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于解决问题的人总是具有慎思审问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和明确地提出问题,乃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分析所提出问题的特点与条件。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搜集与问题有关的材料,没有大量的信息,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比如马克思创作《资本论》,他研读了1,500本以上的各种著作。
这阶段需要用图形和符号之类进行视觉上和结构上的问题分析。还需要弄清楚用什么概念来整理问题。
第三阶段,提出假设,考虑解答方法。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先要提出假设。假设是科学先遣的侦察兵,在人的认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①在科学发展中,提出假设几乎是必经之路。在解决一般问题时亦广泛地应用假设,提出新的假设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假设的提出要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同时,新假设的顺利提出是和前一阶段问题是否已经明确和正确理解相联系的。明确问题的性质,就有可能使思维过程有一定的方向,能把问题纳入一定的原则,按照这些原则来构思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
第四阶段,检验假设。
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是验证假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要查明假设的真理性,则必须有科学实验的证明或社会实践的证明。如在多次实验或实践中获得了成功,问题得到了解决,就证明了假设是正确的;反之,证明假设是错误的,就需要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重提假设。正确的新假设的提出有赖于对以前失败的原因是否有充分的了解,分析假设失败的情况,对找到新的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还应特别指出的是:以上四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有时是交错地进行着的。
二、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主观的和客观的两个方面,而这两种因素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现归纳如下:
(一)迁移的作用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迁移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正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种是负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了光折原理,能够较准确地射中水下4时目标;会说普通话的学生在学习英语国际音标时,感到最容易的是三对爆破音[P][b]、[t][d]、[k][g]和元音中的[i:][:][u:][:]等,为正迁移;熟悉了一种方言的语音,阻碍了对普通话语音的掌握,或者在先后相差不远的时间学习俄语和英语两种外国语,在语音的某些方面容易发生互相干扰,为负迁移。
一般地说,知识概括化的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可能性越大;知识概括化的水平越低,则迁移越难,即不容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的学生虽有有关的知识经验,但不会分析新课题,就是因为不能迁移。
(二)原型启发
前面已经说过,新形象的形成,新假设的提出,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启发对于新假设的提出,顺利解决问题起很大作用,启发是从其他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它可以使人的认识发生飞跃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任问事物或现象都可以作为原型,如自然现象、日常用品、机器、示意图、文字描述、口头提问等。但某一事物能否起启发的作用,不单取决于事物本身的特点,而且还要看解决问题者当时思维活动的状态如何。解决问题者的思维活动处在一种积极状态而又不过于紧张以致抑制其它思路的时候,常更有利于原型启发发生作用。在一般紧张工作之后适当休息或转换活动,使思路开阔,对问题假设的提出往往是有利的。
原型启发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原型启发的事例在创造发明的历史中屡见不鲜。瓦特见壶盖被沸水蒸汽顶起,发明了蒸汽机;鲁班从丝茅草割破手发明了锯子;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的医生郑一仁决心为盲人重见光明贡献力量而试验人工角膜,在100多次失败后,在一次乘坐公共汽车时受到驾驶盘的启发,而创造出有三根平分的半径线,象米粒大小的小驾驶盘的人工角膜。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主要因为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通过联想,找至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有时,原型也限制人的思想的广阔性。一般说来,原型越接近要解决的矛盾,它的限制会成比例地增加。
(三)定势的作用
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例如,科斯的实验:给予l e c a m五个英语字
母,要被试组成一个词,被试很快用3,4,5,2,1的顺序来编排拼成camel。做了十五次以后,再给予Pache五个字母,要被试组成词。他仍然会以3,4,5,2,1的顺序来做,拼成cheap,不会拼成peach。
在陆钦斯的实验中解答第1一5个问题的顺序是B─A─2C。
在定势的影响下,解决第6一9个问题时,仍然会按B─A─2C的顺序进行,不会简便地按A─C或A+C的顺序来完成。
(四)情感与动机状态
当一个人面临着问题时,必然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情感和动机状态,而这些状态又必然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情感的作用表现在,解决的问题越困难所作的努力越大,情感也就越强烈。当有所发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解决了问题时,所带来的巨大喜悦和自豪感,这种积极的情感能激励人给自己提出新的更加复杂的任务,并满怀信心地去着手解决新的问题。解决问题时的失败和错误会引起苦恼的情感,这种体验可能是进一步智力活动的障碍。但是,对于坚强的、有明确工作和
生活目标的人,失败又常常会成为鼓励他去作新的探索的力量。
动机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也是明显的,它是促使人去解决问题的动力。动机的性质影响到整个解决问题过程的进展。它对人愈是有意义,为解决问题而作的探索就愈紧张、愈积极、愈顽强。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可以描绘成一条“倒转的U型曲线”(图8一2),即动机过弱不能激起解决问题的积极生。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加,解决问题的效率也随之增加,直至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解决问题能力的降低。应当指出,这条曲线的形状和顶点是随人而异的。适当的动机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五)个性
个性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证明,一切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都具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好动脑筋的习惯,积极的进取心、上进心,以及干什么事都坚持到底的意志力等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因。所以,布鲁纳强调,不仅要有发现的知识,而且要有发现的态度。
第五节 创造性思
数千年以来,创造已与人类之文明,民族之兴衰,国家之存亡息息相关,人类的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创造对文化发展尽管如此重要,但人们对于创造的本质与过程只是一知半解。这是因为人类对于创造性之大量研究,只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加上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理的高级过程,其本身相当复杂,难以进行精确的科学分析,不容易作实验研究。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充分。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以前未曾发现的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给人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创造性思维一般要求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发明能力。
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性思维活动,其主要特点是:
1.创造性思维,既需要分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分散性上。分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有机结合构成了各种水平的创造性思维。
2.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解决这种问题是顽强的、精细的、孜孜不倦的劳动。这种劳动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高度的紧张,人的许多心理活动在最高的水平上进行着,而且所需要的时间也比一般问题的解决长得多,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研究者才能探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巴甫洛夫的著作《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二十年实验》的书名本身,就说明他为建立新的科学理论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司马迁花了十多年才写成。哥德写世界名著《浮士德》花了六十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历时二十年。科学上的定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需要几代人的顽强努力,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无限过程”。 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所要解决的创造性问题象磁石般地吸引着人,使人着迷,使人忘掉周围一切,对于一个着了迷的人,创造就是生活目的。普希金说:“我忘了世界”。俄罗斯作家思妥耶夫斯基说:“当我写什么东西的时候,吃饭、睡觉以及与别人谈话时,我都想着它”。牛顿专心研究问题的时候,竟把怀表当作鸡蛋放在锅里。如果创造的成果得到整个社会的承认,迷恋更加高涨起来。
4.灵感状态,是创造的又一典型特点。灵感的特点,一方面在灵感状态的背景上,整个认识过程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另一方面是人的力量的巨大高涨与紧张。人的思想和形象具有高度灵活性、鲜明性和丰富性,以及深刻的体会。灵感状态总是产生在热烈而顽强地致力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身上,柴可夫斯基说:“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我国荣获戴维逊奖的青年数学家侯振挺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我一头扎进了对‘巴尔姆断言’的证明。一次又一次似乎到了解决的边缘,但是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我早起晚睡,夜以继日,利用了全部可以利用的时间,吃饭、睡觉、走路,头脑中也总是萦绕着‘巴尔姆断言’。难啊,确实是真难!……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一个证明的轮廓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了,但是一些问题还证明不了,又象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我把已经得到的进展整理成一篇文章。当时我正在外地实习,就托一位同学带回学校去请教老师。我送那位同学上火车站。就在火车将要开动之前,在我那始终考虑着这个证明的头脑里闪过了一星火花,似乎在那挡路的大山里发现了一条幽径。于是,我把那篇文章留下,立刻在车站旁的石条上坐下来,拿出笔来推导起来。果然一星火花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曲折的幽径越走越宽。十几分钟以后,这最后一座大山终于抛到我的后面去了,‘巴尔姆断言’完全得到了证明。啊,好容易,只十几分钟就完成了。”
5.创造性思维常常还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创造生想象参与后能够结合过去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设,这是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科学发明,都需要创造生想象,正如列宁指出:幻想“是极其可贵的。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①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国内外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