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苏格拉底
一个国家若是自不量力,去和一个明显强于自己的国家交战的话,不是变成了废墟,就是国王沦为阶下囚。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欺欺人只会招来麻烦。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的优点和弱点,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同时也会得出自己能做什么的结论。知道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才会变得更强大;避免自己的弱点去做事就会减少错误的机会。他们不仅只是自知,还能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避免自己走弯路,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不只认不清自己,也看不清他人。他们总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不但不懂得幸福生活,反而会平添许多烦恼。那些清楚自己该做什么的人,总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人们也乐于和他们交往;那些生活不如意的人,希望得到他人的忠告,所以总是盲目追随,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但是由于他们认识不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之处,所以做出来的事情并不能得到预期好的结果,结果只能是到处碰壁,受到讥讽和冷落。
事实上,人人对自己都要有一个清醒而全面的认识,才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错失良机。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每天点亮一盏灯》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每个月都过一段最艰苦的生活
作者:柏拉兔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古罗马)塞涅卡
对于道德决断力的形成,伟人们自有他们自己的一番“诀窍”。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便过上好几天艰苦的生活:吃最难以下咽的食物(其实不过是大多数奴隶和穷人所吃的);穿粗布衣裳;做一些苦累难忍的工作……他们悄悄问自己:难道这就是人们所害怕的吗?
预先遏制命运的攻击,确是伟人的实践。这种实践的理由就像和平时期的士兵想尽一切办法进行魔鬼似的训练一样。这样在战争来临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接受任何形式的考验来满足国家的需要,为祖国争取正义和荣誉。正是在最安全的时候,也就是命运对我们施以惠顾的时候,我们才有更好的条件锻炼自己的肉体和精神意志,以抵制随时可能到来的恶命打击。
现在,有人已经在这样做了。他们每个月都要过一段最艰苦的生活,一旦危机来临,他们也就有足够的准备让自己面对一切,起码,会像一个最有教养的人那样镇定自若。
但是,一些有钱人为了消除生活中的烦闷和无聊,或者完全为了娱乐而设下的“贫民窟”不在此范畴之内。食物没有粗劣到难以下口,衣服不是麻草纺织而成,便永远不能领会到手中拥有一块钱时的狂喜。有悟性的人甚至会因此在哲学上有所进步:命运即使在打击着我们,让我们吃够了苦头,我们还是有办法找到满足我们“一切的需要”。
提倡享乐主义的宗师伊比鸠鲁曾对他有意挨饿的时期进行研究,他想知道究竟饿到何种程度对获得食物不再有幸福感,可惜的是,这项研究失败了。因为,不管人们是多么困难地找到填饱肚子的东西,并不仅仅满足于肚子被填饱时的得意,而会因为这种快乐的能力还没丧失。这种连命运的不公正都夺不走的快乐能力,不正是一种幸福吗!
塞涅卡(公元前3年—公元65年);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以后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他是“古罗马雄辩家、悲剧作家、哲学家、政治家”。流传至今的有《美狄亚》、《俄狄浦斯》、《特洛伊妇人》等十部悲剧,和《安慰》、《论天命》、《论智者不惑》、《论忿怒》、《论悠闲》、《论宽恕》、《论心灵的安宁》等大量的伦理哲学著作。
《每天点亮一盏灯》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实施仁慈和慷慨需要谨慎
作者:柏拉兔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古罗马)西塞罗
实施仁慈和慷慨确实需要谨慎。我们的善行既不能超过自己的财力,又不能不和受惠者所值得接受的程度相称,更不能伤害到其他的人。若不能做到这些,便无法称之为公正。公正都做不到,还说什么实施仁慈和慷慨呢?难道公正不是一切善行的基础吗?
卢西乌斯•罗拉和盖乌斯•凯斯将合法财产送给陌生人,不能叫慷慨。因为一件事情若不是公正的,就不能算是慷慨的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