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83·
第三节 常见心理障碍
第一单元 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
一百多年来,精神病学家们对精神障碍(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症状做了精细的观察
和描述,包括意识、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智力等方面,并创造和运用了许多专门术
语和名词。这些心理症状是诊断心理障碍的主要根据,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家必备的
基础知识。
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中,严重的意识障碍和智力障碍是不易见到的。明显的怪
异行为和急性的兴奋躁动状态也不会求助于心理治疗家。在本书中,对这类症状不拟多加
介绍,读者可参考有关的精神病学专著。下面所介绍的心理症状大多是在心理咨询工作中
时常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熟悉这些症状,有助于做出医学诊断,有助于鉴别哪些适用于
心理咨询、哪些是不适于心理咨询范畴的。
一、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障碍
1.感觉过敏:患者对外界各种一般强度的刺激如光、声、冷、热以及某些不适感的感
受性增高以至于不能忍耐。这些虽然不是严重的心理症状,但可使患者烦躁不安;容易激
怒。多见于神经衰弱或由于其他消耗性原因引起的身体虚弱状态。
2.错觉:是歪曲的知觉,即外界存在某种事物,但感知到的是另一件事物。错觉也可
见于正常人,例如在疲劳或光线不充足时,把衣架看成一个人,把桌上的帽子看成小动物。
焦急地等待着儿子归来的母亲,可能把别人说话错听为儿子的语声等等,这都是人们日常
生活中经验过的。这类错觉时间都较短暂,物像也不清晰,集中注意即可否定。而病理的
错觉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形象清晰。 ;
3.幻觉:外界不存在某种事物而感知到这种事物,这种虚幻的知觉叫做幻觉。幻觉在
各个感官都可出现,如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及内感受器幻觉等。反复出现的幻
觉肯定是病理现象。在精神分裂症中,幻听较多见。在心理咨询门诊工作中,如果发现来
求助的咨客有肯定的幻觉而不自知其虚幻,应细心进行精神检查以确定诊断,这些求助者
大多不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对象。
(二)思维障碍
正常情况下思维具有以下特征:①思维的具体性,是指思维具有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
具体内容,反映思维的真实性。②思维的目的性,指思维是围绕一定目的,有意识地进行
的。③思维实际性,具有实际的效用性。④思维实践性,能够通过实践予以验证。⑤思维
逻辑性,思维过程符合逻辑规律。思维过程和内容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处于精神病
理状态时可出现思维障碍,上述五个思维特征发生紊乱。通过交谈检查和观察病人所书写
的内容及相关的行为表现,可以发现思维障碍症状。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可能见到的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的量和速度的变化、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
常见的症状有:
1.思维贫乏:思维内容空洞,联想贫乏,语量少。患者不主动讲话,回答问题也很简
单。患者对他的这种表现并不自觉到异常,也不为此感到着急,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思维迟缓:也叫抑制性思维。外表看来和思维贫乏不易区别,也是说话少,不主
动。但仔细观察就可发现,患者的思维内容并非空洞、贫乏,而是联想困难。想事时似乎
很费劲。问他什么可以回答,但很缓慢。患者自己也感到“脑力好像转不动”,并对此着
急。常伴有抑郁情绪,多见于抑郁症。
3.强制性思维:患者感到脑子里出现大量的思维内容,完全不受自己支配,好像是一
种外力强加给自己的。思维也没有固定的内容,患者也不设法去控制它。这个症状多见于
精神分裂症。
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超价观念和强迫观念。
1.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
推理和判断的结果。具有如下特点:①所产生的信念无事实根据,但患者坚信不移,不能
以亲身经历所纠正,亦不能为事实所说服。②妄想内容与切身利益、个人需要和安全密切
相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特征,不同于集体所共有的信念。④妄想内容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
景的影响。患者的妄想内容带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色彩。如科学发达时代多有物理影
响妄想;落后地区患者的妄想则具有迷信的内容。
患者把和他无关的事物和现象看做和他有关的,叫作关系妄想。例如,认为周围人的
一举一动、街上的广告、报纸上的新闻、广播的消息都是针对他的。患者毫无根据地认为
某些人或某个集团在打击他、陷害他,甚至要致他于死地,称为被害妄想。患者感到自己
的心理活动受外力控制、干扰和操纵,或感到有一种外力刺激他的身体使他痛苦、不适。
内容多是被害性质的,称为影响妄想。
2.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根据。此种
观念片面而偏激,但在逻辑道理上并不荒谬。超价观念的内容往往与切身利益有关,并带
有强烈的情感作用,影响其行为。如艺术家对自身天才的超价观念。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
性障碍。
3.强迫观念:某一固定的观念在脑子里反复出现,这些观念是患者不愿意想的,且伴
有主观的被迫感觉和痛苦感觉。往往越想控制,这些念头越出现。患者体验到这些念头是
自己想的,不是外力强加的。所以,一方面在理智上想控制它,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又要
去想,好像有两个力量在较量。患者希望摆脱这种状态并主动求医治疗。这个症状主要见
于强迫症。有些不典型的强迫观念也可见于抑郁症。
(三)记忆障碍
记忆是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是感知过或经历过的印象和体验保持下来,并把这些印
象和体验再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它是使贮存在脑内的信息重复出现于意识的功能,是以往
经验的保存和回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识及回忆。
临床常见的记忆障碍有以下几种。
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85·
1.记忆减退:是指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由于大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记忆减
退都较严重,是真正的记忆减退。患者不仅记不住病前能记住的事,也记不住一般人都能
记住的事。例如,记不住刚见过面的人、刚做过的事。而且,在严重的时候,患者对自己
的记忆减退状况大多不能自觉,不承认自己记性不好。这种情况多见于各种器质性痴呆,
如老年性痴呆。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记忆减退相当多见。例如神经衰弱患者经常诉说的健
忘现象,大多不是真正的、普遍性的记忆减退。他们对一般的事难以记住,但对引起他们
烦恼的事却又恢复到以前的平衡状态。
2.错构:这是一种病理性的记忆错误。通过别人的提醒和对证,也不能纠正。患者回
忆起来的事不但在时间、地点上与事实有出入,在内容上也是错误的。例如,本来是别人
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回忆成是他所做所说的,或相反。错构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老年性痴
呆。
3.虚构:没有做过的事,没有经历过的经验,而患者坚持认为他做过或经验过。患者
常表现出非常认真并非有意说谎。虚构可以说是用想象的内容来填补记忆的空白,但患者
自己并不承认,多见于老年性精神病和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四)注意障碍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具有以下特征:①注意的广度,
亦称注意范围,是指在一瞬间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即瞬间知觉活动。②注意的强度,
即注意的集中性,是注意指向一定事物时的聚精会神程度。③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
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时间,其相反状态为注意分散。④注意的选择性,是指同一时间
内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并保持在某些对象上而离开另外一些对象。当发生注意障碍时,上述
特征受损。多种精神疾患可发生注意障碍。
常见的注意障碍如下:
1.注意增强:为主动注意的增强,如有妄想观念的患者,注意增强指向外在的某些事
物,过分地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以为是针对他的。有疑病观念的患者,注意增强指向患
者本身的某些生理活动,过分地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或使他忧愁的病态思维。
2.注意涣散:为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分散所致,多见于神经衰弱及精神
分裂症。
3.注意减退:主动及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注意的广度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
降。多见于疲劳状态、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伴有意识障碍时。
.4.注意转移:主要指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增强,注意稳定性降低,注意的对象不断地转
换。如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注意易转移。
5.注意衰退:患者不能留意观察和主动将注意集中于外界客观环境。也就是说外界客
观事物难以引起患者的注意。为精神分裂症基本症状之一。
(五)智能障碍
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精神活动的功能,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以解
决新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与感知、记忆、注意、思维有密切关系。
智能障碍分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两大类型。
二、情绪情感障碍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情感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绪是指与个体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各
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直接反应,持续时间较短,其稳定性带有情境性,伴有明显
的生理功能变化和外部表现。情感体验则是与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友谊感、情
爱感、道德感等。情感既具情境性又具稳定性和长期性。情感和情绪活动相互依存,二者
与人的认识、行为活动及社会交往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心境,是指一种较微弱而持续的情
感状态,为一段时间内个体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一)情感淡漠
表现为情感活动的减退或丧失。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丧失情感反应。严重时对自己
的身体健康漠不关心,生活懒散,不打扮自己,甚至不理发、不洗脸。对饥饿和疼痛反应
也不大。至于国家大事,令人兴奋的消息,家中的困难,家人的不幸遭遇等,对之也无动
于衷。情感淡漠这个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晚期或单纯型的主要症状,和思维贫乏同时存在。
(二)情绪低落
也可以叫情绪抑郁,是负性情感活动的增强。悲伤、抑郁的情绪经常占优势。什么事
情都不能令其高兴。较轻的情绪低落,仅表现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缺少兴趣,不愿和人来
往,但外观上对人的态度变化还不明显。严重的情绪抑郁则表现苦闷、悲伤、面带愁容、
行动减少。情绪抑郁见于抑郁性精神病或并发性抑郁。
(三)焦虑 ·
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患者表现为紧张恐惧,顾虑重重。
认为病情严重无法治疗,或认为问题复杂无法解决,以致搓手顿足,坐卧不安若大祸临头,
惶惶不可终日。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疑病观念。多见于焦虑性神经症及更年期精神
障碍。
惊恐发作,为急性和严重的焦虑发作。发作时患者有濒死感、失控感和大祸临头感,
伴有明显的循环、呼吸、泌尿和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一般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数分钟至十
几分钟。
(四)情感脆弱
这是一种情感调节上的障碍。在外界轻微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