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
也不能没有低级意向。在低级意向得到满足以后,在心理上占优势的是高级意向。为了满
足这些要求,必须有行动。
有目的有动机的行动就是行为。如果动机和目的反映了客观现实,这个人的行为就是
正常的,人们可以理解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要使各种要求都得到满足并不是容易做
到的。一个人根据某种动机和需要,自觉地确定目标并付诸于行动以实现预定的目标,这
个心理过程就是意志,它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发展的结果。
在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意向、意志和行为的病理形式有以下几种o
1.意向缺乏:主要指高级意向的减退和缺乏。患者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各种要求逐
渐降低。表现为不负责、不认真或无故不上学、不上班、没有干劲等。生活没有规律,早
睡晚起、不讲究卫生、不美容,甚至不理发、不洗脸、不换衣服等。患者对自己的这些变
化不能觉察,也不承认有这些变化。 ’ ’
意向减退常和情感淡漠、思维贫乏同时存在,是精神分裂症慢性阶段的特征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单纯型早期,意向减退现象进展缓慢,有时在很长时期,例如几年内,不被人
认为是精神异常的表现。
2.意向增强:高级意向增强一般是由妄想引起的,例如一个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常常花
许多金钱和精力,不知疲倦地到处控诉他妄想中的敌人。一般所指的意向增强主要是低级
意向增强,患者表现为贪吃、性欲亢进,甚至不顾公共道德。有的患者表现出爱打扮,很
轻易地对异性产生性爱,发生性行为。这些都和本人病前的性格不同。低级意向增强见于
轻性躁狂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
3.意向倒错:主要指食欲和性欲的倒错。食欲倒错表现为吃正常人不愿吃或厌恶的东
西,如土块、粪便、脏纸、昆虫甚至生吃蛇肉。性欲倒错表现为对动物产生性欲并作出性
行为。 ·
4.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患者有做出某种动作的强烈冲动,但不付诸行动,oq做强迫
意向。例如看到刀子,就想拿起来去砍别人或砍自己。走到河边或桥上就有一种强烈冲动
要跳下河去,但不会真的做出这类行动。患者担心控制不住这些冲动而焦虑,只好避开这
类事物或处境。强迫动作是患者理智上不愿做出某种动作,但在行动上又要去做。因此,
一面做出这些动作,一面又要控制它,大多是控制不住。所以患者非常焦急。例如每天早
上穿衣服,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稍稍感到不合适,就要脱下来重新再穿,甚至重复多次。
手摸了门把手,便认为手被弄脏了,洗手一定要洗固定次数。此时如有人干扰未洗到满意
的程度,以后还要补上。这类动作往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患者理智上也认为无此必
要,但又不能不做。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都见于强迫症。患者对此类行为有病感,主动要
求医治。
四、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是患者对自己实际存在的躯体病和心理异常的辨认和判断能力。任何躯体患者
都会感到自己患了病,感到痛苦。不论是否积极求治,都不希望这种病痛持续存在。因此
都是有自知力的。而心理障碍则不然。患有严重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的人,在患病期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间,对他们异常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完全不能自己觉察和客观地判断,不承认自己有病。
各种严重的痴呆患者也是如此。他们对自己的智力低下也多能自己辨认。这种情况便是自
知力丧失或叫自知力障碍。
有些经过治疗病情有所好转的精神患者能够承认有过精神失常,对已经消失的明显症
状如荒谬的妄想和幻觉,能体验到并承认其异常,但对不明显的症状例如不十分荒谬的关
系妄想,仍然不能认识到是病态,或一般地承认有了精神病,但说不出具体内容。这种情
况说明患者的自知力是不完整的。精神病患者经过治疗不仅能认识并承认自己患了精神病,
还能站在正常人的立场上对自己病中的表现给以正确的、客观的分析、评价和判断,并为
自己的心理健康担忧,这时,才可以说自知力完整地恢复了。因此,自知力是判断精神障
碍患者好转程度极其重要的标志。
许多神经症,例如强迫症,患者尽管为自己烦人的观念和行动无法克制而苦恼,希望
摆脱,但内心里又承认做出那些行动是必要的、合理的。因此,这类患者对他们的病态行
为只能说有病感而不能说有完整的自知力。这点病感很重要,它是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鉴
别的极其重要的标志,也正是由于这点病感,患者才主动找医生求治。
’懂得并能清楚地确定各种心理障碍的自知力和它的损害程度也是心理咨询医生的基本
功之一。
第二单元
心理问题与心理紊乱
心理诊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非精神病性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紊乱进行分析、判断和
分类。这种分类直接关系到确诊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所以它是极为重要的诊断环节。精神
障碍国际分类标准(1CD-10)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把精神病性
障碍和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做了严格区分。无疑,精神病性障碍属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
而非精神病性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紊乱则是临床心理学(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研究
对象。由于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在诊断和治疗中长期依附于精神病学,特别是对所谓”神
经症”这类心理紊乱的诊断治疗,始终是精神病学的一部分。所以,临床心理咨询自身一
直对非精神病性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紊乱拿不出本学科的分类标准和本学科的科学概念,更
无法用本学科的专门术语去分析概括这类心理问题与紊乱现象。
由于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有相当一部分交叉,所以临床心理学常常借用精神病学症
状分类法而提出某些“疾病单元”·(如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然而,作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当它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提出最适当的概念去描述和概括本学科的工作对象,应
是学科发展水平的关键标志。为适应学科发展和临床实践的需要,我们将非精神病性心理
紊乱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心理问题,心理紊乱和边缘状态。
心理问题(mentaltrouble)与心理紊乱(Psycho--disturbance),是非精神病性的,是指
人们在承受压力(Stress)的当时和过后,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所产生的效应,即应激或应激
后效应(Stresstraumatic,Stressposttraumatic);这种效应可使人的心理和行为偏离常轨,但
又不产生精神病性症状;由于压力强度不同和个人心理健康水平不同,这种效应的严重程
度也不同。依效应的强度可将临床相分为三大类:心理问题、心理紊乱和边缘状态。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89·
心理问题,是指在时间性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问题的内容尚未泛
化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本身;其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并没有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如婚姻
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等。
心理紊乱,是指其反应强度剧烈并严重影响思维逻缉。初始反应强烈,如在暴怒情况
下,出现强烈的非理性行为,冲动毁物。心理行为异常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个月以上),心
理负担长期难以克服。内容充分泛化,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长期的精神折
磨,·有时伴有躯体化症状或人格上的问题,如心理生理障碍、退缩与攻击。
边缘状态是指这样一组临床相,既无法纳入精神病学(含神经症)诊断标准,又超越
了临床心理学诊断范围,只有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会诊,方可确定是使用心理学治疗方
案,抑或使用精神病学治疗方案。
附:常见心理障碍的临床疾病分类
详细内容请参照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一)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病性障碍是一类严重的心理障碍。大多数患者在患病期间对自己的异常心理表现
完全丧失自我辨认能力,不承认自己有病,当然也就不会主动求治。有些精神病是由躯体
疾病引起的,如传染病、中毒、外伤及其他严重躯体病时出现的精神异常。在这种情况下,
心理症状是整个躯体疾病临床表现的一部分,躯体疾病治好了,心理症状也随之减轻或消
失。这类障碍需要精神科和相应的内、外科医生共同处理,不会求助于心理咨询医生。另
一些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其真正病因至今还不清楚,他们没有躯体疾病基础,
需要精神科专科医生来研究和诊治,不是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
1.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为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约占精神病院住院患者的60%,患病率在我国为
0.1%--0.3%。长期随访结果表明,41%处于显著衰退或仅有部分工作生活能力,痊愈者
仅26%,可见其危害性之大。病因、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白,虽有各种假设,但未被公
认。一般认为与遗传有关,但非遗传性疾病,因仅有遗传素质与倾向。
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不同程度地与现实环境脱离,沉醉于自己的病
态体验中。对外界事物情感反应可有淡漠甚至情感倒错或歪曲。意向减退,行为懒散。这
是病的基本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病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可能保持和别人交往。但人们会
发现他们有些表现使正常人不能理解。早期常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或幻觉。这些症状常
使患者做出各种怪异行为。一旦发病,便逐步发展、加剧,自发缓解的极少见。
本症常见的类型有:①青春型,以愚蠢欢乐、性本能选释为多见;②偏执型,以妄想、
幻觉为主;③紧张型,以精神运动性抑制障碍为主;④单纯型,缓慢进展,后果极差。治
疗方面,各种抗精神病药物均可选用,力争早期治疗,故长期随访服药。
2.偏执性精神病
偏执性精神病又名妄想性精神病。这是以妄想为中心的一组精神病,属于内因性精神
病范畴。除妄想外,人格常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
偏执性精神病,临床上主要分偏执狂及类偏狂性精神病。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偏执狂者主要有不可动摇的、固定的系统性妄想,慢性演进,呈不易缓解的“持久
性”。妄想发展逐渐完整,从而自成体系。若不了解这些情况,会误认其人格结构完整,故
很易被蒙蔽。对妄想对象可能行暴力伤害,因此带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患者无幻觉。难
于治疗,必要时应长期收容疗养。
类偏狂精神病者也是以妄想为主,一般可伴有幻觉(以幻听、幻触为多见),但妄想结
构不如偏执狂紧密,系统化程度较弱。人格也较完整;可保持一定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如
还有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则属精神分裂症妄想型。如有明显精神因素,且因素消除后
能较快缓解者,则属反应性类偏狂。偏执性精神病要与正常的猜疑相区别。猜疑有一定客
观依据,或有可以理解的原因,经分析解释后不再坚持。偏执性精神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