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二的上午,正是学生上课的时间。心理咨询中心门口出现了一个身材苗条,穿着入时的女大学生的身影。她是小君,以前来过咨询室,但这一次她脸色苍白,眉头紧蹙,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在心理咨询室坐下许久,她才说:“快考试了,但完全没办法学习,很害怕上课,甚至一看到书就头痛……”“是所有的课都这样吗?”她犹豫了一下,“不,只是专业课。”“为什么呢?” “我想我爱上他了……”
小君从来没谈过恋爱,但在那个紫荆花开放的金秋她开始有心事了。她还记得那个晚上,同学们在霓虹灯下跳舞时,她只是静静地坐着,黎老师穿过拥挤的人群向她走来,她抬起头触到一双温和的目光,那一刻她感到了自己的心跳。当老师向她提出邀请时,她惊讶了片刻然后伸出了自己的手……忘了跳的舞,忘了说的话,当晚的班级联欢会小君慷慨地承包了所有的费用。黎老师40岁上下,是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成熟、自信。虽然大学里许多班主任只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见见面,可他除了上课认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下了课也常到宿舍和同学们在一起。小君一边快乐地回忆老师赞扬她聪明、关心班集体的话语,一边兴奋地在日记中写下:今天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
有一天,同班的小亭问她,小君,木盛那么喜欢你,你没感觉到吗?她回答,没有。虽然他是校学生会的副主席,还是足球队的前锋,长得又高又帅。小君也不止一次感受到木盛投射在她身上灼热的目光,其实她还是很喜欢木盛的,但总感到缺少一点什么。当晚小君把木盛喜欢她的事跟黎老师说了,老师的幽默和亲切扫走了她心中的阴霾,小君觉得和老师在一起快乐而舒适,一次黎老师主办佛山市青年笔会,小君和老师一起参与了这次活动。在会议上,黎老师是众人注目的焦点,她很骄傲自己能成为老师的助手。而小君与黎老师的目光对视时,不知为何心里怦怦乱跳,她想我喜欢老师这样的人吧!她把这种奇怪的感觉写进日记,锁在心底。那以后她经常向老师反映班里的事情,有时也说说自己在情感、学习与工作中的困扰。
过了不久,她又一次去看望老师,看到一个中年妇女穿着睡衣和老师正在收拾碗筷。小君知道眼前的就是师母。从老师家里出来后,她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还大哭了一场。她从不对旁人说自己的心事,当看到班上的女生在校园内光明正大地挽着男朋友的手,在宿舍里同学之间大大方方分享彼此感情上的快乐与烦恼,她既羡慕又痛苦——因为她对老师的爱是说不出口的。于是她来到了心理咨询室。不过她问的是:“我们班上有很多同学谈恋爱,我作为班上的团支书,该怎样制止?”我与她谈了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并一起讨论了作为班干部应如何面对这方面的事情。小君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这以后,小君常坐在小卖部靠门的位置,她知道黎老师信件很多,会在中午某个时段从门前的林荫路走过。每当看到那个让她心跳的身影,小君就低下头,却又忍不住想看他。这是爱情吗?——她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已不能控制自己,只要远远地看他一眼就已经很满足了。小君曾制造过几次偶遇:远远看到他朝这里走来,算准了时间,假装刚好去拿信的样子,走到他的身边。这时小君就觉得自己的腿发软,她真怕自己会失态,“啊,老师!”她往往语无伦次不知自己说了些什么,然后就分开了。
小君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老师是有妻子的人。可是一上黎老师的专业课时她就心慌意乱,怎么也听不进去,这种心理折磨使她无法承受下去了。于是她再次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我见到老师的时候会紧张,见不到老师又失望。经常因为等待‘偶遇’而错过了午饭和休息,饿着肚子无精打采听下午的课,我患得患失地过着每一天——很快就要考试了,却落下了很多课程。我这是在干什么?到底什么在吸引我?我该怎么办?”讲到这里,小君忍不住掉下泪来,觉得自己是那么地无助和可怜!我便问小君现在和木盛同学的关系怎样。她告诉我木盛曾在一个晚自习时勇敢地向她表白,而她却平静地拒绝了他。
我又问她的家人知不知道这事,她摇了摇头。原来小君的父亲是知识分子,80年代下海经商创办了一间公司。经过20年发展,已形成一间规模较大的公司。他对小君的学习生活很少过问,虽然为她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但和她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她常常感到十分孤独,经常盼着能像同学一样享受和爸爸在一起的亲情和快乐。在说着自己的心路历程时,她的眼角含着泪水。
我心里一动,问她和黎老师在一起的感觉。小君回答:“我跟老师在一起的时侯很安全,常常想到父亲。” 我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吧!
心理医生点评:
小君心理冲突的原因来源与两个方面:
一是异性关系态度的偏差:小君的父亲忙与生意,常常不回家,儿时的小君感到很孤独,尤其当看到同学们和父亲在一起亲亲热热的镜头时,她那颗备受冷落的心更是渴望关心和安慰,亲子关系的疏远使她格外期盼父爱,而这时黎老师的热情关心满足了这种心理需要。正值青春期的她把对父亲的感情转移到了老师身上。当这种关系进一步发展时,便成了爱情。这种悄悄滋生的爱情是错误的,不合适的。这一点小君心理明白,却难以摆脱。
二是不恰当的压抑和逃避:当小君在老师家里看到师母时,她感到自己的想法不合适,甚至有犯罪感。开始强迫自己改变想法,压抑心中的感受。但这种心理需要是不能否认的。正如佛洛依德所言:儿子喜爱母亲,女儿亲近父亲。这种对异性的爱恋,在人的幼儿期便开始了。小君渴求父爱的心理需要靠人为的压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相反只会加重心理负担。因此会出现小君在黎老师的课堂上不堪忍受的场面。
本案例的处理适合采用心理分析法辅以完型疗法。
关键是让小君认清其情感背后的东西,由于长期缺少父爱其情感失调,而过分渴望得到父爱,其对黎老师的感情就是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移情,当然随着感情的发展这中间增加了爱情的成分。在此基础上,咨询员要引导她区别不同的感情需要,年龄差异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她的感情基础,当她能正确认识自己时,自然会进行调整,作出合理的选择。
而对压抑的情绪则要鼓励其作出合理的宣泄。比如对黎老师的感情能对心理咨询员讲出来就有益于其情绪的恢复。希望她能主动跟父亲作一有效的沟通,把心里的感受说给父亲听,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咨询员此时可运用空椅子技术。
从这段感情经历中走出来,需要一个恢复过程。在这期间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龄朋友交流,以逐步转移注意力,建立新的感情寄托。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