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片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心理治疗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语简介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学家首页 | 最新文章 | 存在主义大师 | 家庭心理治疗 | 宗教哲学 | 精神分析 | 精神病学先驱 | 催眠 | 女性主义心理学家 | 当代治疗师 | 人本主义 | 认知行为派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学家首页 >> 精神分析 >> 个体心理学 >>
  •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3)
  •  2008-05-06 14:02:14  作者:华人心理咨询网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0条
  •  文字大小:【大】【中】【小】 评分等级:0
  • 喻户晓之事。有时候,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例如尼采身体羸弱,可是他却弃剑就笔,写下了不朽的权力哲学。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历史上或文学上真是多得不胜枚举。
      早先,弗洛伊德已经主张:补偿作用是由于要弥补性的发展失调所引起的的缺憾。受了弗氏的影响,A·阿德勒遂提出男性钦羡(masculine protest)的概念,认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一种要求强壮有力的愿望,以补补偿自己不够男性化之感。
      以后,A·阿德勒更体会到: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事实;因为他们身体弱小,必须信赖成人生活,而且一举一动都要受成人的控制之故。当儿童们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他们能够做的事情的借口时,他们便会发展出神经病的倾向。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的下去,它便会构成“自卑情结”。因此,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种正常的发展过程。
      此时,弗洛伊德将A·阿德勒的观点认为是对自我心理学的一大贡献,可是却觉得它未谈及本我和超我等部分,而且所谓的补偿作用也只是自我一种功能而已。这时候,A·阿德勒的观点尚未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然而,当A·阿德勒主张补偿作用是其中心思想时,两人便势同水火了。
      起初,两人还彼此容忍对方,可是当弗氏要求A·阿德勒登在其学刊上的文章要先受杨格(Jung)的检查时,他们便正式闹翻了。弗氏致书给心理分析学刊发行人:要把他学刊封底里的A·阿德勒的名字除掉,否则就把自己的名字去掉!维也纳心理学会为了A·阿德勒的观点曾经开了许多次会,由于弗洛伊德和其它许多人都坚持A·阿德勒的观点无法见容于心理分析学派,A·阿德勒便率领他的一群跟随者退出心理分析学会,而另组“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学会”并称其为“个体心理学”。
      在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A·阿德勒便摒弃了弗氏泛性论的心理观点,他讥之为对性的迷信,并以社会的概念来解释男性钦羡。他并不否认潜意识动机的实在性,但是他比弗氏更重视自我的功能。他也不否认梦的解释有其重要性,不过他却认为梦是解决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而不是象弗氏那样,事事都以性来解释。例如奥迪帕斯情结的发生,他也认为史是被宠坏孩子对母亲的依赖而已。当然,性欲是存在的,不过它和饥饿或口渴样,这种生物上的因素只有在追求优越地位时,才能进入心理学的领域。
      1911年有一位德国哲学家怀亨格(Hans Vaihinger)出版了一本书,叫做《‘虚假’的心理学》(The Psych ology of‘As If’),它对A·阿德勒的思想立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怀亨特主张:人类都是凭借一些在一些现实上不存在的虚假目标而生活着的。我们认为宇宙是一个井井有条的实体,并以此种虚假的观念为基础,作出种种行为,其实宇宙是紊乱不堪的。我们造出了虚假的上帝,并且装模作样,仿佛他是真有其人一般,基实哪里有什么客观存在的神?尽管这些东西在经验上都是虚假的,我们却不怀疑其真实性,我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其影响。A·阿德勒把这种概念引用到心理学上,尤其是因果关系的问题。弗氏把因果关系当做是心理学的一项基本定律,但是A·阿德勒却在怀亨特概念中看到足以打倒弗氏观点之物。他认为:促使人类作出种种行为的,是人类对未来的期望,而不是其过去的经验。这种目标虽然是虚假的,它们却能使人类按照其期待,作出各种行为。个人不仅常常无法了解其目标的用意为何,有时他甚至不知其目标何在,因此,这种目标经常是属于潜意识的。A·阿德勒把这种虚假的目标之一称为“自我的

  •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ydstx/jsfx/adle/200805/content_3238.htm
  • [1] [2] [3] [4] [5] [6]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强迫症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婚恋与性家庭创伤


网上网络即时通讯心理咨询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3:00

双休及节假日工作时间不定
  • 最新心理学家
  •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 热点心理学家
  •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 推荐心理学家
  • 相关心理学家
强迫症 | 抑郁症 | 焦虑症 | 社交恐惧 | 恐惧症 | 疑病症 | 惊恐发作 | 失眠症 | 人格障碍 | 性心理障碍 | 婚恋障碍 | 神经衰弱 |

电话:027-87908120  手机:13886092363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湖口金谷明珠园9-2-40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交通:鲁巷广场站756至湖北教育学院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千度权威签证专业机构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