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灵感使诗人拥有和星星一样美丽的诗句。
荷马,这个神圣的天才,用他那惊人的、色彩斑斓的诗句,给予了我神奇的快乐。
众所周知,“快乐”正是构成人们应该去做事的标准。
于是,效仿好人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认识到美,倾心追求美,是有天赋的人热心追求的事情。
倾慕美,也生产美,这是神圣心灵的标志。
只有身体的美与聪明才智相结合,人才能做宇宙的主人。
对好事赋予赞美,这是美德;对坏事加以赞美,这是欺骗。
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才是正当的爱。
坏人易于模仿,可他对好人的模仿往往难以长久。
我们模仿禽兽,是以禽兽的智能为师:蜘蛛教会我们织布和缝补;燕子教会我们造房子;黄莺的美妙歌声,让我们知晓声音的美好。
美好的言辞不能抹煞恶行,做下的善事也不能为诽谤所玷污。
如果孩子随自己的意志嬉戏,不去学习,那么他们决不可能学会文学、音乐、体育,也学不会代表道德的礼仪。
快乐,是人们决定有利与有害的界限。
脱口而出的称赞或斥责,都容易听到。称赞不该称赞的,斥责不该斥责的,难道不是一种恶劣的性格吗?
宇宙的壮美使我们瞻仰,人们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快乐。
世上拥有形态万千的穿戴和装饰,它们看起来华丽,却缺少心灵的魂魄。
人不同于其他的种群,一切种群自有的快乐在美之外。我们只追求高尚的快乐,因为最大的快乐,来自最稀有的事物。
青年的好处在于年轻的容貌和强壮的身体,老年人的妙处则在于岁月沉淀的睿智和半生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古希腊唯物论哲学家。他与留基伯并称为原子论的创始人。
《每天点亮一盏灯》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急事缓办,缓事急办
作者:柏拉兔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清)王庭奎
《论语》说:“既来之,则安之。”原文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指招来远方的人并安抚他们,后来引申为承认既成事实,安下心来从容不迫地应对。
当人们遇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时,“既来之,则安之”不失为一种迅速调节心理失衡的有效方法。要做大事,必须深思、沉着、审慎、明察。办事要弃小节、舍次要,要着眼重大、抓住关键,分出轻重缓急来先后处理。我们做事时的形态要庄重,心意要平和,神色要斯文,气度要安然,言语要简洁,心地要善良,意志要果决,思虑要周详。
天下之事,大都讲究处之泰然,其中以“安详”二字为首要。但安详并非迟缓,而是从容、谨慎,在专注坚定中蕴涵着努力、奋斗和勇气。
为人处世,若遇到点小事就紧张不已、如临大敌,成天严肃拘谨,私下里也像在公众面前一样正襟危坐,定会使自己精神错乱。生活中总是既有出席正式场合、衣冠楚楚,场面隆重的时候,也有自由自在、衣着随意,不拘一格之时。有张有弛,才怡然自得。
很多时候,以静观变、无为而治是上上之策,此时静胜于动。但动静优劣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若众人都认为错,惟独你认为对,则要慢慢说服以改变形势,不可只顾按自己想的去做。对于不了解的事,你就别乱怀疑,也不要轻易反对不同的见解。遇事时,你切勿急躁,要思考清楚;想好后就赶紧行动,不要再延误。对于一些不急的事,你要赶紧做,早做就早出成果;对于那些紧急的事,你就要要办得和缓些,防止忙中出错。
与人交往要和气,对待自己要平实。无事则安,遇事则断;得则冷静,失则沉着。人若还未了解时,勿急于求得了解;人若还未认同时,勿急于求得一致。
世间的道路,无论有多艰险,我们都应该定心凝神,静以待之。
王庭奎(1753—1838):字凤桐,号九成,清直属南皮(今属河北)人。著有《民言百忍》等。
《每天点亮一盏灯》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缺少自知之明的人,只会犯错误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