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12月的一天,一场大火把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化为灰烬,损失超过200万美元,其痛苦心情可想而知。那时爱迪生已是 67岁高龄,人们都担心他经受不住这么沉重的打击,会被痛苦压得趴下去。谁知第二天早上,爱迪生看着一片废墟说道:“灾难自有它的价值,瞧,这不,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和过失都给大火烧了个一干二净。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从头开始了。”火灾刚刚过去二十多天,爱迪生就开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声机。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如果我们有害怕的思想,我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有不健康的思想,我们就会生病。”
境由心造,快乐的心境要由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时候只要换个角度来思考,遇事多从好处想,就能变消极思维为积极思维,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艳阳天。
有一个法律界的专家曾对300名罪犯和300名慈善家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善比恶更利于身体健康,善人的寿命比恶人的寿命平均长27岁,而且生活质量要高3~5倍,健康程度要好4倍多。
人类总是存在善与恶、正与邪、美与丑等等相对的斗争。而历代智者为什么都劝人向善而不劝人向恶呢?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人活得更健康,人际关系更好,更受人尊敬,更有自信,生活得更自由自在。而向恶者却恰好相反。
由此看来,一个人持善心做人,往好处想,更能得到健康的身体。
往好处想,当然不只是向善一个方向。你对某人有仇恨,而且积怨很深,此时,你可以试试往好处想,想想对方曾经的好处,或者作为对手的好处,如果不是有一个这样强的对手,你也不会有这么厉害。你也可以想象一下苦难给你带来的好处,苦难是负向的黄金,你在一次次挑战中终于成长了、成熟了……
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也可以尝试往好处想。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都有一正一反,你若死死抓住负面的一点思考,那么,你必将苦不堪言,生出疾病。而你若总是尽力往好处去想,方法就会出现,前面就可能豁然开朗。
情绪分两类: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
情绪的第二个特性是“两极性”。从临床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把情绪分为两类:正性和负性。凡是给我们带来愉快体验的情绪就叫正性情绪,凡是给我们带来痛苦体验的情绪则叫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包括喜、爱、满意、欣慰等;负性情绪包括愤怒、焦虑、恐惧、悲痛、羞愧等。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多一些正性情绪,少一些负性情绪。
往好处想开点:治好一个女人的掉头发(3)
作者:叶周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愉快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事情本身,它还取决于另外一些因素。第一是认知方式,即看待事物的方式。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如果感受到事物坏的一面,就会痛苦;如果感受到事物好的一面,就会愉快。
记得有一位27岁的小伙子,长得很精神,毕业于某名牌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在一个很大的外资企业工作,每个月收入六七千元。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他讲道:“我从上高中开始就不顺。”我问怎么不顺,他说:“我初中考高中,虽然考上了北京四中(大家知道,北京四中是全国著名的好中学),但是我才考了全北京140多名,所以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