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社交恐惧症首页 | 社交恐怖症 | 自卑 | 视线恐惧症 | 脸红恐惧症 | 异性恐惧症 | 表情恐惧症 | 余光恐惧症 | 内向 | 社交恐惧症 | 手抖 | 社交障碍 | 紧张 | 敏感 | 自信心 | 口吃 | 嫉妒 | 专题
  • 当前位置:社交恐惧症首页 >> 社交恐惧症 >>
  • 不同心态情绪和心理同生活中的关系 (6)
  •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心理咨询邮箱362890071@qq.com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ash;α波
    * 在睡眠阶段1,EEG表现的脑波是大约3~7cps,θ波。
    * 在阶段2,EEG的特点是睡眠纺锤波和K结,12~16cps电活动的瞬间脉冲。
    * 睡眠阶段3和4,1~2cps,δ睡眠。
    * REM睡眠,很像清醒时的模式,低电压,随意,伴有锯齿状波。
      NREM一个周期一般持续90分钟,REM为10分钟,整夜4~6次。
      NREM占整个睡眠时间的75%—80%,而REM睡眠则占睡眠时间约占20%—25%。
    2、为什么睡眠
      NREM睡眠的两个最一般的功能也许是保存和恢复。
    * 保存能量。
    * 打理内务并以某些方式使自身得以恢复。
      REM睡眠:
    > 在婴儿期,REM睡眠好像负责建立眼睛运动的神经和肌肉之间的通路。
    > 使脑中的功能结构建立起来。
    > 也在心境和情绪的保持过程中起作用,储存记忆并将最近的经验整合进先前的信念或记忆中。
    > 对NREM睡眠之后的脑平衡的恢复是必需的。
      REM睡眠的量随年龄的增长快速减少,而NREM则平缓地减少。
    3、睡眠障碍
    (1)失眠症(insomnia)
      长期不能得到充足睡眠的人具有不能很快入睡、经常醒来,或早醒等特点。
      当在睡眠实验室研究失眠病人的时候,他们实际睡眠的客观的质和量很不一样,从受到干扰的睡眠向正常的睡眠变化。
      许多缺乏睡眠的失眠患者却表现出了正常睡眠的生理学模式——一种被描述为主观失眠的情况。
      突发性睡眠症(narcolepsy)是一种以白天周期性睡眠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它经常与猝倒联系在一起,即由情绪兴奋,带来的肌肉虚弱或失去肌肉控制而使人突然跌倒,并立即进入REM状态。
    (2)睡眠窒息(sleep apnea)
    是一种上呼吸道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时会突然停止呼吸。
    (3)日间嗜睡(daytime sleepiness)
      过度睡眠导致迟钝,反应时延长,并损害运动和认知任务的操作。
    4、梦:心理的剧场
      NREM阶段也会有梦:
      与NREM状态联系的梦不太可能包含涉及情绪的故事内容,而更像日间的思维,较少的感觉表象。然而,那些有睡眠障碍患者NREM睡眠中的梦会增多,而睡眠正常的个体如果上午很晚才起床也会出现在NREM睡眠中梦增多的情况。
    (1)弗洛伊德梦的分析
      将梦中象征看作强烈的、无意识的、被压抑的愿望的符号表达。它们以伪装的形式出现。梦里有两股动力:愿望(wish)和抵抗愿望的审查(censorship)。审查将隐藏的梦的内容,即潜在梦境(latent content)转化成显性梦境(manifest content),弗洛伊德称这一过程为梦称(dream work)。显性梦境是可接受的版本;潜性梦境代表社会和个人不能接受的但是是真实的“未剪辑”的版本。
      梦揭示了病人的无意识愿望,以及附加在那些愿望上的恐惧和病人用来处理导致愿望和恐惧之间心灵冲突的特征性抵御。
    (2)梦内容的生理学理论
      霍布森和麦卡利激活——整合模型:从脑干发出的神经信号,刺激脑的皮层区域。这些电信号的发放每90分钟自动地发生,并保持30分钟左右的激活——可以说明REM和NREM睡眠阶段的周期性变化。这些放电激活前脑和皮层的联合区域;此时此刻,他们激活做梦过去经验的记忆和联系。这些随机发放的电“信号”没有逻辑的联系,没有内在的含义和一致的模式。
    (3)梦魇
      当一个梦让你感到无助或失去控制吓着你的时候,你正在经历梦魇。
    四、意识的其他状态
    1、清醒梦境(lucid dreaming)
      一旦觉知到做梦,尽管还没有睡,睡眠者就会进入到清醒梦境的状态,他们便可以控制他们的梦,按照他们自己的目标引导梦,并使梦的结果符合他们目前的需要。
    2、催眠(hypnosis)
      它以一些人对暗示有特殊的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状态。在催眠状态中,参与者体验对催眠暗示增强的反应性。
    (1)催眠感应和可催眠性
      催眠感应,它是一组最初的活动,能使外部注意力分散减到最小并鼓励参与者只集中在暗示的刺激上,相信自己正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催眠最重要的因素是参与者受催眠的能力或“天分”。可催眠性(hypnotizability)表示个体对标准化的暗示做出反应并体验催眠反应的程度。可催眠性是相当稳定的特质。催眠反应高峰是在青少年初期,随后减少。它与轻信和顺从这样的人格特质没有任何相关。反映了一种独特的认知能力,即全神贯注于一种体验之中的能力。
    (2)催眠的效果
      催眠状态下,个体对有关运动能力和知觉经验的暗示做出反应。
      催眠可以减少疼痛。
      自我催眠(自动催眠auto-hypnosis)是控制疼痛的最好途径。
      催眠的力量不在于催眠师的某种能力或技能,而是存在于相对可催眠的个体和被催眠的个体身上。要被催眠不需要放弃个人控制;
    3、冥想
      冥想(meditation)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
      一种宁静的机敏,一种较低的身体唤起但增强的觉知状态。
      冥想的目标不只是暂时缓解紧张。冥想会增强意识,有助于使个体获得启迪,并以新的方式看待那些熟悉的事情,把知觉和思维从自发的已学会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有规律地进行冥想可导致可测量的智力和认知操作上的增进。
    4、幻觉
      个体的意识会发生歪曲,也就是看到或听到实际并不存在的事物。幻觉(hallucinations)是在并没有物理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活灵活现的知觉,它们是个体改变现实的一种心理建构。个体体验,并不与情境中的其他个体分享。
      幻觉通常是由高度的唤醒、强烈需要的状态或无法抑制有威胁性的念头共同作用的产物。幻觉也经常会由精神促动药物所引起,如麦角酰二乙基酸胺(LSD)和仙人球毒碱(peyote),以及严重的酗酒者戒酒时(称为震颠性谵妄)。
    5、宗教狂热
      冥想、祈祷、禁食和精神交流都可以归结为强烈的宗教体验。它以一种惟一感和对真实而鲜活体验的事件的讲述,以及整体经验的本质用通常的语言难以言表为特征。
    6、改变心理的药物
      一氧化二氮、酶斯卡灵(一种致幻剂)
    (1)依赖和成瘾
      精神促动药物(psychoactive drugs)是通过暂时改变对现实的意识觉知来影响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化学物质。
      耐受性(tolerance)——获得同样的效果需要更大的剂量。
      生理依赖(physiological dependence),身体变得对物质适应与依赖的过程,部分是因为神经递质由于药物的频繁出现而被耗竭。
      耐受性和依赖的悲剧后果是成瘾(addiction),一个成瘾的人身体中需要药物并会在药物不出现时忍受痛苦的戒断症状。
      当个体发现如此渴望使用药物,或使用药物令人欣快以致出现渴求,那么不管成瘾与否,这种情况都被称为心理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2)精神促动药物的种类
      迷幻剂是仙人球毒碱,裸盖茹素(取自一种墨西哥蘑菇)、麦角酰二乙基酸胺(LSD),和苯环乙哌啶(PCP)即天使粉(产生分离反应,对疼痛敏感、混乱,与周围世界感到分离)
      迷幻剂是在化学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特定受体位置对脑起作用。
      大麻,活性成分四氢大麻酚(THC),小剂量欣快,大剂量产生幻觉反应。
      鸦片,像海洛因和吗啡,抑制身体的敏感性和对刺激的反应。
      镇静剂包括巴比妥酸盐和酒精,抑制或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冲动的传导,促进突触使用神经递质伽马氨基丁酸(GABA)的神经通讯。常用镇定剂如安定和仙那克斯。
      另一种酒醉引起事故的方式是使眼睛的瞳孔放大而导致夜视出现问题。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15%,就会因为思维、记忆、判断以及情绪不稳定和运动调节丧失等问题而造成不良结果。
      喝酒的频率和量干扰了工作表现,损害了社会和家庭关系,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时,就可以诊断为酒精中毒。
      兴奋剂,安非他明和可卡因,通过增加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这些神经递持的水平而起作用。
      兴奋剂三种主要的效果:增加自信,精力旺盛而亢奋,心境改变趋向欣快。
      重度使用者体验吓人的幻觉并出现其他人要出来伤害他们的信念,妄想错觉(paranoid delusions)
      兴奋剂特殊危险是使个体在欣快和抑郁的两极摇摆。
      咖啡因和尼古丁也属于兴奋剂。
            第七章  学习和行为分析
      条件作用(conditioning):事件与行为相互联系起来的方式。每一种条件作用都代表着有机体获得和使用其环境结构信息的一种不同方式。
    一、 学习研究
    1、什么是学习
      学习(learning)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
    (1)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学习从你操作的进步中显而易见。
      学习—表现差异(learning-performance distinction)——你学到的和你在外显行为中表达出来或做出来之间的差异。
    (2)相对一致的变化
      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就必须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一致性。
    (3)基于经验的过程
      学习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发生。体验包括吸收信息和做出反应来影响环境。学习包含记忆影响的反应。学习获得的行为既不包括因有机体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自然成熟及大脑发育所带来的变化,也不包括因疾病和脑损伤而引起的变化。
    2、行为主义与行为分析
      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还将心理学的首要目标定义为“预测和控制行为”。
      斯金纳(Skinner,1904-1990):激进行为主义的立场,进化为每一物种都提供了一个行为库。《超越自由和尊严》:所有超出行为库的行为都可以被理解为简单的。
      斯金纳:心理活动并不能产生行为。相反,它们都是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样本。动物的行为可以完全通过环境事件得到解释——食物剥夺和运用食物进行强化。你不必理解任何有关其内部的心理状态——你只需要能让鸟儿在行为与奖赏之间形成联结的简单学习原则就可以了。
      行为分析(behavior analysis):强调寻找学习和行为的环境决定因子的心理学领域。
      行为分析家认为,人的本性可以通过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加以扩展而得到理解。其任务是去发现在具有可比性的情景下,所有动物物种包括人类,共同出现的学习的普遍规则。
      通常假定,学习的基本过程在物种演化中被保留下来——在所有动物物种中,这些过程就其基本特性来说是具有可比性的。
      行为分析寻求的是确定一些顺序性原则,它们是人们对其经验所做出的行为改变之基础。关心的焦点,仍然是行为与环境事件的关系,而不是行为与心理事件的关系。
      行为分析寻求的是确定一些顺序性原则,它们是人们对其经验所做出的行为改变之基础。关心的焦点,仍然是行为与环境事件的关系,而不是行为与心理事件的关系。
    二、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号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一种由一个刺激或事件预示另一个刺激或事件之到来的基本学习方式。
    1、巴甫洛夫的意外观察
      经典条件作用的核心是反射性反应。反射(reflex)是一种无须学习的反应,它是由有机体生物学相关的特定刺激自然诱发地。任何能够自然诱发反射性行为的刺激,都叫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 UCS),由无条件刺激诱发的行为,叫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 , UCR)。
      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的中性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 CS),因为它诱发UCR行为的力量是以它与UCS的联系为条件的。经过几次匹配之后,CS所引发出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 , CR)。
    2、条件作用的过程
      习得(acquisition),即CR首次被诱发出来并随着试验的重复而不断增强其频率的过程。
      延迟条件作用,CS先出现并至少要持续到UCS的呈现。
      在痕迹条件作用中,CS在UCS呈现之前即结束或被取消了。痕迹指的是有机体对UCS出现时已经不再呈现的CS的记忆。
      在同时性条件作用中,CS和UCS是同时呈现的。
      在倒摄条件作用情形下,CS出现在UCS之后。
      通常,条件作用在CS和UCS之间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手机及微信18071122930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shejiaokongju/shejiaokongbu_9791.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微信及手机号18071122930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手机及微信号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社交恐惧症
  • 不同心态情绪和心理同生...
  • 如何面对人际关系中的两...
  • 害羞与人接触的少内心有...
  • 害怕别人说偷东西的字眼...
  • 害怕被别人拒绝怎么办
  • 大学生活人际关系适应不...
  • 希望融入群体但放不开
  • 与人交往不敢抬头总低着头
  • 讨厌自己的性格过于追求...
  • 如何判断自己是社交恐惧...
  • 热点社交恐惧症
  • 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 缺少与人交流的勇气
  • 非常害怕当众讲话
  • 害怕被别人拒绝怎么办
  • 害怕别人说偷东西的字眼...
  • 大学生活人际关系适应不...
  • 很害怕与人相处
  • 不喜欢与人沟通交流
  • 我不开心是因为别人如何...
  • 如何判断自己是社交恐惧...
  • 推荐社交恐惧症
  • 相关社交恐惧症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