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系统治疗
治疗反馈
心语心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当前位置: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疾病
>>
不要控制我 (5)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
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三种情景测查你对孩子的控制状况。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诚实回答,并参照书后的解释,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以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容面对未来的日子。
一露西是个四岁的小女孩。一天,她和妈妈打算去郊游。“准备好了吗?”妈妈问,“马上就好。”露西坐在地板上一边穿袜子,一边回答。妈妈回头看看,发现她左脚穿了一只绿色的袜子,正试图往右脚上套红色的,显然她喜欢这样穿。如果你是露西的妈妈,你会:
A马上阻止露西,要她一定穿同色的袜子才能出门。
B好言相劝,最终让孩子服从妈妈。
C提醒她,袜子穿同色的才好看。
D随她去,孩子有自己的审美观。
E对露西加以赞赏。
二儿子上初中了,你希望他将来考上重点高中,所以每天给他布置额外的作业。有一次儿子刚完成了老师的作业,就有同学打电话约他出去踢球。你如何对待:
A绝对不允许。
B必须做完作业,才能出去。
C限定踢球一小时,马上回来完成附加作业。
D他只要能完成额外作业,随便踢多长时间都行。
E反正是附加作业,不做也行。
三孩子即将高考,成绩一直不错,你希望他报考法律专业,可孩子一直对历史感兴趣,想报考历史系。你如何处理:
A孩子太幼稚,一定得替他做安排。
B和孩子商谈,最后让孩子听从自己。
C找来亲朋好友,让众人说服孩子。
D只是提醒他,爱好和前途是两码事,最后由孩子做决定。
E完全由孩子做决定,不施加任何压力。
以上选项ABCDE所代表的分值分别为:4、3、2、1、0.请算出你的得分。书的最后会一章,专家会给你一些建议的。
情景测试1:测测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状况
9-12分 你对子女有过强的控制欲,一般不会做出让步,常常居高临下,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子女,常用教导的口吻:“你必须”、“你应该”、“你一定”。因为平时比较武断,子女往往口服心不服。
建议你适当地收敛自己,严格要求而不横跋扈,给子女一定的自由空间。
5-8分 你对子女有较强的控制欲,也能给孩子一定的民主,但要避免过多的唠叨或说教,对小事不要管得过多。
0-4分 你是一个讲民主的家长,对孩子比较宽松。当然对于原则性的问题比如偷东西、撒谎、逃学等,相信你会严加管教。
建议你对孩子宽松民主而不放任自流。
孩提时,他们是我们的上帝,但即使是上帝也不能随便给我们下定论。
如果一个人处在自我分裂的状态中,认识自我就只有一个方式,从外到内地创造出一个自我,这叫逆向创建自我。
根据别人的观点塑造自我,先天不足
这很悲哀,但又可以理解。长期处在自我分裂的状态时,人们会成功地学会抛弃自我。他们认为自己是谁就扮成谁,喜欢自己是什么样就装成什么样,还特别愿意按照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表现自己。
他们已经习惯了否认自己的智慧,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而且是毫无意识的。这些处在自我分裂状态中的人,并不根据亲身体验来完善自我,而是依据别人的期望、观点和评价来扮演自己。
他们的观点、信仰和好恶等,通常不是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这种体验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历,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形成的,而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父母的指令和文化的影响,往往是其根据或标杆。其结果就是逆向创建了人格。
多数人通常会下意识地根据别人的观点塑造自我,在别人眼中他们的形象如何,这成为衡量他们自身价值的标准。
但这样建立起来的自我先天不足,它没有深度,缺乏发展空间,与社会无法融合。理性、温情和宽容——所有这些人性的内涵——在他们身上无从体现。
当人们年轻时,更容易接受别人对他们的评价,即使他们的自身感受与别人的猜测相距很远。
逆向创建自我的方式很多。下面是其中一种:
一个现在很有才华的哲学家,小时候如果人们总说他只会像他父亲一样做个农民,他就会压制自己的思维,停止对生命的探究。他最终将放弃自己的本性、潜质和爱好,成为一个头脑简单的人。
保持真实的自我,虽然痛苦,结果却是幸福的
反过来说,有些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感觉、知觉和直觉,但却得到别人的否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保持着自我认知,但却忍受着不被别人接受的痛苦。
一位女士向我描述了她童年的痛苦经历。与那个被迫待在棚子里的男士不同,她幼年时,即明白自己是被错误对待的。比那位男士幸运的是,她并没有被与外部世界隔离开,因此她能够知道她与同学们,是处于多么不同的生活环境中。
小时候,她的父亲把她说得一文不值,对她自己的想法大加抨击。而她的母亲(数年之后经诊断患有精神病),则不停地抱怨她长得太难看,说她是个累赘。
即使只是一个小孩子,这位女士也不甘受别人操纵。直觉告诉她,父母这么对待她是错误的,她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当她在父母身边的时候,无论她怎么努力对自己说:“爸爸妈妈是非常爱我的,”她还是觉得浑身紧张。
最后她坚信自我,抛弃了父母对她的评价,使他们无法控制她。令人钦佩的是,她13岁时就离开了家。自己找了个住所和一份工作。她不仅从内向外创建了真实的人格,而且还真正把握了自我。
有这样一种人,无论别人如何评论他们,无论别人如何想要控制他们,他们都力争保持自己的个性:他们知道别人都在不懂装懂,他们知道别人的话都不足信。
正如我们所见的一样,很多人却会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会相信别人更加了解自己,如此一来,他们就会根据外部信息反向建立自我。
如果老是遭到别人否定的时候,一个人很难相信自己。但一个人是应该有肯定自己的能力和自由的,他们可以把别人的言论,看作是别人自我保护的伪装
标题: 您的姓名:评论内容:发表评论: 您的E-mail:
只有在演戏时,别人才能够决定你的角色。真实生活中,如果有人按他们的意志给你分派角色,他们就是在玩“伪装”游戏。
如果别人对你随意下定论,即使是轻描淡写,也说明他们正在不懂装懂。他们的言行中到处是伪装,而他们却常常意识不到。他们既欺骗了自己,也让别人一头雾水,误以为他们的话是真的,他们的行为是对的。
记住,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当别人评论你时——好像他们就是你一样——他们正在试图控制你,多数时候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一旦别人有控制你的企图,他们就开始伪装自己。当他给你下种种定论,行为变得很荒唐时,他们就是在伪装。
当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得好像你不存在似的,或者你就不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就像机器一样,他们也是在伪装。
控制者通过这种微妙而不易察觉的方式,试图将你控制在他们手中——控制你的时间、空间、资源,甚至生命。
其实控制者只是在不懂装懂,这是因为根本没有人能够告诉你:你想要什么、相信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没有人能比你自己更知道你的本性、目标、动机、想法、信念、感觉、爱好、厌恶,知道些什么,如何行事以及你是谁。如果有人假装知道你的内心想法:“你正准备和别人吵架,”他们恰恰想反了。人们只能了解自己,而其他的奢求只能是天方夜谭。
有人试图强行控制你时,要懂得保护自己
既然只有你能给自己下定论,你的自我认知就是你自己的专利。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天生的,不是他人赋以的,你没有必要去证明或是解释它。
尽管事实很明显,很多人还是很难意识到,那些给他们下定义的人是不合理的。有些人尝试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回应,结果发现别人的评价(他们曾经认为是有意义的),实际上是胡说八道的。在第28章,会进一步探讨如何应对别人的评论和攻击。
第一章里,那个过生日的例子,当蒂说梅确实记得自己生日的时候,梅是如何保卫自己的:“不,真的”,梅说。但是如果梅说“别争了”,那她就是对蒂的臆想毫不认同。
我们现在知道了,蒂在假装了解梅的内心世界——梅的思想、记忆、情绪。但是最有趣的是,蒂对梅说,“你只是假装……”蒂又一次把事实搞反了。
许多人试图在被控制时保护自己,并且把争辩描述成了争吵。这是争吵吗?我不这么想。我把它们看成是一种斗争,是回击他人入侵、保护自己本性的斗争。
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常常是当局者迷:“我们吵了起来,我不知道这都是为了什么,”人们常常这么说。并且当我问,“你们在吵什么?”答案常常是,“我不知道。”
识别控制行为并不容易
识别控制行为并不容易,因为我们会以为,那些假装知道我们本性的人,有权力对我们说三道四。例如,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传说,常常会被人们当成真理,给我们的认知抹上阴影。有一些所谓的定律,则为控制行为打掩护:像男人擅长逻辑思维,女人擅长感性思维等等。
如果你相信那些给你下定论的人是理智和聪明的,那么你就会对他们的无理取闹一概接受。如果意识不到他们行为的无理,就会受到别人的影响,离真理越来越远。
例如,一位女士相信,只要通过做一些事,就能向自己的丈夫表明,自己并非像他说的那样“过于敏感,”这是因为她相信他头脑是清醒的。
如果对方是专家、企业的CEO这样的权威人士,对我们下定义,特别是如果他们有良好的目的,大家就更容易相信他们是正确的,决不会意识到他们也可能在侵犯自己、伪装自己。
长期形成的习惯,容易蒙蔽对控制行为的识别能力
例如,一个人会相信他哥哥对他的批评,“你什么也不懂,”他会认为这样的批评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童年时代他的哥哥确实比他懂得多。结果,他会试图通过为自己辩解,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以改变哥哥的看法——而没有意识到他哥哥正处在“伪装”的状态中,他其实并没有权力对他下此定义。
有的人一直相信,某些不断对他们下定论的人,是真的爱他们,这一信念遮住了他们的双眼,使他们看不清控制行为的真相。
下面讲的是一个我所见过的最令人悲哀的案例:
有一位女士,相信她的丈夫十分爱她,只有他才最了解她自己。虽然她很聪明(不久以后的测试证明了这一点),并且具有歌唱家的天赋(早先的评估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因为受丈夫对她看法的影响,她认为自己“不聪明”,并且有一副“不出众”的嗓子。这位女士20岁结婚,60岁时成了寡妇,在她剩下的没有丈夫的日子里,种种信息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但为时已晚,她不但为失去丈夫难过,还为失去自己“另一个生命”悲伤。如果她不相信丈夫是因为爱她,才对她如此评价,她的生活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所处的环境会逼迫我们抛弃自我
如果一个人的本性常常遭到别人的否定,他就很难拥有自信。作为成年人,精神边界会经常遭到攻击,受到影响,而攻击者常常是出于正义、责任、关爱以及亲情的考虑。
除非我们明白,那些人是在假装了解我们的内心,对我们乱下评语;否则人们对我们的评价将会遮蔽事实,扭曲认识,模糊我们的视线。如果我们接受这些评价,我们将会颠倒黑白,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依据错误认知进行人生选择,最后,我们会被别人控制在股掌之间。
在顺境中,人们很难了解自我,因为我们受流行观点的影响,受到别人期望的支配。如果我们学会忽视或无视我们的个人经历,这些影响的作用就会更大。
我们一旦丢掉了自我感觉,就失去了满足我们内在需要的能力。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些需求是什么:“我想我最喜欢的应该是巧克力冰激淋。”
每当我们接受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就把自己的体验抛在了一边,并且丧失了自我感觉。最终,我们失去了靠知觉、感觉、直觉和思考四种功能获取信息的能力。
然而,只有拥有这些信息,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选择,认识自己,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3050.html
[
1
] [
2
] [
3
] [
4
]
[5]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最新心理治疗
过分爱慕虚荣容易引发心...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全然接受
癔症患者:伟大的摹仿家
类似强迫恐惧的癔症
维护心理健康 做情绪的...
用你的“心”支撑健康
遥控器可能会危害你的幸福
谨防病从“心”入
热点心理治疗
推荐心理治疗
男人心理健康标准:了解...
被忽视的心理疾病
心理学手册
相关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