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若我们痛下决心,不只为钱财、荣誉、肉体享乐所迷乱,则我们所抛弃的必是真正的恶,而真正的善也必随之显露,为我们获得。在这种关乎人生能否得到真正幸福的关头,我们必须强迫自己用全副力量去寻求这救济。也许这救济不确定,但重病之人膏肓已久,怎能不寄希望于医生最后的药方呢!须知世俗中弥漫的名利,不但不足以救济人和保持生命,反而残害心灵,叫世界充斥孱弱的病人。对此不醒悟的人,还在指望着怎样占有,并且占有的更多。须知,凡为它们所占有的人,无不以毁灭告终。
斯宾诺沙:荷兰著名学者、哲学家。1670年提出“哲学思想自由”的思想。著作有《伦理学》等。
《每天点亮一盏灯》 永享无止的幸福
谦逊力量大
作者:柏拉兔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对于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心中要有数。人家夸奖你,你得清楚你并非那么出色;人们赞扬你,多半是因为你正在进行的自我教育使人肯定,并自己也从中获得了有益的启示。在满场的赞扬声如一地银光闪烁时,你得考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如果就此停止了自我锻炼和自我教育的步伐,那就是自高自大的表现。
学习,把你品格中最重要的东西展现出来。一个人是否谦逊,取决于他对自己的认识与自我努力相结合的程度。谦逊,使生活理想得以形成,并冷静地估计自己能做些什么、该做什么。人越谦虚,在克服困难和达成似乎不可能的目标时,他身上拥有的能力就越大。
大凡举止谦逊、量力而行者,掌握了渊博的知识,成就也最快、越大。
谦逊者必爱好劳动,具备坚定顽强的意志。因为脑力劳动是一种非常实际、清醒、而认真的劳动,而这一切又使人更加谦逊。谦逊好比天平,人用它测出自己的分量。高傲和自大是现代人的通病,它的危险在于使人把复杂事物模糊的、表面的、肤浅的印象当作知识。
谦逊的人不会对别人的微小缺点斤斤计较——假如这缺点尚不足对社会有危害。这也应该是我们严格要求别人时铭记的一句格言,因为,如果生活中每个人在善于要求别人的同时,体谅宽容别人的小缺点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轻松许多。
我们每天会遇到许多的不愉快,主要原因是很多人都只对别人严格,对自己却很放松,正所谓“严以待人,宽以律己”。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争吵、冲突……不就是源于此吗!
谦逊之所以被称作一切美德的首领,是因为自觉的纪律、天职、义务及意志的自由在它身上和谐地融会贯通了,就像钢铁熔炉中闪耀的钢花是由于氧化铁、石墨、硅等原料燃烧组成。如果我们能将自己身上一切值得赞扬的东西都视作理所当然,那么真正的自由将跨过纪律来到面前。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获过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是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
《每天点亮一盏灯》 永享无止的幸福
不做圣人便做禽兽,只管耕耘莫问收获
作者:柏拉兔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清)曾国藩
读书人的志向,应该是勤奋努力,去了解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的先贤们传下的学问。
“不作圣贤便作禽兽,只管耕耘莫问收获。”朱熹说过,求学如同熬肉,一定要先用猛火煮,然后才用慢火温。有些人平生的功夫,没用猛火煮过,就算有点见识,也只是全靠自己顿悟。他们偶然用一下功,也只是凭着一时的兴趣而已。这就好像还未开锅的汤,一开始就用慢火煮,越煮,越不可能煮熟。
对我们而言,只有增进道德修养、积累学问这两件事情依靠得住。增进道德修养,就是要做到孝悌仁义;积累学问,就要学习诗文书法。人们把握住这两件事,前进一步,就有一步的收获;前进半步,就有半步的收获。今日积累了一分德行,就如同积累了一升粮食;学业进步一分,就好像积蓄了一文钱。这两样事情,共同前进,就好像家产一样,越来越多。至于功名利禄这些事,一切都是天命所定,我们是无法主宰的。
从古到今,先哲们深受世人赞扬、敬仰的原因,无非是在文学、事业两个方面有所成就。但是对于文学,人的天赋占了七分,后天努力才占三分。对我们而言,最实在的莫过于修身养性,保全大赋。
假如尽力完备肃、义、哲、谋、圣这五件事,尽心协调亲、义、序、别、信这五伦。内心充实,而无害人之意,就是做到了仁;内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