决“社会的我”和“本来的我”之间的矛盾冲突,我们必须回到生命的源头来审视。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人正是父母。又或者,是代行亲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母对子女最重要的就是养育、保护及教育的责任。在父母承担这些责任的过程中,其对我们整体人格的影响,就是“父母化”(parenting)。
日复一日,我们通过“父母化”逐渐凝聚成现在我们所感觉到的自己。不可避免的,我们所表露出的一部分真实自我,会在这个过程中被“应该主义”压抑、禁锢起来。这些部分并不会从此消失不见,它们会成为我们的“未完成事件”。
“未完成事件”的集合,就又成为“本来的我”。更不幸的是,“本来的我”还集合着另一种性质的“未完成事件”——很深的伤害。源自出生时,源自童年,源自身体创伤、虐待……这种种伤害造成的“未完成事件”,贮藏着巨大的愤怒能量,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大量心理咨询的案例表明:只要我们透过了解我们的父母,分析我们与他们的互动关系,进而了解已经被排除在察觉之外的“本来的我”,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让自己体验和发现深藏在内心的“本来的我”。
“重塑自我”,必须要回到那个“父母化”的模式中。并不是要你回去改变生活中真实的父母,而是要重建你的内在。其实,所谓“重塑自我”,就是在当下的情境中模拟完成心灵中囚禁的“未完成事件”,重塑内在受到父母重大影响的部分。这需要创造情境,使我们能够回溯童年时期重要的原始创伤,释放当时卡住的生命能量,而不是聊天似地只在嘴巴上陈述。
当你“本来的我”借此机会放风透气,可以逐步实现“出狱”,你就可以重新做更有力的选择。当你“本来的我”与“社会的我”开始整合,逐步融合为一,你将拥有一个全新的自我——真实不虚,充满生命的光明与智慧。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手机及微信18071122930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shejiaokongju/shejiaokongbu_10039.html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手机及微信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最新社交恐惧症
从父母关系中寻找迷失的...
对异性缺乏信任感影响了...
担心孩子无法适应人际交...
别人看自己让自己放松
害怕有人不喜欢我
总觉得自己吃亏了怎么办
紧张和害怕只能封闭力量
克服羞怯勇于和别人交往
不愿意讲不愿意想到的事情
总是喜欢吓自己使处境恶化
热点社交恐惧症
我遇到一个很情绪化的人...
别人看自己让自己放松
了解自我性格的好工具九...
家人对我大吼大叫怎么办
尴尬给别人的感受不好
不愿意讲不愿意想到的事情
紧张和害怕只能封闭力量
总觉得自己吃亏了怎么办
害怕有人不喜欢我
对异性缺乏信任感影响了...
推荐社交恐惧症
相关社交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