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是第二阶段的末期,大家在爬山过程中已达到半山腰,应该初尝苦尽甜来、眼界大开、风光无限的滋味,可是我由于努力不够,仍未找到突破点,尝不到丝毫甜头,难免有些失望、失落的感觉。我又掉队了,难道这次又是满怀希望而来,一无所获而返?我就不能把包袱卸下,把病症丢在这里?我就这样不堪一击?不,我不能就此认输。现在在你的开导下,我爱人也积极地帮助我、配合我,条件有利于转化,我的认识又一次提高、深化,我再也不能因为万一之惧,丢掉一万之实,错过通向胜利彼岸的大好机会。今天介绍的北京的李先生、南京50多岁的老太太都是我今后行动的楷模,应该说他们的症状都比我重,病史比我长,也比我大,人家都能积极实践,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最终取得了优化。我怎么就不行呢?该到了全力拼搏、奋起直追的时候了。
北京李先生的总结材料更重重地叩响了我的心扉,他的情况与我极其相似,恐惧的对象也类似,他结合您的疏导,自己探索出一套对付病症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去学习,“三自一转移”,说得多好,我要把它变为自己的东西,成为今后对付症状的法宝,像他一样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地运用它,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今天下午和晚上我就开始了大胆实践,抛开我以前条条框框的约束,尝试扔掉恐惧。下午在听课时,无意中鼻子有点破损,我尽量不去在意它,集中力量听课。开始心里很不安,就全力告戒自己不受他的影响。下课后,外面大雨磅礴,我以前不愿在雨中行走,害怕雨水入口。现在也不管它,放松地径直在雨中行走。然后,硬着头皮洗了个热水澡。以前除非万不得已,我决不会在外面特别是旅馆洗澡,总是担心不干净,有病菌,今天晚上就豁出去一回,看看能怎么样。洗前很难受,不想冒所谓的“风险”,妻子一再督促,我硬着头皮洗了,洗的过程中水流到口中,我也不管,倒不是多么地坚强。洗完后全身很舒坦,虽然心中隐隐不安,但也不至于无法承受,算是取得了一个小胜利。但出去后看见服务员用拖把清洁楼梯,我又开始逃避,绕开躲避,等了半天才上楼。可见实践起来是多么的不容易,我在今后只能一件一件地去克服。
我目前的问题是逃避,不敢实践。一实践就退缩。实际上,多年以来,就是“光说不做”导致了我越来越怕,越来越严重。经过昨天的初步实践,感觉有不少的收获。但后来仍有一些逃避让我耿耿于怀,我决心今天做到坚决不逃避,否则,重蹈覆辙,我就没有希望了。为做好实践,我早上专门到马路边的小摊子上吃了稀饭、煎饼,吃时我仍怕不卫生,尤其是煎饼,里面各类菜较多,有的看似不太干净,让我有些恐惧。所以,心里一直犯嘀咕,也很难受,我是硬着头皮吃下去的。但吃过后,过了近一个小时,我的紧张感才慢慢消失,感觉轻松了不少。我在以前是从来不敢在小摊点吃饭的,怕不卫生。我目前的心里很矛盾,一方面,想抓住最后的机会,拼搏一下;另一方面,又担心,这次治疗不好,就完了。但我还是鼓足勇气,少想多做。以前我最怕看到别人或自己出血,中午在病友的陪伴下,我还有意到附近的外科门诊去实践了一下。看到一个头部受伤的病人,流血很多,我心里紧张得直发抖,想逃开。但在妻子的支持下,我坚持住了,并提示自己“不能再逃避,否则死路一条。”慢慢地,心情稍有好转。后又看到一手臂淌血的病人,虽然依然紧张,但比前一次放松了不少。在那里我坚持看了一个小时,我感觉就好象过了十天,但我坚持住了,没有逃避。从医院出来后,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感和舒畅感,好象一下卸掉了多年沉重的包袱一般,无比轻松。我想这是我取得的初步胜利。直到现在,我才体会到“习以治惊”的真正内涵。今后,我就要象今天这样,不逃避,去战胜一个一个恐惧。我有信心,我一定能在这次把症状消灭掉。
近一年后,“非典”在我国流行,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对连先生来说,又一个巨大的考验来临了……
一年来,我坚持“习以治惊”和“三自一转移”的治疗原则,并大力进行个性改造。虽然不能说最优化,但可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要求的,不要闲着,我就立即要求上班。通过一段时间适应,后来基本能够完成日常的工作。对爱滋病的恐惧越来越少了,偶尔出现时,我能够有意转移并控制它,不至于再次出现逃避行为。因此,爱滋病基本对我不再构成干扰了。
但今年3月份出现的“非典”让我又一次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听说该病流行很快,死亡率极高,周围人都在喝中药预防,流言蜚语很多,加上我市也是“非典”流行的重点城市,我又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痛苦,甚至差点失去理智。我再次出现逃避心理,不愿上班,不原外出,宁愿躲在家中。躲在家里的两天中,妻子多次提醒我:“你又逃避了,难道想前功尽弃吗?”是啊!能回到从前吗?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我终于跨出了家门,坚持上班。在那两个月中,我进一步剖析自己,为什么出现反复?其实,自己的个性改造并没有进展多少。对爱滋病的恐惧一消失,好了伤疤忘了痛,自己忽略了个性的改造。这仍然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否则,下次遇到什么事件,自己又会重蹈覆辙。
“非典”后期,我的心情基本平稳下来。直到现在,心情一直比较轻松。经过这次反复,我深深认识到你所讲的“症状的消失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个性改造才是人生的永远的主题”的真正含义。自己目前只是取得了症状消失的小胜利。要想在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取得最优化,处处达到自我满意,只有不断加强个性改造,这才是永恒的主题。我想,我会努力的。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