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 当前位置: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疾病 >>
  • 时髦病自治手册 (2)
  •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表明,近年来接受医院治疗的青少年患者有严重的上升趋势,其中大多都是学业优良的学生,有些还是全年级、全县、全地区的佼佼者。但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和他们自身逐渐形成的对自己优秀程度的无止境期待,导致事与愿违,这些曾经令家长和学校无限骄傲的孩子得了强迫症,有的甚至发展成终身的精神残疾,最终丧失了学习能力。这些天资聪明又过分抑制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总是求全责备,其人格和认知的发展是畸形的。他们过于理性,过早地成人化,生活中只以寻求别人的赞扬,以超过他人为唯一的快乐和目的。而其他青少年时期应有的课余兴趣、运动、幽默、嬉戏,甚至任性等非智力、非理性因素都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这就是强迫症病发的直接诱因。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时髦病自治手册>正文回目录
    第3节:强迫症的高发人群
    作者: 丛 林

      3?性格有缺陷的人群

      大部分强迫症病人在发病之前有性格上的缺陷。他们过分拘谨,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力及创新精神,往往过分注意细节,力求一丝不苟,追求十全十美。在处理事物时,往往有不安全感、不确实感、不完善感。当处境困难或遇到挫折时,就有可能诱发出强迫症状。

      三、典型病例

      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白领强迫症

      病例他希望下属周末也工作

      廖先生在一家大型家电企业担任市场部经理,对工作要求尽善尽美的他经常让下属觉得筋疲力尽。他常常长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客户发来的订货传真或者本季度职员的业务报告,还自制了"年度业绩总数上升图"、"个人业绩指数表"挂在办公室。一到周末,他就下意识地给下属打电话询问业务情况,明知这样不好,但无法控制。

      病例他有一摞没用的各类证书

      牛先生是一个银行职员。他告诉医生,本科毕业找工作时,因为没有计算机本、六级英语证书,他被多家单位拒收。从此,他就陷入了"考本"、"考证"的漩涡。每次考取一个新证书他都会产生极度的失落感,只有寻找到新的考试对象才能提起精神。家里有一摞证书只在领取时看过,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看第二遍。

      病例她像小学生一样读文件

      王小姐今年24岁,是一家合资企业的秘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起草完一份合同文案她总要看数十遍,要逐字逐句甚至标点都要念出声。经常躺在床上还觉得文案中写了错别字,好几次甚至半夜回到办公室看文案。

      【病因分析】

      紧张、焦虑、脆弱、偏执、追求完美是白领人群强迫症的诱因。

      廖先生、牛先生和王小姐都患有轻微的强迫症。从心理学角度,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神经症障碍。患者体验到冲动和观念来自于自我,意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又无法摆脱。目前,强迫症发病率约占人口的0?05‰,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对于强迫症的诱因,一般认为精神因素为主要发病原因。廖先生、牛先生和王小姐是都市白领阶层的代表,他们每天会面对难以想象的压力与竞争。因此,如果自身心理素质不好或心理不成熟,就容易引发强迫症。其中完美主义人格者表现的尤为突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他们会制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过度强迫自己和周围的人去达到这个目标,但总会在现实与目标的差距中挣扎。此外,自幼胆小怕事、对自己缺乏信心,遇事谨慎的人在长期的紧张压抑中会焦虑恐惧,为缓解焦虑恐惧就会产生诸如反复洗涤、反复检查等强迫症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强迫心理现象在大多数人身上都曾发生过,如果强迫行为只是轻微的或暂时性的,当事人不觉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就不算病态,也不需要治疗。而如果强迫行为每天出现数次,且干扰了正常工作和生活,就可能是患了强迫症,需要治疗了。

      2?学无止境,天天向上--学生强迫症

      病例她赶不走脑海里的图像

      王晓楠是一个13岁的初一女生,各科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曾经是市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她要求自己每天的所有时间都必须思考和学习,与人交谈的话题也都与学习有关,交朋友也要交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人,就连走路、上厕所和洗澡的时间都不能浪费,不是背英语单词,就是背公式定理。就在父母亲友为这样的好孩子而自豪的时候,她却成了一名年幼的强迫症患者。她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却经常抱着脑袋,说不能想事情,一想就会有图像冒出来,怎么赶都赶不走……

      病例他被"心魔"控制

      聪明的15岁男孩子刘强,对自己的学习要求非常高。上课听讲,他要求自己听一遍必须把老师的每句话都记住。看书,他要求自己看一遍就必须过目不忘。自己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他要求一定是别人也不能回答的。但是在15岁以后,他每天所有的时间都在穷于应付自身的强迫症状,就像有两个行为对立的人整天在他的脑子里打架,搞得他不能学习,不能与人交往,不能接受任何新信息,就像有个"心魔"控制了他的行为,使他整天情绪低落,几次曾试图自杀。

      【病因分析】

      医学界认为,强迫性格与强迫症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而儿童如果在成长期受到过于严厉的教育很有可能形成强迫性格,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有自己一定的空间。

      强迫症病人中,大多数都是童年时期受到家长的严厉教育,从而失去自我,一切按照家长、老师的意见做事,形成强迫性人格,机械、死板、追求完美。当他们长大时,这样的性格已经定型并带到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这时,一旦社会因素稍有变化,他们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就会诱发强迫症。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过于严格,应该允许童真的存在。

      一些父母引以为豪,亲友、老师交口称赞,叔叔、阿姨都以之为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的中小学生,往往会因为家人们的这些优秀期望,心理上担负着极大的进取压力。

      13岁的王晓楠还算是幸运的,医生论断她是得了亚临床强迫症,主动学习的功能受到了损害,如不抓紧治疗,有可能造成终身丧失学习能力。她经过休学治疗,一年后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但有不少学生没有这么幸运。

      所以在此敬告家长,千万不要用那种听录音只能听英语、看电视只能看教育台的方式要求孩子;而老师们也千万不要盲目地用"大脑还有95%的功能没有开发"、"只要有毅力,只要意志坚强,人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理论作为教育导向。应该尊重人脑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青少年成长中必须经历的心理发展阶段。应该教导孩子不屈不挠,应该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过分地期待超出常人的优秀,好了还要更好,将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3?类似迷信的"数字敏感"--数字强迫症

      病例老张的数字迷信

      老张今年45岁,给孩子买了辆车跑出租,车刚到手就急着去保险公司给21岁的儿子上保险,还一边唉叹不止说:"唉!倒霉透了,车牌照弄得我们一家子都别扭,竟是'×××5214'。这不是'我儿要死'吗?不提前上个保险,到时候就晚了!"而且他不但对车牌号数字特别敏感,其他号码中只要带"2"或者"4",他就用谐音往不吉利的事上面联系,就像迷信的人着了心魔一样。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时髦病自治手册>正文回目录
    第4节:行为强迫症
    作者: 丛 林

      病例司机的数字敏感

      一位司机对车牌数字十分敏感,如果前面车辆的号码是"××17914",他行驶到该拐弯时就不敢拐弯,必须往前走过一个路口再回过头来拐,因为"7"的谐音是"拐"。此人把前面的"1"读成"一",把后面的"1"读成"要",就成了"一拐就要死"的谐音。

      【病因分析】

      这种表现很明显是种病态心理,是由于过分小心、过分较真而导致的强迫性心理病。通常引起这种心理疾病是与性格有关,老张是个事事认真、办事刻板、生活比较拘谨的人,再加上有些旧的传统观念(如迷信)掺合在一块,为儿子的前途着急、担心,就造成了这种病态的数字强迫症。而这位司机朋友天天出门在外,安全第一,时刻绷紧了神经上的一根弦,加上道听途说了许多类似的迷信数字造成的交通事故,久而久之就得了这么个"数字敏感"的强迫症。

      类似这种病态的人并非罕见,患这种数字强迫症的人,即便不与现实的生死、穷富联系,往往也与其潜在的心理内容有牵连。对此,别人莫名其妙,他自己也莫名其妙。必须经过心理分析,才能找到原因。所谓潜在的心理内容,即通常不为自己意识到的东西,比如早年痛苦的经历和人际体验、惊吓和紧张的体验等。

      父亲给儿子买车,自然是为了生计,而开出租的头等大事是安全。由于父亲过分关注"安全",这"安全"二字就在他脑中形成"兴奋灶"。

      "兴奋灶"在心理上的作用特点,如同"暗示"效应一样,当它在脑中占据优势时,就会把许多周围的无关事务牵连进去以加强其效应。"草木皆兵"是最典型的例子了。草和木不会是敌人,数字自然也不是灾难。

      对于这种症状,如果当事人知道不该如此而无法控制时,就属于强迫症范畴,须到专科医院找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诊治,医生会帮助强迫症者分析对谐音关注的非现实性,改变他们的思维习惯;同时有意让他们面临有关不祥谐音的环境,如见到"17914",偏要求他们拐弯,使他们体验到谐音表达的所谓灾难不会发生,从而逐渐淡化对谐音的敏感,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

      4?被夸张的习惯--行为强迫症

      病例她拼命地洗手

      自从那次肝炎流行以后,小娟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每次洗手时间至少要用十几分钟,每次洗完还想洗,洗完以后一定要拿酒精棉球消毒一遍,总觉得手上的细菌洗不掉,冬天手都洗得发白了,冻疮都起来了,就是控制不了,还是要洗,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习惯很奇怪,可就是无法控制它。

      病例他怀疑门没锁好

      刚搬到社区时,有几家邻居连续被盗,从此老付就有一种很不放心的感觉,上班时把门要锁上几遍,在楼梯上来回跑两三次,甚至到了单位以后,有一次不放心家里门没锁,又从单位特意回家看一次。

      病例他总是要先迈左脚

      小王是个在生活上一丝不苟的人,甚至在心里默默规定自己,出门时必须先迈左脚,如果哪次迈错了,他会退回来,重新迈左脚走出门去,家人和熟悉他的朋友都为他这种病态十分担心。

      【病因分析】

      以上这三位朋友看上去似乎都有一种被夸张的习惯,不仅让身边的人心存疑虑,连他们的心里也在问自己:为什么自己要这么做?经过医院专家的诊断,他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行为性强迫症。

      比如小娟,她特别爱洗手,但这种情况和我们平时说的洁癖还有些不一样,有洁癖的人喜欢干净也喜欢经常洗手,但一般洗手不会这样反反复复地刷洗十几分钟,而这种强迫症病人总觉得洗不干净,所以通常一个月要花费掉大量的洗涤用品,同时她自身也觉得自己这样不应该,却改不掉,自己心里也很痛苦。再说老付,总是反复地查看门窗锁好没有,其实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细心仔细是很必要的,但是没有必要去反复地检查,他明知自己锁好了,也已经下楼了,甚至已经到了单位却不相信自己,还要回来查看,把门打开、关上,打开、关上,这就是强迫性地让自己那么去做。

      再说规定自己出左脚还是走右脚的小王,他的表现属于强迫性的行为,出门迈左脚还是右脚本来都无关紧要,他却要自己在心中下规定,这样都是没有必要的,而他自己却不能摆脱这种强迫性心理的困扰。有专家指出,这种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与正常人的仔细、认真是两码事,强迫症患者由于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造成心理痛苦。如果明知没有必要的事还无法控制自己去做,而时间超过三个月,那么就可能是患上了强迫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3103.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心理治疗
  • 过分爱慕虚荣容易引发心...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 全然接受
  • 癔症患者:伟大的摹仿家
  • 类似强迫恐惧的癔症
  • 维护心理健康 做情绪的...
  • 用你的“心”支撑健康
  • 遥控器可能会危害你的幸福
  • 谨防病从“心”入
  • 热点心理治疗
  • 推荐心理治疗
  • 男人心理健康标准:了解...
  • 被忽视的心理疾病
  • 心理学手册
  • 相关心理治疗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