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确认物之本质寓于物的本身之中,离开个体的普遍物是不存在的。他把灵魂分为三部分:植物部分、动物部分、理性部分。他提倡顺应灵魂三个部分的三种教育:体育,为了身体及生理;德育,为了动物灵魂(即意志的灵魂);智育,为了理性灵魂。
《每天点亮一盏灯》 人因工作而存在
君子的行为不使他人感到痛苦
作者:柏拉兔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英国)亨利•纽曼
君子,在于他的行为不会使他人感到痛苦,这句话道出了行为端正、思想严谨者的处世之道
因为君子的存在,使每一个人都免受拘谨。君子行事自然大方,他要时刻留意别人可能遇到的障碍,并设法帮助消除。他对这一类事情施予的是同情,而不是参与。这种温和、真挚、坦率、周到、宽容的性情集于一身,人类的理性在他身上焕发出光彩,是他自己早已在理解到理性的领域后体察入微了。
君子固然以他的品性使事情变得圆满,就像疲倦的时候,有人施与安乐椅解乏,寒冷的冬天被人移至火炉旁取暖那样恰到好处。可是没有这些,人们却依然可找到恢复和取暖的方法。君子品性的好处,更在于为人们把一切意见的冲突协调起来,把一切拘束、猜疑、抑郁、愤懑等等,都在他的关心下变得微不足道,甚至是消失殆尽。他用同情心关爱着每一个人。
对腼腆的,他便温柔些;
对隔膜的,他便和气些;
对荒唐的,他便宽容些;
……
总之,正在和自己谈话的人属于什么脾气,他了然于胸。他留意于不合适宜的事情和话题,以免刺伤对方;他更不在交谈中突出自己,令人厌烦;他绝不靠反唇相讥来维护自己,标榜自己的高尚;他不把谎言谬论放在心上,用宽容的心对待他人;他不轻易怪罪一切有损于己的人,对他人的行为言论也善意解释……除非万不得已,他一般不会想到自己。
与人辩论时,他不偏执己意,既不强词夺理,也不好个人意气,以尖酸刻薄的词句做辩论的武器,甚至是不明言他人恶毒的暗示。与他人涉及必然之争时,他用训练有素的头脑抓住要点,决不像那些聪明但缺乏教养的人所常犯的冒失无礼的错误似的,挥着一把钝刀乱砍一通。辩论的要点常常被那些人弄得本末倒置,而他们对自己的对手并不理解,反而把问题弄得更加复杂。在君子的身上,意见的正确与否本来就无所谓,但凭着他清醒的头脑避免了不公平的误会。在此,我们更加清晰透彻地看到了君子的品行、淳朴与简练。
当他施惠于人时,他尽量把这类事做得很平淡,仿佛他自己是受者而非施者。他心平气和,不以受辱为意;他志行高远,不以积怨为念,仇人也是他异日争取的目标。他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目标,所以他无暇顾及敌意。他耐心隐忍、逆来顺受,以他的哲理为根据——痛苦不可避免。他甘愿吃苦,他甘愿孤独,命运终要降临,他也甘愿面对死亡。
亨利•纽曼:著名学者,其著作有《大学的理想》等。
《每天点亮一盏灯》 人因工作而存在
只要能努力,一切皆容易
作者:柏拉兔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清)彭端淑
世间的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分吗?努力去做,那困难的事情,也是容易的;不努力去做,则容易的事情,也是难以做成的。
一个人追求学问,也有困难与容易的区分吗?努力去学,那困难的道理,也是容易学成的;不努力去学,则容易的道理,也是难以学会的。
一个人生性愚钝,不如别人;能力平常,也不如别人。但是,如果他每天都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到了学成的那一天,他就会忘掉自己的迟钝和平庸。假如一个人天生聪慧,比别人强上一倍;能力超群,也比别人强过一倍。但是,这个人如果不利用它们,就与那些生性愚钝、能力平常的人一样毫无区别了。
孔子的学说,最终由天赋一般的曾参传给后代。这样看来,天资聪明与生性愚钝,对一个人起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蜀国边境地带,有两位和尚,一个穷,一个富。穷的那个和尚对富的那个和尚说:“我打算去南海,怎么样?”富的说:“你靠什么去南海?”穷的回答道:“我随身带一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