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道理,智能与光明之神在神庙的门槛上用箴言告诫人们:人人都应有自知之明。苏格拉底证明了这一点;柏拉图也承认:所谓智能无非是实施这一箴言。
人类的无知一再地使人陷入自以为是和固执己见的深潭中,即使既已看到自己或别人虚伪轻浮的样子,他们仍无法醒悟过来。人就是这样的,也许永远没法抓住自己的头发走上断头台。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切身的经验深怜自己的不足,每每遥望星光下这神明的格言,人们仍然感到深奥。人们越学越感受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去学,这也是人们生性谦逊的原因。
蒙田(1533—1592):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的随笔全集是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每天点亮一盏灯》 人因工作而存在
大胆行动可带来意外效果
作者:柏拉兔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意大利)马基雅维里
初次与陌生人打交道,即使你不是有意带着少许的胆怯、退让和犹豫的姿态,你也会引发他内心深处的天性。因为一旦你被看作在采取守势,这种接触上的认知会促使对方进攻,或者毫不留情地攻击你的身心。
凡人都有弱点,然而大胆行动却可以隐藏某些弱点。骗子都很清楚,谎撒得越大,反而越有人相信。因为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被转移,从而忽略了前后的连贯性,大胆行动会使你看起来更强硬、更有权势。只要你大胆出击,这突如其来的行动会使你占尽先机——在往后的接触,人们会不自觉地采取守势以预防你的下一次出击。切勿在行动时信心不足,在出现问题后,你的胆怯迟疑会不经意地制造出更多的问题。正如为了逃离猎人的兔子,因为胆怯会更容易慌慌张张地踏入猎人早已布下的陷阱。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尽量避免紧张和冲突,他们希望受到所有人的喜爱,即使思索大胆的行动也很少付诸实践。你的大胆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人们很难把眼睛从行动果敢的你身上移开,并迫不及待地欣赏你下一次的大胆。大胆的你将看起来比真实的你更加出色。
胆大不是天生,胆怯也不是后天养成的。胆怯是渴望避免冲突的心理要求,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不但你的身份被贬低,而且你将陷入怀疑与灾难的怪圈。可是,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胆大妄为造成的问题,是可以用勇敢来弥补的。
有时候为了不去伤害和冒犯别人,你可能会伪装自己的胆怯。其实与其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胆怯,反而不如大胆行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勇敢。
有些罪行以其极端的行为大张旗鼓地进行,反而变成光荣的了;公开偷窃被誉为聪明能干;攻城掠地、大肆搜刮更被冠以征服的美称。当然,这些都是不光彩的,是不为人所称道的,但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凸现了大胆的效果。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1469——1527):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政治家、外交家;同时也是是一位著名的政治思想家。
《每天点亮一盏灯》 人因工作而存在
知耻不行
作者:柏拉兔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耻辱像鲜红的烙铁,在还没有抵达犯人的额头之前,心灵便已发出悸动的狂叫——不是因为那些即将发生的结果,而是人们已经在羞耻中受到了侮辱了。就像格言说的那样:耻辱在眼睛里人。我们关心人们对我们的看法,更甚于事情的后果。那些持有意见的人如果已对我们产生某种看法了,那么这种羞耻将直接把混乱的心理丢进耻辱的感受中。
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人所形成的看法尤使我们尊重:赞扬我们的人,我们赞扬的人,我们希望被其赞扬的人,我们与其竞争的人,我们期待其意见的人。
如果在许多人眼前公开做不正当的事,我们会对此感到羞耻;和我们在一起的人及注视我们的人,他们的眼睛可以使人停止不理智的举动,以避免羞辱。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确认物之本质寓于物的本身之中,离开个体的普遍物是不存在的。他把灵魂分为三部分:植物部分、动物部分、理性部分。他提倡顺应灵魂三个部分的三种教育:体育,为了身体及生理;德育,为了动物灵魂(即意志的灵魂);智育,为了理性灵魂。
《每天点亮一盏灯》 人因工作而存在
看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