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适当降低要求
有些家长往往把希望投注在孩子身上,期待孩子完成他们未竟的梦想,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十分严苛。孩子做不好时,就会在潜意识里否定自己,我是不是太笨了?我是不是脑子有毛病?让这类孩子消除自卑,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一些要求,让他努力去做,如果他努力了,即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要表扬他。
4.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大多数自卑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脆弱而不堪一击的,所以要对其进行不断强化,比如:可以在家里准备一本“功劳簿”,记载下家庭成员的“功劳”,把孩子的任何一点进步与成绩都记载下来,每周整理一次,对孩子的“功劳”进行奖励。这样孩子就会为他的成绩感到骄傲与自豪,强化自信,进而克服自卑。
还可以教孩子对自我进行激励,当孩子害怕困难畏缩不前时,你可以教导他自己鼓励自己:“我可是个勇敢的孩子,来吧,我要再做一次努力!”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自卑,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不要因为望子成龙而给孩子太多压力,也不要总批评孩子的短处,尤其不要与别的孩子相比,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第二篇 方法总比问题多——孩子的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 第二章 小学阶段孩子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1)
一、孩子沉迷于电视怎么办
我的女儿特别喜欢看电视。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看电视,不把喜欢的动画片连续剧看完绝不写作业。中午宁可不睡午觉,也要看续集。一旦看起电视来,饭都顾不上吃,两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广告都不错过,饭凉了也不知道,吃一顿饭不知要在旁边提醒多少次。
我非常着急,对她又打又骂又讲道理,可都无济于事。她嘴上说这个动画片看完了就学习,结果这个完了下一个又开始了。我也经常强迫她把电视关掉,让她写作业。她虽然不太吵闹,但好像肚子憋了一股气,或者心思还在电视上,作业写得马马虎虎,表示对家长的反抗。有时稍稍不注意,她又把电视打开了,气得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一天,她的班主任给我打电话,问我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怎么两天没来上课了?我莫名其妙还以为老师搞错了。后来孩子终于承认,原来我每天把她送到学校时,她虽然乖乖进了校门,可等我上班一走,她马上折回家放录像,看《还珠格格》。
知道这件事后,我快气死了,毒打了她一顿,她稍微有点收敛,可还是改不了。我真的不明白,原来胆小、乖巧的女儿哪去了?
专家解析
孩子如此迷恋电视,让许多父母头疼。调查显示:2~5岁的孩子平均每天看电视4~5小时,6~15岁的孩子平均每天看电视2~4小时,电视是70%的儿童每天注意的中心。一个美国孩子一年在学校中度过900个小时,却在电视机前度过1500个小时。据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孩子每天看电视不应超过两个小时。
电视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如此迷恋电视呢?
1.学习压力大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每个人都压力重重,孩子们也必须“艰苦奋斗”。由于学习压力大,生活单调,孩子们急于寻找宣泄学业压力的管道。电视节目以画面为主,有的诙谐幽默,能给他们轻松愉悦的感觉,所以他们选择了电视来缓解压力。
2.缺少朋友
中国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特别多,孩子们缺少伙伴,父母们由于工作忙又不能时时陪伴孩子,尤其一些住楼房的家庭,让孩子自己出去又不放心,所以宁可孩子在家看电视,久而久之,孩子就迷恋上电视,电视成了孩子忠实的朋友。
3.吸引人的动画片
一些动画片确实很吸引人,很受孩子的青睐。
首先,动画片以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事物,符合孩子想象力丰富活跃的特点,深受孩子喜欢。比如,动画片中的人物会被某个物体“啪”的一下砸成平面,动画片中人的躯体与五官也会不成比例地变形,这种艺术的夸张契合了孩子的思维特点,所以孩子们无一例外地喜欢动画片。
其次,动画片描绘孩子们理想中的世界。许多孩子都说喜欢美猴王——孙悟空,因为孙悟空强大无比,可以斩妖除魔,他们希望能像孙悟空那样本领高强,无所不能。孩子们对动画片中英雄的迷恋与爱戴,体现了他们的英雄崇拜心理,这种英雄崇拜,体现了他们对理想自我的期待,表明了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孩子看动画片,也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许更容易理解孩子。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弱小的、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在学校,他得听老师的;在家里,他得听父母的。好像所有的人都能管得着他,都比他有权力。只有在动画的想象世界里,孩子们才是无拘无束的。所以你也就不必大惊小怪,为什么沉默寡言的孩子,一谈起动画片,就会双眼放光,兴趣高昂。
其实,对于电视我们也应该一分为二地看,看电视既有坏处也有好处。
首先,学龄前儿童可以借此识字,从有关自然的节目中了解野生动植物的重要知识,同时一些前沿的东西,让今天的孩子视野更加开阔,这是信息时代孩子们的幸运。可以说,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教育媒介和娱乐媒介,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看电视还是有诸多害处的。
经常目睹暴力镜头(比如影视中的绑架和谋杀)的孩子,会在其心灵上受到伤害,或因好奇或模仿而产生暴力倾向。同时有研究表明,儿童长时间看电视会导致体重增加,智力下降,性格暴躁好斗,学习成绩偏低。更甚者会患上“电视病”,使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障碍。
判断孩子是否患“电视病”,有以下几个表现:
(1)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超过4个小时; 26/36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