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社交恐惧症首页 | 社交恐怖症 | 自卑 | 视线恐惧症 | 脸红恐惧症 | 异性恐惧症 | 表情恐惧症 | 余光恐惧症 | 内向 | 社交恐惧症 | 手抖 | 社交障碍 | 紧张 | 敏感 | 自信心 | 口吃 | 嫉妒 | 专题
  • 当前位置:社交恐惧症首页 >> 社交恐惧症 >>
  • 不同心态情绪和心理同生活中的关系 (13)
  •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心理咨询邮箱362890071@qq.com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大一点的孩子相比,他们总体上更加容易接受符合性别的行为的“程式”。
    2、性别角色的获得
      家长不光是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动因。例如,埃莉诺·麦克贝认为,儿童性别行为中的许多差别都是同伴关系的产物。
      男孩的群体比女孩的群体更关注主导地位——谁对谁有决定权;女孩的群体一般更关心一致性而不是权力。男孩和女孩生长在不同的心理环境中,这些环境塑造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
    六、道德发展
      道德(morality)是一个人关于人类行为正确与否的信念、价值和深层判断系统。
    1、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
      道德推理就是指人们对在某种情形下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所做的判断。
      皮亚杰试图把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一般性认识发展联系起来。随着儿童所经历的认知发展阶段的不同,他也会给一个行为的后果和行为者的意图赋予不同的比重。
      柯尔伯格扩展了皮亚杰的观点,定义了道德发展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做出道德判断的基础。道德推理的最低水平是以自我的利益为基础,最高的层次则围绕社会利益,不管个人收益如何。为了证明这些阶段,柯尔伯格使用了一系列两难问题。
    水平和阶段
    道德行为的理由
    前常规道德
    阶段1:愉快-痛苦定向
    阶段2:代价-收益定向;互惠性-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避免痛苦或避免被抓住
    取得奖赏
    常规道德
    阶段3:好孩子定向
    阶段4:法律和规则定向获取赞同,避免遭反对
    服从规则,避免责难
    有原则的道德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
    阶段6:道德原则定向
    阶段7:普遍道德定向推进社会的福利
    达到公正、避免自责
    坚持普遍性原则,感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超越社会规范的指导
      有4个原则制约着柯尔伯格的阶段模型:(1)个体在某个时间只能处于某一阶段;(2)每个人都以相同的顺序经历每个阶段;(3)每个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要更为全面,更为复杂;(4)每个文化中都有同样的阶段。
    2、道德推理的性别和文化观点
      卡罗尔·吉丽根(Carol Gilligan):柯尔伯格忽略了男性和女性在习惯性道德判断上可能存在的差异。女性的道德判断是以“爱护他人”为基础,逐渐过渡到自我实现阶段,而男性的判断则是以“公正”为基础。
      虽然男人和女人在达到成人道德发展水平时所经历的过程有所不同,但他们作为成人做出的道德判断却非常相似。
      承认关于道德两难问题的推理一方面是考虑公正性,一方面考虑人道主义。
      道德判断受到成人认识一般性变化的影响。成年后期的一个有关变化就是个体在做判断时,把他们判断的基础从特定情境的细节转换到一般原则的应用上。这样,道德判断越来越以一般性社会利害关系为基础,而不是特定的两难问题。
            第十二章  动机
    一、 理解动机
    动机(motivation):对所有引起、支配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过程的概括。
    1、 动机概念的作用
    * 把生物学和行为联系起来。体内复杂的内部机制来调节身体的机能从而帮助自己生存。
    * 解释行为多样性。当情景恒定(如相同的能力、技能、经验和机会)心理学家就会用动机这一概念来解释人们操作的差异。
    * 从公开的行动来推断内心的状态。用可能发生的原因来解释某种行为。
    * 将责任感赋予行动。个人责任假定内心的动机和能力控制人的行为。
    * 解释逆境中的意志。
    2、 动机的来源
    (1) 驱力与诱因
    赫尔(Clark Hull) :最重要的行为是由内驱力而激发的。
    驱力(drive):一种内部的状态,它是对动物的生理需要做出的反应。
    生物体就其本身条件来说如体温和能量供应等会寻求维持一种平衡状态,称为动态平衡(homeostasis)。
    当某种需要破坏了平衡或产生了某种心理上的紧张驱力就会被唤醒。这些驱力反过来促使生物体采取消除紧张的行为;当这些驱力得到满足或消除时——动态平衡又得到了恢复,生物体就会停止这种行为。
    诱因(incentive):外部的刺激和奖赏,它们和生理上的需要并无直接联系。
    行为是有内部和外部动机同时作用的结果。
        (2)阿普特尔(Michael Apter)逆转理论
    假定有四对元动机状态:不同状态派生不同的动机模式。每对动机都是按相反方向对应排列的。
    之所以叫逆转理论(reversal theory)是因为它试图解释人类是如何从对立的一端转向另一端的。
    四对元动机:
    * 有目的的——超越目的的
    * 顺从的——逆反的
    * 控制的——同情的
    * 自我中心的——他人取向的
    (3) 本能行为与学习
    本能(instinct):由基因遗传决定的生物体自身的行为方式,对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
    威廉.詹姆斯:人类比动物更多地依赖于本能行为。人类除了具有和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外,还具有如同清、谦虚、社交和爱等社会能也同样在起作用。人类和动物的本能都是有目的的,即都是为了适应环境。
    弗洛伊德:人类体验到的驱力来源于生的本能(包括性欲)和死的本能(包括敌对行为)。本能的冲动指引心理能量去满足身体的需要。如果这种能量没有得到释放的话就会产生紧张,这种紧张趋势人们朝向减少和消除紧张的活动或事物。
    (4) 动机的期望与认知取向
    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客观实体,而是来自于对这些实体的主观解释。如果一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会获得奖赏,那这种奖赏的强化作用就不存在了。
    认知取向解释了人类为什么会被对未来事件的期待所驱动这个问题。
    罗特(Julian Rotter)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个体从事某一特定行为的可能性是由他达到目标的期望以及该目标的个人价值所决定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能够驱使人去做出正确的行为。
    海德(Fritz Heider):行为的结果可归因于内在特质或情境因素。
    把动机来源看作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在一定程度依赖于对客观实体的主观认识。
    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因素。驱力、本能和学习历史都是在合适的外部激励条件下影响行为的动机的内部来源。
    二、 饮食
    1、 饮食的生理学
    (1)外周反应
    坎农(Walter Cannon)和其学生沃什伯恩(Washburn):胃部痉挛收缩是饥饿产生的原因。
    研究表明胃部扩张将使人停止进食,口腔的感觉也是一种能提供过饱信号的外周来源。
    特定感觉厌食症现象:吃饱的时候,即使最喜爱的食物也会觉得没有胃口。
    食物味道的变化会抵消身体里其他指示已经吃饱的信号。
    (2)中枢反应
    早期的脑部对进食的控制理论在于外侧下丘脑(Lateral hypothalamus ,LH,饥饿中枢)和腹内侧下丘脑(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 ,VMH,饱食中枢)。
    VMH不仅仅是一个发射多吃或少吃信号的简单中心,这个信号依赖于食物类型,可口的食物。VMH的损毁会部分夸大动物对食物反射型的反应。
    VMH和LH用来调节进食的一些重要信息来自血液。启动进食的两种基本信号来自于血液里调节糖和脂肪浓度的感受器。
    2、 饮食心理学
    (1) 肥胖与节食
    肥胖一部分原因在遗传,一部分原因在营养;另外还取决于人们对食物及饮食行为的思维方式。
    波利维(Janet Polivy)和赫尔曼(Peter Harman)把饮食行为分为限制性饮食何不限制性饮食。
    当限制饮食者解除限制时他们就会放纵自己,暴饮暴食高热量的食品。总体上看,只有威胁到限制饮食者的心理健康时,他们才会吃得过多,只威胁到身体安全时并不会导致过度饮食。
    (2) 饮食障碍与体形
    当一个人的体重低于他期望体重的85%但仍然非常担心变胖时,就会被诊断为厌食症进食障碍(anorexia nervosa)
    暴食性进食障碍(bulimia nervosa)的病人表现为毫无节制地狂吃,接着用自己引起的呕吐、滥用泻药、绝食等方式来消除体内过多热量。
    饮食障碍的原因:
    * 基因遗传
    * 对社会和媒体认可的理想体重的期待
    * 来自文化压力
    三、 性行为
    1、 动物的性行为
    对许多物种来说交配对象展现出的视觉、气味和声音方面的固定形式食性欲唤起的一个必要条件。
    2、 人类性行为的唤起与反应
    人类性行为的反应同样是由进化和环境因素所塑造的。
    性唤起(sexual arousal):生理和认知反应引起的性欲刺激产生的一种激动而紧张的动机状态。
    马斯特(William Masters)和约翰逊(Virginia Johnson)性行为的实验室研究:
    * 男性和女性有相似的性反应形式
    * 尽管性反应周期的时相在两性中是类似的,但女性变化更多,而且往往反应更慢,但保持的性唤醒时间更长。
    * 许多女性能有多次的性高潮,而男性在相同的时间里却很少如此。
    * 阴茎的大小一般与性能力无关。
    人类性反应周期的四个阶段:兴奋期、高原期、高潮期和消退期。
    引起性反应的根本原因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并且可以通过治疗改正或克服。
    3、 性行为的进化
    父母投入(parental investment)是父亲和母亲必须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养育孩子。
    巴斯(David Buss)和施密特(D.E.Schmitt)认为:男人和女人对短期和长期婚姻具有不同的策略、情感和动机。男性的是一种短期策略,女性的是长期策略。
    长期婚姻关系考虑女性愿意选择那些看起来比较女性化的男人面孔,对短期关系的选择依赖于女人的月经周期阶段。那些处于排卵期及怀孕风险很高的女性会选择看起来比较有男子气的面孔。怀孕的可能性巴女人的喜好从看起来是很好的养家糊口的面孔转向了有很好的遗传基因的面孔。
    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可能被我们的进化历史所支配。
    4、 性规范
    性规范(sexual scripts):时从社会中学习得到的性反应的内容包括这样一些规定即该做什么;做的时间、地点、方式;和谁做;用什么来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
    规范是由社会准则、个人期望以及以往一系列经验产生的一些规定的集合。
    约会强暴(date rape)是指个体被熟人强迫进行性行为的情况。
    约会强暴研究表明就象征性抵抗而言男性和女性存在很大不同,女人的意图一般是最后允许,男性相信象征性抵抗是性游戏的一部分。
    5、 同性恋
    (1) 同性恋的本能和环境因素
    性偏好是有遗传成分的。
    贝姆(Daryl Bem):生物特征并不直接影响性偏好,而是通过影响小孩子的性情和活动来对性偏好产生间接影响。同性恋和异性恋都源自相同的随机因素:孩子认为的性别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性欲。
    许多男女同性恋者都经历了被称为内在的同性恋憎恶和内在的同性恋排斥的阶段。男女同性恋者会产生心理上的忧虑,因为他们已经把社会的否定态度埋藏在了心里。
    四、 个人成就动机
    1、 成就的需要
    戴维.麦克莱兰(David McClelland)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 TAT)
    要求参加试验者就一系列模棱两可的画面编构故事。
    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反映了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计划和工作重要性方面的个体差异。
    当面临一个让高成就需要的人感到非常困难的任务时,他们就会很快放弃。——代表高成就需要的似乎是效率的需要,一种用较少的努力得到相同结果的需要。
    早期的父母成就压力与孩子长大后的成就需要之间有一种正相关。
    2、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控制源倾向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就是关于你的行动结果是取决于你所做的(内部控制倾向)还是取决于环境因素(外部控制倾向)。
    归因(attribution):关于结果产生的原因的评价。
    控制源不是唯一使归因发生变化的维度,稳定度与不稳定度也是衡量尺度。还有整体与特定的尺度。
    人们解释他们生活中的事件的方式会变成他终身的习惯化的归因方式。
    塞利格曼(Seligman):解释成功和失败的方式能影响你的动机、心情甚至是你完成任务的能力。
    悲观的归因方式的焦点是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内部产生的,认为造成这种失败的不良环境和个人因素是稳定和整体性的。乐观的归因方式把失败看作是外部因素的结果,以及是不稳定的或可变化的和特定的事件的结果。当触及成功的问题时,这些解释就会反过来。
    3、 工作和组织心理学
    组织心理学家(organizational ps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手机及微信18071122930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shejiaokongju/shejiaokongbu_9791.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手机及微信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社交恐惧症
  • 不同心态情绪和心理同生...
  • 如何面对人际关系中的两...
  • 害羞与人接触的少内心有...
  • 害怕别人说偷东西的字眼...
  • 害怕被别人拒绝怎么办
  • 大学生活人际关系适应不...
  • 希望融入群体但放不开
  • 与人交往不敢抬头总低着头
  • 讨厌自己的性格过于追求...
  • 如何判断自己是社交恐惧...
  • 热点社交恐惧症
  • 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 缺少与人交流的勇气
  • 非常害怕当众讲话
  • 害怕被别人拒绝怎么办
  • 害怕别人说偷东西的字眼...
  • 大学生活人际关系适应不...
  • 很害怕与人相处
  • 不喜欢与人沟通交流
  • 我不开心是因为别人如何...
  • 如何判断自己是社交恐惧...
  • 推荐社交恐惧症
  • 相关社交恐惧症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